?

高中校長實效性培訓機制的建構

2015-09-10 07:22吳宏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5年12期
關鍵詞:實效性校長機制

吳宏

高中教育在國民教育系統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連接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的“紐帶”,更是在經濟社會以及教育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勢必對高中校長在學校管理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中校長肩負著更重大的責任,通過堅持實效性的高中校長培訓機制,提高高中校長的管理能力,則為實現高中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實現新發展。

一、加強高中校長實效性培訓的作用

加強高中校長實效性培訓有利于提高辦學水平。高中校長是學校的管理與決策者,其個人素質對辦學效益、質量以及水平等都將產生重要影響。高中教育要順應時代對人才的呼喚,需要全面提升辦學效益與質量,這需要大批能滿足時代發展訴求以及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好校長,而不斷加強校長培訓,則是確保出現高素質好校長的必要條件。同時,校長是學校的“大腦”,假如其不能有充足的時間對學校發展與管理進行全面的思考,就不能將充足的時間用在研究與學習中,整日專注一些事務性工作,這難以進一步提升高中的辦學水平。如果問題不能及時獲得解決,學校在今后的發展進程中就會遇到諸多困難,因此,做好高中校長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其教學管理能力,對當前改善教育,提升育人質量與水平會起到重要作用。

二、高中校長實效性培訓機制建構的重點

1.注重培訓教材的選擇

高中校長的培訓在教材的選擇上要突出其成人習慣、實用性與針對性,適應當代教育與發展的現實需要。教材要突出對當前正在推進的課程改革方案深入研究,突出當前高中管理與教學方面的難點、熱點,這有利于高中校長通過培訓,提升個人素養。同時,高中校長培訓中心的教材選用,要定位在高中層面,與初中、小學有著明顯的差異,不能泛泛而談,要體現針對性,尤其是要符合當前高中教育教學實際,體現時代特色。

2.培訓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高中校長培訓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培訓過程中,既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也要使高中教學與管理實現緊密結合,將新信息、新內容通過培訓體現出來,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尤其要結合理論對高中校長管理學校的具體案例開展分析,提高高中校長通過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要能貼近高中校長自身工作實際,進一步激活其內在潛能,更好地提升高中教學管理水平。

三、高中校長實效性培訓機制建構的具體措施

1.全面優化宏觀調控機制,構建培訓運作與資源共享機制

全面優化宏觀調控機制。全面優化高中校長培訓組織的管理系統,尤其是要做到在堅持分級培訓與管理的校長培訓管理機制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宏觀指導、整體規劃、督促檢查的職責,加強對高中校長培訓工作的領導,協調并研究解決在具體培訓中遇到具體問題,進一步規范高中校長的培訓秩序,確保高中校長培訓工作的健康運作。同時,建立高中校長培訓的長期規劃與具體的實施舉措,在宏觀方面協調、監督好高中校長的培訓工作,創建需求為導向,指導培訓、計劃調訓與自主參訓相互結合的高中校長培訓運作機制。進一步加強高中校長培訓管理制度建設,通過一系列的制度,進一步規范高中校長的培訓行為,加快高中校長培訓的規范化、制度化與科學化建設步伐。最后,也要全面深入探索高中校長培訓經費的分擔與籌措機制,結合實際,進一步增加培訓經費的投入力度,按照培訓經費的需求情況,適當增減,確保高中校長培訓工作順利推進。

構建培訓運作機制與資源共享機制。一是高中校長培訓管理的思路,要從微觀向宏觀調控轉變,從統包向監督服務轉化。通過構建和諧、寬容與民主的教學環境,全面尊重受訓的每一名高中校長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允許其針對同一問題進行質疑。二是高中校長的培訓內容,要創建理論基礎、能力構建與戰略思維等“三位一體”的培訓體系,加強能力建設。逐漸從原來的通用型培訓開始轉向能力型培訓,從原來的粗放型培訓向集約型方向轉變。三是方法,要從原來的只關注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與實踐培訓相互結合的方式轉變。使用情景模擬、啟發教學、行動反思、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尤其是要突出實踐教學,注重對實際問題的研究與分析,激發高中校長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具體來講,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培訓網絡。在全面整合高中校長培訓資源、全面強化培訓基地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培訓基地效能的同時,需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拓展培訓路徑,深挖培訓資源,實現重組高中校長的培訓資源。也要鼓勵各個培訓機構參與到高中校長培訓的工作中,強化彼此間的合作,采取組合動態辦學的方式,建立分工明確、布局科學與優勢互補的高中校長培訓體系,提升高中校長培訓規模與資源聚集力。二是創建教師資源庫。進一步優化高中教師培訓,加強科研活動,建立管理、培訓與研究一體化的培訓隊伍,繼續完善并優化兼職師資庫,將師資隊伍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實現教師資源的共建共享。三是加快高中校長培訓的社會化與信息化步伐。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國外培訓路徑,充分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對口交流與培訓。強化與外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推動高中校長的社會化培訓,推動社會培訓產業的和諧健康發展。全面利用信息網絡,推動遠程教育,建立網絡在線學習平臺,充分滿足高中校長培訓的多元化訴求。

2.優化課程內容,科學確定培訓課程

為了全面實現高中校長培訓既定目標,首先在確定課程內容方面,要堅持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基礎教育改革、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安全、高中人事制度改革等為中心,作為培訓的重點內容,使管理、教育、心理以及領導科學等學科實現融合交叉,建構課程體系,加強基礎課程、特色課程、應用課程與專題課程建設。其次,科學確定培訓課程。在培訓課程的確定上,要呈現出一定的開放性,應從高中校長的實際需要出發,圍繞學校管理,設定培訓課程,可以參照培訓目標、培訓菜單、反饋意見、培訓計劃等構建培訓課程。同時,培訓課程也要堅持需求為導向,將選修與必修相結合,嘗試將教育管理理論、政策法規與能力構件等作為必修課,并以此為基礎,生成多樣化的課程系統,讓高中校長從自身實際出發,選取與自身成長相適應的課程來研修,在取得一定學分后就能畢業,這樣做不僅能提升高中校長的理論素養,也能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堅持理論探索,做到以問題為本

建構高中校長的培訓模式是通過進一步提升高中校長的職業化綜合素養以及推動學校發展為綜合目標,對各種培訓資源進行優化與整合,設計操作程序,采取相關的培訓措施。

一是開展理論探索,開展好模塊學習。模塊學習主要是開展教育理論方面的專題學習。通過開展模塊學習能夠為高中校長提供理論指導,提升理論素養。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采取集中式學習,并邀請教授、專家等作專題性報告。在開展模塊學習的過程中,培訓人員與高中校長之間互動對話,有助于提升高中校長的政策理論水平,使形式與方法實現緊密結合,突出培訓的多元性、實效性、個性化與開放性。

二是堅持以問題為本,開展專題性討論。所謂的“問題為本”就是將問題作為切入點,在學習操作性解決的過程中開展學理性闡述,這樣能幫助高中校長將理論運用到具體的解決問題過程中,破解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以問題為本的探索是明確研究課題的基礎。在開展高中校長培訓的過程中,要全面鼓勵高中校長調動批判性思維,激發其開展實踐性反思,引導其發現、研究問題,進而很好地解決問題,推動高中校長能聯系自身在高中教學管理實際與培訓中的感受,選擇理論創新價值與實踐指導價值的課題。討論的內容納入高中校長培訓課程計劃,討論活動原則上每周都要舉辦,每一個學習小組安排專人開展中心發言。在討論結束之后,按照討論的結果,形成研究假設。

4.堅持考察實踐,做到學以致用

組織高中校長到培訓實踐基地開展交流,指導其全面發掘地區特色,把握區域發展的動態,并探索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既要組織高中校長到高中名校去實地參觀,也要有國際化眼光,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讓高中校長從經歷、深刻體驗中去實現當地文化和國外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在彰顯區域教育特色情況下,推動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同時,高中校長要將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具體案例作為考察對象,對行為、決策、方法和結果等加以全面地分析、審視與調整,并撰寫筆記。通過考察實踐能進一步豐富高中校長研究課題的實踐性與科學性。

總之,高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點,對培養高素質人才起著基礎性作用。而提升高中教育的關鍵是校長,校長是高中教學與管理的負責人,因此,做好高中校長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教學管理能力,對提升當前高中發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校長實效性培訓機制的著力點主要集中在培訓教材以及高中校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上,為此,創建高中校長實效性培訓機制,不僅要全面優化宏觀調控機制,構建培訓運作與資源共享機制,建構高中校長培訓模式,更要優化課程內容,科學確定培訓課程,真正發揮培訓的效用,推動高中教學管理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學院)

猜你喜歡
實效性校長機制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