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評價與傳統評價的比較研究

2015-09-10 08:43李偲佳
新課程·上旬 2015年7期
關鍵詞:素質教育

李偲佳

摘 要:從實際入手,對新課程評價與傳統評價的區別進行比較,了解傳統評價與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特點的差異是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前提。

關鍵詞:素質教育;新課程評價;傳統評價;改革目的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筆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通過對新課程評價與傳統評價的區別進行比較,從而進一步了解新課程改革理念,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一、傳統課程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主體單一,被評價者被排斥在評價活動之外,只能被動接受評價結果

(二)對學生發展的內涵認識片面

(三)對評價功能的認識產生錯位

(四)對定量評價方法的局限性認識不足

二、新課程評價與傳統評價的區別

課堂教學評價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也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雙重進步的作用。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學”,這種視角的改變給現行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沖擊與活力。新課程評價與傳統評價區別具體表現為:

(一)評價主體

新課程評價主要體現在評價主體的積極參與性,傳統評價過于單一,評價主體是教師自始至終掌握著主動權。

(二)評價內容

新課程評價是建立在平等的、民主的、互動式教學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更加重視,不再是傳統的學業化評價方式。

(三)評價標準

新課程評價是以能力水平為中心的發展性、激勵性、開放式、多樣化、過程性的評價,與其相比,傳統評價只追求學生考試的高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呈現出高分低能的現象。

(四)評價方式

新課程評價是各種評價方法的結合體,采用了三維教學評價方式——以教學為原點,從原點分別射出相互垂直的三條射線:教師、學生、評價者。

(五)評價過程

新課程評價更加多元化,徹底改變了原有的單一化,更加體現出民主化與個性化的特點。

(六)評價目的

新課程評價是通過教學事實的描述,進行全方位的教學價值判斷,判斷出每節課的知識價值、智力價值和教育價值。傳統教學評價缺乏評價意識、評價理論和科學的評價方法,最主要的是缺乏教學評價的本質屬性,即對教學活動的價值性判斷。

(七)評價者和評價對象之間的關系

新課程評價是綜合性的評價。而傳統的評價對象重點是教師,其次是學生和教學過程。

三、新課程評價改革的方向與目標

(一)新課程評價改革的方向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所以新課程評價改革的方向為:

1.新課程評價要充分注重被評價者的主體性,盡最大可能地提高被評價者的積極參與性。

2.新課程評價應該本著對被評價者理解的原則,而不是對被評價者進行一味的控制,評價需要充滿人文關懷。

3.新課程評價強調將日常課程評價與選拔性的考試評價區分開,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本體性功能。

4.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新課程評價的最終目的,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要多給學生鼓勵性評價,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5.新課程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評價內容需要多元化。

6.新課程評價倡導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標準的差異性。

(二)新課程評價改革的目標

在新課改背景下,應試教育開始轉變為素質教育?;A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1.課程改革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更加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讓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與技能,完成新課程教育教學目標。

2.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要加強擴大學生的視野,使課程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3.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象,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關于新課程中課堂紀律的思考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學習過程。教師既需要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不能對學生過于束縛,又不能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忽視課堂紀律。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該如何把握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紀律呢?

新課程專家認為,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樣的課堂紀律,課堂確實需要紀律,但課堂氣氛更加重要。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相反,教師管教嚴格,課堂氣氛沉悶。所以課堂紀律應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綜上所述,新一輪課程的評價改革在諸多方面發生了變化,最突出的是體現了以人為本人為關懷,強調評價全面性,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提升,同時課程改革呈現出個性化與多元化的發展,與以往課程改革相比有了大的變化。

在評價改革的指揮棒下,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從而發揮課改優勢,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平.淺析基礎教育中的學生評價問題[J].科學教育,2009(03).

[2]魏嶺.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評價的探討[J].青海教育,2008(Z1).

猜你喜歡
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高校健美操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應用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幼兒審美素質教育簡論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新形勢下開展學生素質教育的路徑
現代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視“網絡素質”
素質教育推進中中學化學教學探討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