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2025》目標下的我國四大鞋業基地

2015-10-14 09:05王克林
西部皮革 2015年19期
關鍵詞:鞋業中國制造2025

《中國制造2025》其“戰略任務和重點”強調: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必須凝聚全社會共識,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我國四大制鞋基地目前正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強化地方優勢,發揮各自能量,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制鞋業集群合力將成為中國制造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力量。

■《中國制造2025》解讀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當前,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必須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突出創新驅動,優化政策環境,發揮制度優勢,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部署了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吨袊圃?025》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一是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二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三是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四是加強質量品牌建設;五是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七是深入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八是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九是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專家指出,《中國制造2025》的內涵重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

一是科技創新:“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這正是我們現在最大的缺陷。要健全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加快重大科技專項和行業共性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提升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和企業創新能力?!崩钜阒姓f。

二是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重點是智能制造:兩化融合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還有很大潛力?!盎ヂ摼W+”首先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的深度應用。

三是強化制造基礎: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是技術核心,把核心技術、關鍵技術變成先進制造基礎工藝技術。再就是關鍵基礎材料,特別是專用新材料。還有制造業的基礎技術裝備,如數控機床。

四是品牌質量:品種質量不僅要滿足用戶需要,而且要引導消費、創造消費。我們盡管有很多品牌字號,但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尤其缺乏能進入國際市場的品牌。推廣先進技術、先進管理,全過程、全方位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組織實施制造業標準化,并盡力提升為國際標準。

五是綠色低碳制造:既要大幅度降低能耗、物耗,實施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更要減少排放、治理污染、變廢為寶,能夠使大自然自我凈化。不僅僅滿足于排放達標,要進一步提升凈化環境的技術手段,維系、創造自然財富,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相統一。

六是結構調整:既要優化增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又要調整存量,淘汰落后、化解過剩、兼并重組,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抓住重點領域、戰略產業、優勢行業,取得突破發展。

七是制造業的服務化:第三產業的特點是能耗物耗低、三廢排放少,吸納勞動力能力強,要大力發展。二產向下游延伸發展售后服務、全壽命周期服務、發展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往上游擴展提供科研、設計、咨詢、信息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等。制造業服務化不僅自身能力得到增強,而且是發展生產服務業的重要渠道。

《中國制造2025》將通過“三步走”戰略來實現目標,大體上每一步用10年左右的時間。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我國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為確保完成目標任務,《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健全組織實施機制等8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

《中國制造2025》明確,通過政府引導、整合資源,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實現長期制約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突破,提升我國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力。

■四大鞋業基地樣本

《中國制造2025》強調,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企業群體,走提質增效的發展道路。

制鞋業是中國制造業最重要的傳統產業之一,中國制鞋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憑藉優質的投資環境以及勞動力資源的優勢,已經建立了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皮鞋產品技術水平迅速提升,已形成各種鞋類生產的產業集群,并建立了完善的鞋業成品和鞋材市場以及鞋類的研發中心和資訊中心等,擁有了生產、經營、科研到人才培養的完整工業體系,已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目前我國制鞋產業基地總的來說有四大集群,一是以廣州、東莞等地為代表的廣東鞋業基地,主要生產中高檔鞋;二是以溫州、臺州等地為代表的浙江鞋業基地,主要生產中低檔鞋;三是以福建泉州、晉江等地為代表的鞋業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運動鞋和休閑鞋;四是以成都、重慶為代表的西部鞋業基地,主要生產女鞋。

◆廣東主攻智能化制造

【政策導向】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皮革、制鞋行業是廣東省傳統優勢產業之一。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廣東皮革、制鞋行業發展迅速,成就斐然。然而,在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由于受原材料、成本、競爭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廣東制鞋業正進入轉型升級的陣痛時期。前些年,廣東省通過“鞋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探索創新生產模式為目標,致力于提高制鞋、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力水平,為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提供先進的工業工程技術,在生產技術、生產模式、信息管理、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提升鞋業科技水平。

廣州市不久前出臺創新驅動“1+9”政策,部署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工作,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大力培育創新主體,大規模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支持大型骨干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培育引進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大力推動傳統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形成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

實現《中國制造2025》規劃和“工業4.0“離不開智能裝備制造業的支持?;趯χ袊圃鞓I發展的判斷:中國正告別人口紅利時代,這一因素與工業自身發展規律共振,使工業發展必定加快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機器人是工業4.0到來的指征之一,同時也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重要工具。一場看得見的“機器人風暴”正在席卷珠三角。由于用工成本的不斷攀升,佛山許多龍頭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機器換人”,東莞企業也在積極研發更緊貼生產需要的智能化機器。

東莞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率先自主研發出皮革智能裁剪機器人,這臺機器,可以實現數萬次的智能排版運算,智能排版只需3分鐘左右,且可以實現一邊排版一邊切割,連皮料上的瑕疵也毫無浪費地利用在縫線或鞋幫處,總體算下來,2個人操作機器,只需要6分鐘就可以裁剪出一個熟工做出的精確尺寸,可以代替五六個工人的工作量。時間短,且品質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愛瑪數控由上世紀90年代初建起的一家勞動密集型小鞋廠轉型而來的,早在2002年,他們就洞察到機器換人在提高生產效率中所發揮的不可替代作用。經過多年與一線制鞋工廠的磨合,自主研發的皮革智能裁剪機器人可使一張皮革的利用率提高到89%。而一張皮革如果采用手工裁切,新手只能利用80%,6年以上的熟手工也只能利用83%。

據悉,整個機器人售價在60萬元,國內外已有300多家客戶主動找到愛瑪數控要求訂購?!凹词故旃ち魇?再招進一個僅有3個月經驗的新工,有這臺機器人,結果都是一樣的?!睈郜敂悼乜偛猛鯂鴻嗾f,這種切割的概念在國外還沒有形成,因為在中國鞋業發達,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也使得中國的企業更容易研發這種機器人。

廣州開發區是機器人制造和智能裝備產業的聚集區。2014年,該區已集聚48家智能裝備企業,其中機器人制造領域擁有廣州數控、啟帆、粵研等一批企業,形成了從機器人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整機到下游系統集成的完整鏈條,競爭力頗為強勁。作為“機器換人”風暴眼的廣州,創新驅動戰略與產業集群發展同步,“智造”設備已成為廣東行業實現《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重要工具。

◆溫州圖謀“數字化”生產

【政策導向】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運行機制,研究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指導意見,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發布和共享平臺,健全以技術交易市場為核心的技術轉移和產業化服務體系。

制鞋業是“中國鞋都”溫州傳統的優勢支柱產業,對該市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溫州制鞋業步入了優化產業結構、創新發展模式的陣痛期,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快速普及,勢必會促進溫州制鞋產業由粗放式發展模式向精細化、信息化、數字化的現代模式轉型。7月21日,在由溫州市工業科學研究院、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和英國Delcam公司共同主辦的“2015溫州鞋業數字化創新設計與先進制造技術交流會”上,溫州業界專家與來自康奈、卓詩尼、大東、泰馬、ABC、森林大王等知名鞋企的高管、技術骨干,共同探討了數字化技術對于鞋業技術革新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圍繞溫州傳統產業新一輪技術革新需求的現狀,引進與整合先進資源與前沿科技,提高溫州制鞋業鞋類產品設計研發水平、提升制造工藝技術和人才培養水平等。會上還展示了溫州鞋企先進的鞋業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

Delcam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溫州鞋企介紹,3D鞋類設計系統可以將鞋面、鞋底及裝飾附件設計整合在一起,高效地完成一款鞋子的整體設計。企業設計人員通過數字化設計可以進行鞋植設計、鞋面設計、鞋底設計,還能進行樣板切割、皮革切割、車縫加工,甚至還可以進行數字化營銷、定制鞋設計等。很多企業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聽了介紹,我感覺這套軟件應該很不錯?!碧R鞋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先豪說,目前,公司以使用2D設計軟較多,如果企業使用這套軟件后,生產制造可以做到更精準,能讓生產進行標準化、智能化運作。泰馬鞋業將會在交流會后,再進一步地深入了解這套軟件。溫州市森林大王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事晨也表示,這套軟件非常先進。以前,制鞋廠生產一雙鞋,從材料準備到鞋樣設計、開模具到切割生產最后驗收出貨,約需要一星期?!熬托瑯釉O計,一般一名設計人員一天也只能設計一到兩雙鞋,但這套設計人員一天可以設計出N雙鞋?!边@可以減少人工、減少材料的浪費,同時還能縮短生產時間,解決復雜的數據,讓企業生產更快、更精準、更環保。

企業實現數字化研發生產有利于建立統一數據的數字化研發平臺,將設計——研發——生產連接在統一平臺下協同工作,技術轉移更便捷,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有據可查,責任明確,井然有序,同時存儲數據方便,電腦化操作不易出錯、效率可明顯提高。而應用數字化研發到生產的集成技術,不僅可以促使企業技術升級,創造更具附加值的產品,且可極大程度的縮短產品從設計到投放市場的周期,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通過引進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及相關軟件,不僅可使工藝標準化,管理透明化,而且可簡化流程,減少用人數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省物料耗費,降低企業的成本。溫州市工業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曉東透露,英國elcam公司是世界領先的專業CAD/CAM軟件公司,是Autodesk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的Delcam CRISPIN系列軟件橫跨產品設計、模具設計、產品加工、模具加工、逆向工程、質量檢測等應用領域。他說,“鞋廠生產一雙鞋,從鞋植、鞋款設計到成本核算、鞋片切割、加工、檢測、出樣品,只需通過數字化軟件系統就可以全部完成?!边@次數字化技術交流會對提高溫州鞋類產品設計研發、制造工藝技術,幫助溫州制鞋企業邁向智能化生產很有必要。

目前溫州已經有紅蜻蜓、大東、戈美其、賽娜等鞋企在使用該公司的軟件。

◆泉州打造轉型升級“樣板”

【政策導向】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戰略研究和規劃引導,完善相關支持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泉州是全國著名的品牌之都,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吨袊圃?025》規劃發布之前,首個地方性的制造規劃《泉州制造2025》綱要已在今年3月由泉州市政府宣布通過,力推以機械裝備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帶動鞋業、服裝、石材等三大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的變革之路,從而打造《中國制造2025》樣板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先行市。目前,泉州的傳統輕紡服裝企業正在嘗試被專家稱之為“品牌2.0”的創新商業模式,以此進行“二次創業”。

泉州鞋服業擁有一批包括安踏、361度等在內的龍頭企業,具備國內鞋服行業領先的創新能力。盡管泉州整個制造業近年來一直在進行轉型升級的調整,但仍然面臨諸多問題:產品結構不合理、附加值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工藝裝備落后;產品質量水平不高,品牌提升受限;受電商沖擊、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企業利潤下滑;科教資源匿乏,公共平臺不足;中小企業融資難等等。為此,《泉州制造2025》將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解決企業融資難,并根據泉州特色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探索建立面向定制化商業模式的供應鏈金融機制及相關配套體系;研究制定民間融資管理辦法,在包括制鞋等產業開展投資基金試點。

《中國制造2025》的概念,其實質就是要積極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兩化”深度融合。泉州市將通過《泉州制造2025》發展規劃和智能制造、質量品牌提升、服務型制造3個專項行動計劃,以推廣“數控一代”工程為切入點,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加快“兩化”融合。

“我們的鞋面生產設備是南安南益公司研制生產的全球最新3D鞋面打印機械,能打出高檔精美的繡花鞋面,產品品質可與世界名牌阿迪達斯公司產品媲美,且生產效率高,一臺設備抵上5個工人?!憋w藝公司董事長黃文水說。飛藝是泉州民企探路制造升級的一個縮影。作為泉州千億鞋業產業集群的一分子,飛藝的背后,折射出泉州力推以機械裝備數字化、智能化帶動鞋業、服裝、石材等傳統產業創新轉型的產業變革之路。

◆成都著力培育高端品牌

【政策導向】鼓勵企業追求卓越品質,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培育一批專業化、開放型的工業設計企業;鼓勵代工企業建立研究設計中心,向代設計和出口自主品牌產品轉變。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制造整體形象。

成都是我國西部地區制鞋產業的高端和核心區域。成都武侯區自2006年被授予“中國女鞋之都”榮譽稱號之后,行業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都女鞋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品牌企業不斷增多,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中國女鞋之都”的平臺建設和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尤其是近年來一些企業在高端品牌培育中所取得的成就令行業廣泛矚目。

眾所周知,成都鞋業一直以來因“為他人做嫁衣”為行業所詬病,但是近年來,針對傳統產業創新不足、市場需求低迷、企業增長減速等問題,成都一些鞋企在市場突圍中“由外向內”,建立培育品牌機制,創建自己的品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是一些走高端化路線的企業更是在海外市場掀起了一股“中國風”,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鞋產品贏得了國外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成都艾民兒皮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研發生產的品牌sheme就是典型的一例。

在2014春夏倫敦時裝周上,著名設計師品牌JI CHENG聯手成都艾民兒皮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品牌sheme,在倫敦時裝周正式發布其2014春夏女裝系列。這也是成都乃至四川省鞋業走產業高端化發展結出的豐碩成果。據介紹,在2014春夏倫敦時裝周上亮相的鞋履sheme品牌2014春夏女裝系列,是成都艾民兒皮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高端產品。該系列女裝靈感源于明朝湯顯祖的經典愛情作品《牡丹亭》,并在面料與選色上展現出唯美之韻。整個系列借用花似錦,人如水的輕柔之美,描繪出一幅芳菲的春色美景。設計師采用了多層約克褶的經典技藝,這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工藝方式,需要手工和機器配合將面料穿線打褶再進行高溫定型,令褶皺呈現出精致的奢華美感。同時,還特別設計了兩款傳統的中國圖案作為組合,回環貫徹、一切通明的“窗格紋路”和寓意海納百川的“海水龍紋圖形的提花效果”,并結合柔和現代的色系,最終呈現出獨具東方美感的現代作品,成為該系列的點睛之筆。

“中國女鞋之都”有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鞋品牌sheme的國際化發展之路,是整個產業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具體表現。通過參與各種國際知名品牌展示展銷等活動,加以現場對于品牌概念的創意展示和產品陳列,可以極大提升成都品牌的形象和國際地位,為進一步拓展成都鞋業品牌的國際營銷路線,開設自營品牌旗艦店,以及進入國際市場眾多的多品牌精品店打開通路。

除此之外,雅安金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澤慧研發設計的全手工工藝軟包皮拖鞋,在傳承雅安百年技藝基礎上創新發揚,將刺繡工藝、手繪工藝、掐絲工藝、鏤雕工藝等多種手工技藝融合,具有濃郁的川蜀特色,給人以全新的藝術享受,成為我國鞋品牌長廊中一支絢麗的奇葩,不僅受到地方政府和業內專家的高度贊賞,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市場效益。

利用高門檻的產品標準保護本國產業是近年來包括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通常采取得措施,專家指出,我國鞋企應當在有效控制成本的范圍內積極應對,提高質量和工藝水準,走從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之路。據介紹,在打造高端鞋業產業、接軌產業高端的基礎上,成都乃至四川鞋業不僅堅持引進國內外知名成品鞋品牌、研發設計、貿易等各方面機構和廠商,更是從頂層設計上確定構筑“大輕工”產業園區、貿易平臺和工業設計研發中心,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等手段實現整個產業提檔升級,謀求打造中國的“輕工產業集群示范基地”。

目前,“中國女鞋之都”已經初步形成了包括電子信息類企業、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藥類企業群、輕工產業企業群以及現代商貿業企業群等整體向前發展態勢。產業高端發展成效顯著,高端產業聚集態勢已經初現。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已步入新常態,成都鞋業也將進入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新階段。成都鞋業將以此為契機,增強自主研發能力、打造自主知名品牌,加快推動產品提檔升級、高端發展,占據產業鏈高端,真正打造出一批全國知名、世界聞名的高端品牌,切實提高以“中國女鞋之都”為代表的四川鞋業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中國制造2025》主線之一是加強創新驅動,成都鞋業在加強行業創新驅動以及建立培育人才機制、電子商務變革創新、提高產業智能化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中國制造“上升為國家戰略后,隨著《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互聯網+”等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女鞋之都”將在打造中國女鞋文化創意之都、工業設計之都和品牌之都的戰略部署中為實現制鞋強國而做出應有的努力。

新世紀以來,我國制鞋行業呈現出以區域經濟為格局的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已形成了從原料、加工,到市場、設計、檢測、培訓等服務一體的生產體系,成為制鞋行業持續發展的中流砥柱,同時也拉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隨著近年來國內環保政策持續加強,皮革產品出口受國外綠色壁壘制約的日益加重,再加上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國際需求大幅度下降,殘酷的市場競爭使我國制鞋業面臨著嚴峻的轉型挑戰,但同時也是深度調整、倒逼轉型的重要機遇。各鞋業基地要抓住這個機遇,在實現《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將質量提升、品牌培育、綠色發展,兩化深度融合、時尚創意、市場拓展等作為鞋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著力點,在未來的發展中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我國制鞋業將成為中國制造參與全球競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制造2025》目標下的我國四大鞋業基地

文 本刊記者/王克林

猜你喜歡
鞋業中國制造2025
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視察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
第33屆國際鞋業大會在印度召開
2014中國鞋業十大事件評述
四川省經委主任陳新有一行前往“西部鞋業基地”調研
廣州天倫鞋業交易中心為鞋類專業市場發展提供創新模板
國際鞋業大會在韓國釜山舉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