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心理關懷促進技工教育發展

2015-10-21 06:56孫永清
現代企業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關鍵詞:技工教育提升發展

孫永清

摘要:心理關懷是技工院校師生關系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注重心理關懷,提升技工教育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乃至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參與。

關鍵詞:提升 心理關懷 技工教育 發展

技工院校學生中的大多數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由于長期得不到關注,往往在心理、道德、交往等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因此,心理關懷對技工院校學生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心理關懷可以培養和造就數以萬計德技雙馨的技能人才,對于促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技工教育者應提升心理關懷的思想

1、教師自身的心理關懷能夠科學的推動教育的發展

作為技工教育者我們不能拿嚴格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來規定每一位學生,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畫腳,應該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去了解學生,去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他的情感世界。一個擁有心理關懷素質的教師首先他應該把握教育發展的整體方面,指引學生去真實的體驗生活、學習,允許學生有獨特的愛好,具備自主的個性,不斷的提升學生自我的素質。心理關懷是雙方共同促進和諧發展的一個教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教育的本身更應該重視每一位學生整體性的發展,以學生的幸福為最終目標,使教育健康的發展。

2、心理關懷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育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知識的本位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失敗的教育。作為學生他們本身是需要教育者來關注的,他們內心更加渴望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因此我們的教育不能麻木的一味灌輸,既要有情感的交流又要有良好的知識溝通,同時又要具有學生自我的人生感悟和情感體驗。而目前在我們技師學院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如何幫助學業差的學生來提高學習成績,幫助他們掌握技能、就業以及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教育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教育者對教育的真正意義的理解,這樣會給學生造成內心的焦慮與恐懼,他們本能的抵觸教育的關懷。無論是學業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學業成績差的學生,他們都希望從教師那里獲取積極的情緒體驗,渴望得到自信和鼓勵。這樣更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技能的動力和耐心。

3、心理關懷要強化教師要自我

一名學生能否健康的發展,能否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首先取決于他能不能對社會具有足夠的辨別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教師自我素質的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的影響。作為技師學院的教師更具有特殊的職業特性,他們面臨的是一群特殊年齡段的學生。學生對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抱有信賴和期望,他們不是一無所知,而是處處留心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教師的一點小錯誤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失望,教師的一點鼓勵也可能會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激動。因此教師必須對自己的自身修養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教師眼面臨一種更高的人自我挑戰,我們必須不斷的完善自我人格,強化自身修養,給學生以身立教的榜樣,感化學生人格。

4、關懷型教師用行動踐行自己的關懷品格

曾經有教育家說過教師只有用行動來踐行自己的關懷,才能讓學生在教育的環境中不斷成長壯大才能讓學生成為一個有理想,有修養,有真善美的完整的人。我們要注意學生個性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激發興趣,創建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人格態度和掌握技術的能力。相信學生的認知能力,傾聽他們的心聲,鼓勵學生把自己所感受到的踐行品格放在社會上去體驗使他們意識到自我的能力和價值。

二、技工院校教師在實施教育過程中應如何提升心理關懷

1、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修為

心理關懷型教師要不斷的完善自我的素質結構,不僅僅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扎實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能夠預測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向和研究未來教師的素質結構的能力,這樣才能從情感上、思想上、人格上以及知識上來對學上產生影響。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敢于接受學生的挑戰,包括學生提出的肯定性或否定性的意見,包容學生,用良好的自身修為去幫助每個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完善學生的發展,引導他們去積極面對人生。

2、師生之間良好的交流

交流發生在你我之間,當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時,教師要注意,學生本身是一個有生命的人,我們要理解學生所要表達的情感信息,思考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作為教師要耐心的,無選擇的傾聽學生的心聲,在交流的過程中應注意到傳遞給我們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賞者的眼光對待學生,產生積極的效應。學生受到挫折時,投以鼓勵的目光;學生取得好成績時,送去贊賞的笑容。教師不要循循善誘的尋求整齊劃一的答案,師生間要互相找出缺點,科學的進行思考 。心理關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徐是法。敘事法把學生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史聯系起來,給學生提供一種道德情境,讓學生發揮道德想象去體驗,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被理解。

3、給學生搭建有效的社會實踐平臺

在良好的師生心理關懷中是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給予他的關懷行為和他對這種行為作出的一種道德行為反應,讓學生學會關懷,是對教師最大的獎賞,也是對教師關懷行為的最好強化。給師生提供一個共同的社會實踐平臺,在實踐中我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才干,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的同時也懂得如何與他人更好的建立這種人文關懷。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自身努力學習知識并將之與社會相結合的信心和動力。

4、心理關懷型教師要充分認可學生的行為

動機強化理論強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能夠增強或降低學生的情感、思想、人格等方面重要力量。學生在心理上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教師的認可,同學的肯定和承認。他們都不是教育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探索者,并且有較強的表現欲。教師要不斷的對學生做出的反應給予回應,教師應該賦予學生與現實相符的積極的自我形象,體現出對他們的尊重,為他們創造條件,發掘學生潛力,而不能把教師的意愿強加于學生身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認可很重要,他能將學生脆弱的思想得到提升,能夠鼓勵和鞏固學生不斷的前行,樂于接受教育,健康穩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健敏.關愛教育的教學實施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3).

猜你喜歡
技工教育提升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非遺傳統手工技藝“嫁接”技工教育下的教學傳承探究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欲成 “大家”, 先為 “小匠”
智能手機在技工教育中的研究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