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誠信思想與現代誠信社會建設

2015-10-21 01:50周琳
現代企業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關鍵詞:儒家誠信道德

周琳

摘要:誠信是儒家倫理思想體系中的重要范疇,也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規范。在調節人與人、個人與政府相互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有著巨大作用。在當前“為政以德”的新時代中,應重新挖掘儒家誠信思想的精華,完成傳統向現代的轉型,使傳統儒家誠信思想煥發出新的生機,為現代誠信社會建設做出其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儒家誠信思想誠信社會

一、儒家誠信思想的基本內容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崇尚誠信的優良傳統。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二字從語義上來講,“誠”的本意是真實無妄,誠實不欺?!罢\者,天理之實然,無人為之偽也?!雹佟靶拧钡谋疽鉃椤叭搜浴?,“人言為信”,它強調的是不欺不詐,遵守諾言?!叭酥詾槿苏?,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②由此可見“誠”、“信”二字皆有誠實、守信、不欺的意思。誠信是我國傳統道德最重要的規范之一,也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誠信的基本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首先,誠信是道德修養的必備要義。誠信是儒家道德傳統的重要原則,是正心、修身的先決條件。人性之美,莫過于誠,誠是世間一切善法之源;人性之貴,莫過于信,信乃人生處事立世之本。何為“誠”?“誠”體現的是一種道德境界,“一念不生謂之誠”,內心清凈正直,沒有任何污染的狀態就是“誠”?!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石,一切道德修養歸于“誠”,一切道德踐履又從“誠”中而出。何為“信”?“信”表現為一種道德要求,它是“誠”在社會道德生活和經濟生活中的直接外在表現。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和,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安?!墩撜Z·顏淵》中講:“子曰:言忠信,徙義。崇德也?!薄抖Y記·中庸》中說:“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禮記·大學》云:“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荀子則認為“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彼未芏仡U更將誠看成“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在現實社會實踐中,人的道德修養是不斷發展完善的,我們應該以誠信為基本準則約束自己,時刻反躬自省。古人云:“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朱熹也特別強調修身養性要表里如一,真誠坦蕩:“須是表里皆實,無一毫之偽,然后有以為進德之地,德方日新矣。③

.其次,誠信是社會交往的重要準則。儒家道德傳統認為,在社會交往中能否做到誠實守信,是評價人們交往與友誼的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根本標準,只有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人際交往,才是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得以維持和發展??鬃又鲝?,對朋友要講誠信,要結交誠實謙遜、博學多才的人,不能結交陽奉陰違、口是心非的欺詐偽善之人?!笆赂改?,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雹堋耙嬲呷?,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雹荨扒裳?、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雹廾献右舱J為,誠信待人是社會人際關系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五倫”之一,把誠信作為朋友之間交往的基本道德準則?!案缸佑杏H,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雹哌@說明對朋友講誠信的重要。儒家在講交友之道時,抓住了交友的關鍵之處,特別突出了一個“信”字。因為朋友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沒有任何等級尊卑的從屬關系,也沒有強制的權利與義務的限制,維系他們的只是彼此之間共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理想、志向。使他們能夠互相接近,作為情感紐帶的只能是誠信?!芭c國人交,止于信,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君臣有義矣,不誠則不能相臨;父子有禮矣,不誠則疏;夫婦有恩矣,不誠則離”??梢姟罢\信”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

再次,誠信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儒家思想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最關鍵的是取信于民,“子貢問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貢日: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雹嗫梢娬\信不僅是統治者治國理政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而且誠信演變為國德,支配國運,擁有誠信的國德才會擁有持久向上的國運??鬃犹貏e主張以道德治理國家,要求為政者信守承諾,作民眾的表率,誠信對待民眾。從而取信于民,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盀檎缘隆?,“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雹帷靶艅t民任焉”⑩孟子認為,要取信于民,關鍵是統治者要實行“仁政”,他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避髯诱J為,為政者應當踐行誠信。注意以身作則,統治者的誠信對社會的誠信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肮蕿槿松险?,必將慎禮義,務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薄顿Y治通鑒》中也提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寶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疑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欺其鄰國,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于敗?!边@些都體現了儒家政治思想中始終堅持的誠信思想。

二、現代誠信社會建設的路徑

儒家的誠信思想是建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之上,這是一個以人情關系為重要紐帶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交換極為不發達,個人如果失去了信譽,將一生背負著背信棄義的惡名,遭到親朋好友的鄙視。因此人如果缺乏誠信,付出的代價是極大的。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空間日益擴大,交往內容日益復雜,特別是在利益交換的過程中,難免會出誠信危機、信用缺失的狀況。因此必須挖掘儒家誠信思想的精華,完成傳統向現代的轉型,積極構建現代誠信社會。當前誠信社會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建設社會主義誠信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不是要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也不是要全盤吸收西方的文化?,F代誠信社會建設應該有其遵循的文化路徑。如何把中國傳統儒家誠信思想轉化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重要品質,是我們需要認真探索的課題?!叭伺c文化是一對具有高度相關性的對象性范疇?!币粋€社會要將其倡導的價值觀念由外在的社會要求內化為其社會成員的內在思想法則,并在生活中自覺遵守,化為具體的行動。這些離不開承載社會價值信息的文化。換句話說,“文化的價值導向對人的心理、精神和基本人格的奠基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對社會集體意識的滲透、誠信文化的教化、耳濡目染,能夠很大程度上對社會成員的誠信觀念、價值傾向、生活態度以及個人信仰等發生積極影響,從而有利于社會成員對善與惡、是與非、美與丑、利與害等方面做出正確的判斷,逐步形成誠信價值觀。社會主義誠信文化能夠通過風俗習慣、社會輿論以及各種制度的力量,大力倡導誠信價值觀念,從而塑造強大的社會誠信文化氛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發展和演變史,蘊含著豐富和深遠的文化傳統和文化資源,我們可以不斷吸收其有益成分,為現代社會所用。例如,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做事與做人的關系上,強調做人是做事的依據和基礎。做人就是要做有道德的人,做有良心的人,做有誠信的人,做正人君子。誠信是人們為人處事十分重要的原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十七個字概括了儒家文化中人們追求的理想境界,在今天依然有它的價值所在。然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統治下,人與人之間并不是平等的,誠信就成為處于社會下層的人對統治者、對帝王的效忠和服從。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特別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強調社會的公正,人與人之間不再有等級高下之分。誠信就應該有新的內涵,強調平等和公平。因此,誠信有著重要的文化內涵,伴隨著中國文化的歷史沿革,誠信的含義和功用也要順應新的時代,我們要大力建設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誠信文化。

第二,建立誠信原則的制度基礎?,F代社會的誠信.不僅要靠親情、友情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來維持,更需要基于法律和社會契約的誠信制度來維護。因為在現實社會中,制度的出現才能使各種規范發揮更持久而有力的作用。建立在有效制度基礎上的社會誠信原則才能更好地規范市場經濟發展和民主政治建設,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社會誠信體系??偨Y發達國家誠信社會建設的經驗教訓,結合我國當前的現實情況,在建立誠信原則的制度基礎方面,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誠信原則是通過信用制度展現的,信用制度本質上也屬于產權制度的內容,完善的信用制度意味著穩定、明晰的產權在法律上獲得保障。而產權不清是當前我國改革進程中一切深層次矛盾的根源。因此,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是建立誠信制度的基礎。二是建立健全的政府誠信制度。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币虼吮仨毥⒔∪\信制度,讓政府在法律上成為公正的化身。政府誠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政程序的健全和完善,因此要加強程序觀念,建立誠信的價值信仰和道德評價,打造一批誠實守信的國家公務員,用規范的制度約束政府的行為。同時要健全約束監控制度,建立行政監察、行政監督制度,建立行政投訴、過錯責

任追究制度,讓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為都置于法律法規的監控之下。三是建立嚴格的失信懲罰制度。失信懲罰制度是社會信用的最后屏障。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誠信社會的建設,不僅需要有道德的軟約束,還需要有社會制度的硬約束,尤其少不了有效的失信懲罰制度。在較短時間內,相應制度的變革對于較快建立誠信社會有更大的作用。因此,我們要不斷通過各種途徑發出“毀信者最終毀掉自己”的信號,通過社會的制度安排,提高失信成本,使守信的社會主體得到可靠的保護,使不能做到誠信者不敢冒失信的風險,形成一種完善的誠信獎懲制度。并及時將那些失信者、毀信者淘汰出局,才能漸漸形成誰也不敢冒失信風險 、人人愿意依靠誠信致富的良好風氣。

第三,構建多層次社會誠信體系。誠信是道德之本、做人之本、立業之本。個人誠信,也叫公民誠信,它是社會誠信的原點。是指一個人在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都誠實守信,遵守承諾,決不虛妄欺詐。誠信,是一種品質、一種信仰、一種道義,它具有其他道德不可替代、無與倫比的特殊價值,兼具人格和智慧的雙重魅力??鬃釉唬骸笆抑?,必有忠信如丘也者焉,不如丘之好也?!币拐\信成為個人的道德自覺,就必須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但這還遠遠不夠,在現代社會,對于個人信用的要求,涉及更多社會倫理方面的約束機制。個人誠信已主要表現為取信于人、主動承擔責任的能力和行動,因而其后果和影響要更加注意,人們需要更強的自律和服從多方面的他律。社區誠信,即儒家所稱的“鄉黨”誠信,是個人誠信在一定區域的伸延和擴大??鬃诱f:“宗族稱孝焉,鄉黨稱信焉”。社區誠信主要指鄰里、鄉村、特定單位等之間的誠信。人們通過建立相應的服務和管理組織,或者采取制訂居民守則、共建協議、鄉規民約等,使社區的居民之間和睦相處,彼此保持良好的信任和信譽,這也是社會誠信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建立企業誠信既是完善市場經濟的需要,又是建設社會誠信體系最重要的基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交易關系、交易行為已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信用關系。企業的信用、信譽越高,其生產和管理的成本就越低,這就可以促進企業的創新、生存與發展。企業必須牢固樹立“誠信為本”的思想,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優秀的管理來樹立形象,贏得信譽。既有現代的經營理念,又有深厚民族文化傳統,具備誠信道德修養的人,他們經營的企業必定獲得成功,這就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現實生命力。政府誠信是整個社會誠信中最大的誠信。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從未出現過一個真正的誠信政府。建立政府誠信,關鍵是關系和地位的擺正。對等、互動的兩方地位應該是平等的,為上、為主的一方擁有太多的權力,會在不同程度上掩蓋和扭曲社會信用。因此在現代社會要實現政府誠信,必須首先確立官權民授的執政理念,深刻認識到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國家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眾和各級公務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同時還要樹立依法行政的思想,做到有令必行,違法必糾,政府要特別注意堅持公開透明,不再“懷抱琵琶半遮面”,不要出現“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想法,暢通政府和群眾雙方的交流渠道,使人民群眾有充分的知情權、發言權和參與權。我國有些地方已經提出了建設誠信城市、誠信政府的口號,有的還推行了政務公開,建立征詢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這些做法作為良好的開端,可以繼續堅持與推廣。

注釋:

①張子正蒙注·誠明篇.

②春秋谷梁傳·僖公二十二年.

③羅國杰主編:中國傳統道德?名言卷.

④論語·學而.

⑤論語·季氏.

⑥論語·公冶長.

⑦孟子·滕文公上.

⑧論語-顏淵.

⑨論語·學而.

⑩孟子·滕文公上.

宋元林等《網絡文化與人的發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頁.

宋元林等《網絡文化與人的發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頁.

參考文獻:

[1]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2] 徐國棟.誠實信用原則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3] 郝愛紅.儒家誠信倫理的現代詮釋與整合.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5.

[4] 謝桂山.儒家誠信:普世倫理價值的考量.山東社會科學,2004.11.

[5] 吳哲.儒家誠信思想及其現代價值探析.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6] 王淑芹.社會誠信建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光明日報,2011-11-15.

猜你喜歡
儒家誠信道德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論現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