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

  • 儒家慈善文化涵養青年志愿精神
    劉海力摘?要:儒家慈善文化與志愿精神具有跨越時空的價值相通性和內在契合性,找準傳統儒家慈善文化與志愿精神的內在契合,讓志愿精神上升為個人的道德信念、人生信仰和普遍準則,既有助于培育和弘揚志愿精神,又利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傳遞傳統文化底蘊。?以儒家慈善文化涵養青年志愿精神,具體表現為:一是以“仁愛之思”推動關愛他人的內在追求;二是以“義以為上”塑造成仁踐義的道德情操;三是以“天下為公”激發心懷社會的奉獻精神;四是以“積善成德”促進博施濟眾的慈善實踐。關鍵詞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3期2024-01-27

  • 身心一體:儒家與馬克思論人與自然的關系
    問題上,馬克思和儒家都提出了身心關系的理解模式。儒家認為,人是天地之心,天地生物之心為仁,所以人心為仁,仁者能夠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馬克思則認為,人的本質在改造自然界的過程中得到確證,感性自然界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人的無機的身體。這兩種理解模式各自采取了價值論和存在論的分析立場,分別要求通過道德修煉和揚棄異化實現人與自然的統一。這啟示我們,應當像保護自己的身體一樣保護自然,自覺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關鍵詞]馬克思;儒家;人與自然;身心關系[作者簡介]王

    鄱陽湖學刊 2023年6期2023-12-25

  • 儒家視角看古代“孝道” 對歸入祖塋的影響
    形成?!娟P鍵詞】儒家;孝;祖塋【中圖分類號】K24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6-0096-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6.029一、早殤子女入祖塋的資格中國有句古話叫:少亡無妻,不能入墳。進入祖塋首先是對年齡的限制,對于未結婚夭亡的孩子來說是沒有入祖塋的資格的,因為早死之人會影響家族的風水。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結婚來彌補年齡

    今古文創 2023年46期2023-12-25

  • 晚清書風與士人傳統的遺存
    人傳統;李瑞清;儒家;晚清書風;碑學晚清至民國是我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隨著西方入侵,中國的社會危機日益加深。中國書法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中面臨著新的時代課題。中國傳統書法所承載的“士人精神”在面對西方文化時呈現出一種新的姿態。以書法藝術的創新為例,或鼓吹社會思想變革,或守護中國古典文化之內核,這一時期不同的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在書法上探尋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以回答這一特殊時代的文化課題。李瑞清祖籍江西,出身世家,幼年時跟隨父親遷往長沙,并在長沙生

    書畫世界 2023年9期2023-11-30

  • 儒家現世精神的起源
    孫海燕關鍵詞 儒家 現世精神 宗教信仰 誠信感 歷史理性〔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23)09-0014-10一、引言正如許多宗教文化史學者所描述的那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演進,最初都經歷過一個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為標志的原始階段,但在后來的發展中,由于復雜的生存環境與歷史際遇,不同民族對此宗教文化的“突破”表現出很大差異,并由此走上了不同的文化發展道路,有的發展成具有鮮明“出世”①性格的高級宗教,有的則開辟

    人文雜志 2023年9期2023-10-16

  • 儒家“尚志”觀對新時代高職學生立大志意識培育的啟示
    思想為指導,厘清儒家“尚志”觀的歷史演變脈絡及主要內涵,分析儒家“尚志”觀與新時代高職學生立大志意識培育之間的關系,通過實證研究分析當前新時代高職學生立大志意識現狀及主要原因,提出以儒家“尚志”觀培育新時代高職學生立大志意識。關鍵詞:儒家;“尚志”;高職;立志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盵1]新時代高職學生要立大志,做有責任擔當的時代新人。儒家 “尚志”觀在各個歷史時期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如今亦

    國際公關 2023年14期2023-09-08

  • 儒家“智” 德思想的內涵及其發展脈絡
    【摘要】儒家“智”德是儒家仁義禮智信道德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品德,有別于今天一般意義上的智慧涵義。儒家“智”德思想在不同時代其內涵發生著一脈相承的演變。儒家“仁智合一”思想對現代社會健康發展依然具有積極正向的指導意義?!娟P鍵詞】儒家“智”德思想;內涵;發展脈絡;現代訴求【中圖分類號】B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3)30-0060-03【DOI】10.20024/j.cnki.CN42

    今古文創 2023年30期2023-08-22

  • 儒家君子之“ 謙德 ”人格
    何軒【摘要】儒家最是講究為仁由己的君子人格,無論是從道德領域還是修養工夫領域,先秦儒家都非常重視對君子人格的培養和追求。先秦時期,人的社會主體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士階層開始受到統治者的重視,他們認識到,要想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身為君子,謙遜是不可或缺的為人處世的一種態度。正所謂“謙謙君子”,《周易》中的謙卦系統地闡明了君子“謙德”的內涵,也為儒家君子人格提供了一種內在的修養工夫方法。謙卦之中的“謙德”理論也與儒家君子人格“仁”的內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娟P鍵

    今古文創 2023年29期2023-08-19

  • 馬王堆帛書新證
    戰國縱橫家書》;儒家;思想史【摘要】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之四是重要的哲學文獻,原文后半多殘損,發表后無學者對其進行研究。文中論心性修養如何從“善”入“德”,屬儒家“大學”之道。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之五,記燕王與蘇秦探討治國之道,論“自為”“自復”之術,是研究先秦思想的新資料。一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之四[1]云:四行成,善心起;四行形,圣氣作。五行形,德心起。和謂之德,其要謂之一,其愛謂之天。有之者謂之胃(君)子,五者一也?!で?/div>

    文物春秋 2023年2期2023-07-30

  • 人何以為“義”
    人;《理想國》;儒家;四書【中圖分類號】B24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7-0070-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7.023基金項目:2022年度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領袖素質培養項目《全球化視野下的中華文化傳承與傳播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編號:CXQX2015307)??诐h思曾在其所著的《世界倫理手冊》當中提出:“

    今古文創 2023年27期2023-07-21

  • 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心態智慧研究
    尤為典型地體現在儒家的君子理想人格上。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核心特質包括:中庸之道、忠恕之理、慎獨之境、素位之規、重義之選。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心態智慧主要體現為:反求諸己,平和自知;安貧樂道,自強不息;中道而行,和而不同;成人之美,與人為善。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心態智慧的當代價值主要體現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人與人和氣共贏的智慧;人與自身和悅共處的智慧。關鍵詞:儒家;君子;理想人格;心態智慧;當代價值中圖分類號:B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

    學理論·下 2023年3期2023-07-05

  • 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讀《〈中庸〉學與儒家形而上學關系研究》
    袁大鑫《中庸》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在儒學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儒學的發展歷程而言,《中庸》對先秦儒學中“天”“誠”“命”等范疇探討得最為完備,建構起了系統的天人之學,以至于影響漢唐、宋明儒學的本體論、心性論等。如中唐時期李翱《復性書》對“誠”的重視,將誠與天道相聯系;北宋周敦頤《通書》對“誠體” 的探究、張載“以《中庸》為體”的思想體系、二程對《中庸》“天命”“中和”等范疇的重構與探究;南宋朱熹關于“中和”問題的思考與闡發

    華夏文化 2022年2期2022-01-01

  • “平天下”與武力無關
    的成功?在古代,儒家認為只有完成了以下八道人生工序的人才可以稱得上真正的成功,這八道工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平天下”大多數人認為就是平定天下,用赫赫武功蕩平狼煙,靠威武之師掃平敵寇……總之,“平”總是和武力聯系在一起的,其實這是誤解?!捌教煜隆钡囊馑际鞘固煜缕蕉?,那用什么方法呢?儒家給出的方式是:“修身及家,平均天下?!边@是《禮記·樂記》中的話?!捌健奔礋o上下之偏,“均”即無遠近之異,“平均天下”即是讓上下各安其分

    文史博覽 2018年9期2018-11-07

  • 《學記》中“學”的意義面向及實踐路徑
    王韶芳“學”是儒家教育的核心詞,也是理解、領會儒家思想的重要入口。第24 屆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學以成人”即對古典儒家哲學準確的概括與回應。儒家借之以“學”, 溝通天、地、人, 兼顧知識獲得與德行修養,保證文化的連續性。與西方哲學的獨特精神 “愛智慧” 非常相似, “好學” 也是古典儒家貫穿始終的重要命題,對整個儒家學說的文化敘事脈絡產生了重要影響。 《學記》作為古典儒家教育哲學的高峰,其間蘊藏著“學”的豐富思想,并一以貫之。將 “學”與儒家其他重要概念予

    教育文化論壇 2018年6期2018-09-10

  • 貝淡寧:儒家重視對社會的責任
    以言行肯定、支持儒家,為儒家復興提供了政治環境。作為長期研究儒家的漢學家,你對這種環境的觀察是什么?貝淡寧:在這之前,已經有這樣的傾向,像官方提出以德治國、和諧社會,都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沒講和諧,也沒強調道德。這兩年,習近平專門去曲阜,他說要認真讀儒家的書。這是比較好的傾向。因為20世紀的主流是反傳統的,不管是馬克思主義者還是自由主義者,他們都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不好的。像梁漱溟這樣的人是例外?!吨袊壬萍摇罚簽楹卧诖藭r會有這樣的轉向?貝淡寧

    中國慈善家 2015年3期2015-04-03

  • 中國人能否再次成為儒家
     博洋人能否成為儒家?這個問題其實包含著很多子問題,諸如儒家能否接納外國人,儒家是一種地方性的知識和價值還是普遍性的知識和價值,外國人(異質文化的載體?)是否能夠真正地理解儒家,以及外國人是否需要儒家,即有沒有成為儒家的意愿?但我們還是首先從整體上進行討論。一、 儒家是開放的至少有兩個理由是有助于對這個問題給出肯定答案的。第一個理由是從儒家內部出發的,這個原本由孔子在魯國所開創的學派經過了幾百年的努力,通過被皇權認可的方式,在漢代終于成為"天下"普遍的知識

    成才之路 2009年2期2009-04-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