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唱的氣息對聲樂學習的重要性

2015-10-21 05:12閆霞
現代企業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關鍵詞:橫膈膜聲帶氣息

閆霞

摘要:優美動聽的歌聲離不開氣息的支持,字正腔圓離不開氣息的巧妙安排和靈活運用,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這樣的問題。比如:在唱歌時旋律的流暢性差,喉頭凝重,聲音的柔韌性差,弊氣,吊氣,聲音位置不高,長音完成不好,無法進行聲音的強弱變化等,這些都與唱歌的氣息有關。在歌唱藝術中,氣息是歌唱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西方的美聲唱法還是我國的民族唱法,無論是我國古代聲樂理論中關于氣息的記載還是通俗唱法中對呼吸的要求,氣息的運用都是整個發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和基礎。呼吸是歌唱發聲的動力和源泉,沒有好的氣息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藝術歌唱。如果解決了這一難題,聲音就會變得自然,通暢,柔和圓潤。

關鍵詞:歌唱氣息聲樂學習

人的生命活動分秒離不開呼吸,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呼吸是本能,純自然的狀態。而歌唱中的呼吸要比生活中的呼吸夸張,它要求吸得快,吸得多,吸得深,呼氣要呼得平穩,呼得慢,要有很好的控制力和彈性,民族聲樂的傳統經驗是:“善歌者必先調其氣?!翱梢娢覈弦惠吤褡逅囆g家們對于歌唱的氣息運用是非常重視的,氣息是歌唱的動力,呼吸得法,歌唱起來才能游刃有余。

一、歌唱的氣息對聲樂學習的重要性

說到氣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我先列舉一下聲樂教師,聲樂大師們在教授聲樂時所運用的話,“歌唱藝術是氣息的藝術”,“掌握了氣息就掌握了歌唱的方法”氣息是歌唱的動力和源泉。聲樂藝術家王秉銳先生用警示的話語提醒學生說:“把氣吸下來,氣吸不下來,歌唱是沒有前途的”。實踐證明了氣息在歌唱中具有重要位置。聲樂藝術在進入了高級階段的技巧是什么?比的是什么?是氣息。誰氣息掌握的好,氣息技巧高,誰的歌唱技巧就高,誰就永葆藝術青春。

其實,諸如底氣不足,音域不寬,都可以通過學習呼吸技巧來改善。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不大一樣。平時,人們交談時所需要音量較小,氣息淺,不需要很大的力度,而且說話時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呼吸方法若用于唱歌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并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 。因此,唱歌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是后天訓練出來的。

二、氣息的訓練和培養

那么什么是正確的呼吸呢?首先要了解呼吸器官鼻,口,喉,氣管,肺,胸腔,橫隔肌,腹肌等器官,稱之為呼吸器官。這些器官參與了呼吸的全過程。肺作為主要的呼吸器官,由于本身組織沒有肌纖維,所以不可以作主動運動,只能依靠胸腔的擴大和縮小來帶動肺的張縮,胸腔的容積是隨肋骨和膈的呼吸運動而變化的,當上部的肋骨舉起時,胸部變同時上舉,胸腔向前后左右的方向增大(胸式呼吸)。當下部的肋骨向側方舉起時,肋骨兩側部分向兩旁分開,胸腔向橫的方向增大,并使膈肌下降,胸腔向上下方向增大容積(腹式呼吸)。當這些器官同時作用時,胸腔的容積向上下,前后和左右三個方面增大,使肺全面擴展起,我們生活中平時的呼吸是一種很正常,很自然的生理運動,但是,學生在唱歌中的呼吸——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基礎上進行的有意識的有控制的呼吸運動,但是這種唱歌的呼吸,是必須要靠后天的,專門的訓練,其結果是要獲得大量吸入空氣的能力,而且要以一種有意識的控制力量呼出氣體,以這樣來使得聲音圓潤流暢,統一。也可以說,氣息是唱歌發生的動力和基礎。

良好的姿態對呼吸和歌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僵硬的姿態必然使呼吸和歌唱肌肉處于緊張的狀態,影響通暢的呼吸和發聲,松垮的姿態使肌肉和神經處于極其被動的狀態,影響肌肉的收縮。從訓練的一開始,就應養成良好的呼吸姿態:雙腳稍分開,要舒服 ,輕松自然,要落實到氣息呼出時的控制上,要以最少的氣息去獲得最好的音量和最長的時值,身體站直,雙眼平視前方,雙手垂于身體兩側或捧于胸腹間,胸稍挺而不緊,肩稍靠后而不僵,全身處于較為放松 但不是松垮的狀態。

在聲樂教學中,老師要樹立高起點,高標準的教學思想,要強化學生的呼吸意識,提高學生的歌唱境界。學生的歌唱意識,不僅靠理論強化,而且要靠實踐來強化訓練。吸氣技能在聲樂諸多技能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較難掌握的技能。但是,只要善于思考,勤于實踐,勇于探索,不斷吸取中外聲樂藝術的精華,就能達到歌唱藝術的高峰。

歌唱的氣息訓練可分為:1、慢吸急呼,2、急吸慢呼,3、慢吸慢呼,4、急吸急呼。常見的訓練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狗喘氣”比時應給注意力放在“吸”上,吸氣后將輕輕放松將其呼出即可,在此過程中需有一定的要求:身體自然放松,一方面要盡量保持胸廓飽滿狀態,另一方面運用橫隔肌與腹肌不斷慢慢短促的呼出,吸氣中避免氣息僵硬,有力吸,自然呼,使氣息充滿彈性也穩定。還有驚訝抽泣練習,此時對練習者也作一定要求 ,同樣也是要練習者全身自然放松,吸氣時,兩肋迅速擴張,橫隔下沉,動作要快而夸張,才能達到練習目的。稍保持一段時間然后放松。

呼吸的訓練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實踐。通過判斷聲音的好壞要判斷氣息的方法是否正確,這也是很好的方法,確切的說,要進行口、鼻、咽、喉頭、聲帶、胸腔等歌唱器官的協調作用,剛開始練習,可用緩慢簡單的音階練習法來練習,主要是音區的訓練用流暢平穩的中等音量練習長音,有意識的隆重呼吸,使聲音比較平穩均勻,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強弱音及音域的擴展練習。通過練習目的是加強聲帶的張力、柔韌性、持久性、并起到保護聲帶的作用,大致可用頓音,連音,頓進音結合三種方法聯系,整個訓練過程中,應該堅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慢到快的原則,因為初學者由于各發音器官一時適應不了容易產生疲勞,容易產生器官與器官之間合作不協調,氣息沖擊聲帶收力不均,易造成聲帶的病變。訓練中,應適當休息,在歌唱中應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使得各器官正常協調。

初學聲樂者對氣息的理解幾乎大多是靜止的,歌唱時橫膈膜一味地下壓,氣息完全僵化,保持氣息成了“僵持”,要改變氣息的不良狀態,就需要我們兩肩放松,把氣放下來唱,不要成為氣息的奴隸,不是在靜止而僵化的氣息上歌唱,要保持氣息的上下流動、通暢。

發聲前將肺吸滿七八成空氣,上胸必須挺住不能塌陷,肺內的空氣吸滿七八成后,橫膈膜即下壓,下肋周圍略微擴張上提,旁腰、后腰也自然向外擴展,這時會感到橫膈膜及上腹部周圍也跟著膨脹而富有彈性,喉頭下的空氣往下壓的力量與中下肋及橫膈膜處的空氣往上流的力量形成對抗,這種呼吸方法就是比較科學的胸腹式呼吸法。

三、小結

總之,氣息是歌唱的基礎,沒有良好的方法來控制和利用氣息,就不可能唱出優美動聽的歌聲。我們應當充分重視歌唱的氣息,使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建立正確的氣息觀,唱出氣息飽滿,圓潤動聽,明亮的歌聲來。

參考文獻:

[1]張權.關于演唱中國歌曲的問題[M].北京: 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1).

[2]石惟正.聲樂教學法.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1.

[3]胡鐘剛 張友剛.聲樂使用基礎教程.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

猜你喜歡
橫膈膜聲帶氣息
聲帶也會長“繭”?
淺談銅冶煉渣中橫膈膜形成機理與消除實踐
中醫的“氣沉丹田”有什么用
自然的氣息
聲帶息肉癥狀表現
長頸鹿為何是啞巴
人為什么會笑得肚子痛
腹式呼吸可給臟器按摩
“春的氣息”
春的氣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