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思考

2015-10-21 17:10石曉東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環境問題生態城市方法

石曉東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模和城市人口的持續增加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使生態城市的建設成為了關注的焦點。文章結合生態城市規劃原則,通過論述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垃圾圍城及噪聲污染等環境問題,給出了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方法,可供設計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原則;環境問題;方法

1 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城市在整個自然的發展過程中屬于一個高度人工化的生態系統,其自控機制不像自然環境那樣穩定和完善,所以通常會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要想使城市規劃設計的各要素達到協調統一,就要遵循整體性、成長性和多樣性的基本原則。首先所謂的整體性是指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不應只關注城市發展與經濟建設之間的平衡,而是要從保證城市建設質量和追求環境與社會相統一的宏觀角度出發,結合城市目前發展的實際進行合理的交通、人口、綠化及土地等規劃,保證城市的容量控制、區域調整和規模延伸與城市整體規劃相一致。

其次城市是一個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動態生態系統,其長期過程中的穩定性是影響人們生存和工作的關鍵,而要想使城市發展適應人口、交通及環境等一系列的變化,就要從保證城市穩定成長的角度出發。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城市規劃都應該遵循動態調整的基本方針,合理進行資源的開發和空間的利用,并將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歷史文化和生態烙印等進行有效的保護與留存。

最后多樣性原則的提出是以自然環境中物種、基因及組成的千變萬化為基礎的,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離不開其與自然的緊密結合,而巖土、大氣及水環境之間的協調也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在城市中協調發展的基礎。多樣性不僅要體現在人類與生物之間,同時還應該體現在生物與生物、城市與生態環境之間。

2 城市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2.1 水污染問題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的飛速發展,大量污水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而直接排掉,致使水環境嚴重污染。

2.2 城市大氣質量嚴重惡化

工業和交通運輸業逐步發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將粉塵、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資排人大氣層,使大氣層嚴重惡化,導致全國絕大多數城市出現酸雨,給工農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直接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2.3 垃圾泛濫成災

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廢物,全國有2/3的城市處于垃圾的包圍之中,不僅有礙雅觀、侵占土地、傳染疾病,而且在自身嚴重污染環境的同時加強了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

2.4 噪聲擾民現象普遍存在

隨著我國城市工業、交通運輸和文化娛樂事業的快速發展,噪聲擾民的現象也很突出。

3 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方法

編制生態城市規劃,就是要建立由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要素構成的生態城市規劃指標體系。城市規劃生態設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3.1 用科技創新改善涉及人居環境的有關領域

城鎮是人口和經濟活動的集聚地,也是各類污染集中的地區。建設規劃工作必須圍繞人居環境質量的改善,研究氣象環境與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關系,努力控制城鄉建設活動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資源化、建筑節能、化學建材、建筑用鋼、智能交通、住宅產業現代化等影響和制約人居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的幾個關鍵領域,加強科研攻關,加強技術集成,加大技術推廣應用力度。

3.2 用綠化建設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加強城市綠化建設,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區的綠地面積,提高城市綠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嚴格劃定綠化用地面積,科學安排綠化布局,加強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形成喬、灌、花、草相結合,點、線、面、環相銜接的綠地系統。

3.3 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力度

要加快舊城有機更新。重點解決城市建成區特別是中心區開發強度過大、人口密度過高、公共設施短缺、交通擁擠、環境臟亂等問題,堅決關?;蜻w移城區內污染嚴重的項目,清除違法違章建筑。要促進建筑節能技術的普及推廣,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結構,減少和控制城市大氣污染。以通達、低污染、低能耗為目標,實行公共交通優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進現代通信技術在城市公共交通調度管理中的應用,積極促進城市交通組織和管理的現代化。

3.4 推進節約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用足用好政策,運用市場規則,利用價格杠桿促進水資源的節約和優化配置。要加大節水技術和設施的普及推廣力度。以污水資源化為目標,加快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步伐,加強中水回用技術與設備的開發應用,處理好設施布局集中與分散的關系,注重污水處理的安全性和生態效應,努力建設節水防污型城市。

3.5 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

對不可再生資源加以保護和節約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要用生態建筑原理對居住區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形成生態建筑與完善的基礎設施構成的生活環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內的社會生態系統,居住區設計要堅持合理布局、節能低耗無污染、應用生態技術處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通過增加居住區綠地,推廣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河湖、溪流水體的坡岸綠化,大幅度提高居住區綠化覆蓋率,居住區內必須設置集中公共綠地,增加居住區文體設施。

3.6 以尊重自然而展現自然

現代城市居民離自然越來越遠,自然元素和自然過程日趨隱形,遠山的天際線、腳下的地平線和水平線,都快成為抽象的名詞了。如同自然過程在傳統設計中從大眾眼中消失一樣,城市生活中的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發電廠及變電站等都市生活支持系統被作為丑陋的對象而有意識地加以掩藏,使人們無從關心環境的現狀和未來,也就談不上對于環境生態的關心而節制日常的行為。

3.7 實現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合作

傳統設計強調設計師的個人創造,認為設計是一個純粹的、高雅的藝術過程。而現代城市生態規劃設計則強調人人皆為設計師,因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對其生活和未來作決策,而這些都將直接影響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來。從交通方式到選擇家具、裝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選購、垃圾的處理甚至于包裝袋的使用,都是一個生態的問題。因為它們都對整個杜區和環境有著深刻的影響,每個人的決策選擇都應成為生態規劃設計的內容。所以,從本質上講,城市生態規劃設計包含在每個人的一切日常行為之中。對專業設計人員來說,這意味著自己的沒計必須走向大眾,走向社會,融大眾的知識于設計之中。同時,使自己的生態設計理念和目標為大眾所接受,從而成為人人的設計和人人的行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是個綜合的、系統性的工程,其解決的是城市發展面臨的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問題,以實現城市社會、經濟、自然的協調發展。為此,需要生態學家、規劃師、建筑師、政府有關部門與開發商以及公眾的協同努力來實現,需要我們在很多方面上的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祥榮.城市生態規劃的概念、內涵與實證研究[J].規劃師,2011,(08).

[2] 孟鳳蘭.城市化進程中的生態城市建設[J].科技經濟市場,2010年11期

[3] 郭旎妮.違議生態誠市瑚圳設計[J].建筑規劃與設計,2013(12):252.

猜你喜歡
環境問題生態城市方法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
淺析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及防治對策
火力發電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學生對我國環境保護現狀的認知分析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