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城鎮建筑立面改造中的地域特色表達

2015-10-21 17:10鐘學群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天際線莆田民居

鐘學群

1.引言

目前,美麗鄉村建設、建筑立面改造運動在全省各地廣泛展開。這類項目一般是針對城鄉建筑群體進行的統一設計,統一實施的立面整飭、改造活動。由于改造對象是建筑群體,在設計、施工甚至業主要求等各方面都不如單體改造項目考究,造成此類項目很多都存在"業主要求低,設計出手低,施工質量低"等"三低"現象。特別是在小城鎮、鄉村這一級更是如此,改造通常只是針對建筑群體的簡單涂飾了事,導致改造后的廣大城鄉面貌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現象比比皆是。

應該說,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與建筑特點,如何破除同質化現象,在立面改造這類存在諸多限制的項目中體現地域特色,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以筆者參與設計的湄洲島朝宮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為例,希望在這一方面做一些探討。

2.項目背景與現狀分析

項目位于莆田湄洲島。湄洲島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其作為"海上女神"媽祖的誕生地,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全世界億萬媽祖信眾頂禮膜拜的圣地,素有"東方麥加"之稱。此次改造的朝宮街就位于媽祖祖廟山腳下,因其正對祖廟天后宮而命名為"朝宮街"。

朝宮街總長約400米,寬約為12米,兩側建筑基本為三至四層的居民自建樓。因其地處祖廟核心商業區,建筑形式多為底商上住形式。建筑外墻貼各色面磚,屋頂部分為雙坡紅瓦屋面,其余為平屋面。建筑總體評價為沿街界面齊整,但建筑立面過于平整單一,天際線單調缺乏變化,立面材質色彩樣式以及窗洞形式等都各異,觀感凌亂,效果不佳。(圖1)

3.地域特色分析

莆田傳統民居在平面布局上多為縱向多進的合院式布局,一般是以廳堂為主軸的單體建筑和以天井為中心的院落組合而成,對外封閉,對內開敞,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緊密相連,適應莆田人聚族而居、共祀祖靈、共享廳堂的傳統習俗。外觀造型屋頂多為雙坡懸山頂,屋脊為燕尾脊,這是莆田民居最主要的標志性特點之一。曲線的坡屋面與起翹的屋脊構成一個和諧整體,使原本生硬的屋型顯得飄逸、灑脫而富有韻律。莆田傳統民居外墻在夯土墻體外砌紅磚護墻,土墻與護墻之間以護墻石拉結,形成紅磚墻面上均勻分布的白石點塊。這是結構與藝術的高度統一,也是莆田民居最具地域特色的做法之一。

近代隨著對外交往的增加,尤其是華僑返鄉建房,莆田地區中西合璧的民居也大量涌現。其建筑造型最具地域性的特點是歇山或懸山分三段處理的獨特屋頂形式,以護墻石點綴、紅白相間的極具識別性的夯土紅磚外墻以及紅壁瓦山花。在商業類建筑中,騎樓也有較多的運用。

4.改造定位與措施

朝宮街因其位于祖廟山下核心商業區的獨特位置,改造設計定位為景區風情街,要求融合旅游商業氣氛,營造環境氛圍,提升街道人氣,打造具地域特色的分時段旅游商業步行街。因為是舊改工程,原有建筑業已成形,大拆大建并不現實,改造手法主要遵循"加法"設計原則,即在已有的建筑體塊上增加裝飾構件,變化天際線,整合形體,滿足使用功能,使之煥然一新,形成顯著的地域風格。

首先,考慮到商業步行街的實際使用需求,結合原有底商上住的建筑形式,改造首先利用人行道空間增設了一層騎樓,這樣既方便了商業人群遮風避雨的需求,在沿街界面上也增加了空間層次,豐富了立面效果。騎樓和傳統莆田商業建筑的空間形式也相契合。

其次在天際線的處理上,由于原樓層數基本一致,在無法改變樓層數、高度的情況下,在女兒墻增設裝飾構架,形成高低韻律,破除原過于平整的天際線。構件采用莆田傳統民居屋頂燕尾脊造型抽象變形后的意象化表達形式,體現傳統地域味道。

原有墻面面磚顏色各異,樣式多樣,改造進行統一更新??紤]工期等因素,墻面材料選用軟瓷這一新型材料,其優點是原面磚層不必敲除,只需對空鼓部分稍作處理,采用界面劑等粘結材料即可覆蓋原有裝飾面層,省工省力,減少施工擾民。從經濟角度,軟瓷與真石漆等涂料價格也基本相當。軟瓷的色彩樣式以傳統紅磚墻樣式為主,間次嵌入白色裝飾塊,與傳統民居紅磚墻"出磚入石"的做法相對應。

另外,改造還對原雜亂無序的立面要素進行了整理,更換玻璃窗,增加窗套等立面裝飾構件,增設空調架規范空調位置等。目前項目施工已完成過半,獨具特色、煥然一新的朝宮街新貌已初具雛形。(圖2)

5.地域特色表達手法

體現地域特色,并不是要大拆大建,按照老房子樣式重新蓋一個假古董出來。對于立面改造這類建筑大底已定,存在諸多限制的項目更是如此。而且小城鎮的改造項目,造價一般較低,更沒有條件大手筆展開。在此類項目中體現地域特色,宜按照"提煉,融合,提升"的手法。即在當地傳統建筑中提取最具地域特點的元素,與項目實際情況適度融合,精煉提升再創作,通過藝術化、意象化等手段,以更加恰當的一種形式在改造項目中體現。具體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是在空間形式上,如騎樓、吊腳樓等獨特的建筑形式,通過一定整合后在改造項目中以全新的形式出現;二是在立面材質色彩上,如紅磚、灰磚、白墻黑瓦等都是很能體現地域特點的要素,在立面改造中加以運用,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三是在建筑裝飾構件上,如屋脊、封火山墻、木構架、花格窗等,一般各地建筑都是各具特色,在立面改造中應用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當然此類元素不應生搬硬套,宜通過提煉整理,符號化后,結合實際加以運用。

6.結語

隨著大環境影響,我國建筑增量化的步伐在減緩,對存量化建筑的提升改造將占據越來越多的版面。小城鎮鄉村一級的建筑立面改造項目,雖然投資少、單體規模小,但是因為總量巨大,對地域建筑風格的傳承有深遠影響。設計師應該積極應對,即使只是"涂脂抹粉"也應抹得漂亮,抹得有特點,做到"現代衣,地方骨,傳統魂",讓各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在城鄉大地遍地開花。

猜你喜歡
天際線莆田民居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創意
修誠 啟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學簡介
這樣來介紹民居建筑
天際線上的行者
這樣介紹民居建筑
莆田人有話說
“莆田系”與百度的魚水情
武漢城市天際線形態歷史演變研究
莆田工藝美術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