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理念在濱水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2015-10-21 17:10祝曉軼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濱水景觀生態理念景觀設計

祝曉軼

【摘 要】在濱水景觀的設計中,如何在美化自然景觀的同時,能夠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就生態理念在濱水景觀設計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生態理念;濱水景觀;景觀設計

引言

伴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飛速發展,人類迅速累積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但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問題。由于濱水地區濕地系統對于城市開敞空間等方面的特殊影響,探討合理的濱水景觀設計方法迫在眉睫。而應用生態學的原理對濱水景觀進行研究,無疑為當前濱水景觀的規劃設計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思路和方法。

一、我國濱水景觀生態角度現狀

濱水景觀作為城市景觀環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從城市整體空間結構出發,促進城市濱水區和城市內部區域的融合。但是現在的濱水景觀明顯的忽視了其與周邊環境的聯系,兩者之間沒有過度,很是生硬。同時濱水區缺乏可達性和濱水景觀的親水性不足。濱水區良好的區域優勢吸引了大量的房產投資,導致了濱水地段的景觀私有化,阻斷了市民的前往(圖1)。親水性不足主要表現在沿水的護岸設計上。出于對防洪的考慮,很多地段出現了臨水難見水的尷尬。對地域文化特色的反映不足也是濱水景觀設計的一大問題,簡單化的處理或者所謂的現代化手法將城市的歷史文脈與之對立起來,忽視了當地的文化背景,使得濱水景觀缺乏可識別性。

現今的濱水景觀設計,大多缺乏生態意識及河流、湖泊保護意識:河流、湖泊被隨意裁彎取直、攔截隔斷的現象到處都是;獨立性的景觀水體不能滿足生物的多樣性生長; 生活、生產污水未經處理排放,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量繁殖,水體自凈能力破壞,水系生態失衡,水質污染嚴重。對水系采取的一些不合理改造使水土流失、水滲透情形越來越嚴重,加之對于地域性特征考慮甚微,長此以往,濱水景觀設計將會千城一面,萬鎮一統,其可觀賞功能、可親近功能和生態調節功能將被弱化。

二、設計方法的研究

通過對濱水區的特征和濱水景觀現狀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2.1 濱水景觀的延續性

這里的"延續性"包括濱水景觀景點之間的延續和城市濱水空間與城市整體空間結構的聯結。只有讓人們在觀賞濱水景觀的時候有了視覺上的延續,才可以長時間的對游客產生吸引力。如何保持我們視覺里景觀的連續呢?濱水地段自身的線形特征為連續性提供了可能?,F在的景觀設計中,觀景點的視線控制、濱水街區的建筑高度控制、建筑與水岸之間的距離控制、建筑底層架空以及對"橋"元素的應用都可以達到景觀延續的效果。在處理濱水區和城市內部的關系上,現在常用的手法是構建景觀廊道,將濱水景觀通過這條通廊滲透到城市中去。

2.2 濱水空間的功能復合化

濱水空間作為一個具有很強吸引力的景觀休憩場所必須做到功能的復合化才可以滿足社會活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的需求。在現代大都市中,單一化和專項化只會隔斷了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聯系和交叉,使得原本應該豐富多彩的戶外生活變得單調和乏味。濱水空間的用地一般可以分為濱水休閑、濱水文娛、濱水餐飲、濱水商貿、濱水居住等,這些功能的相互組合可以呈現出很多適宜人們游玩的公共場所。

復合型的公共空間還有一個優點是減少游人外出的折返距離,很好的減少了機動車的使用。武漢的"大東湖地下文化街區綜合體"項目就是對此的大膽嘗試。開發商打算在武漢東湖的梨園風景區地下修建一座集文化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體。項目還配建了1000個車位的大型停車場,解決景區節假日的停車難問題。地上和地下的分隔也保證了兩者之間的互不干擾。在不對環境破壞的前提下,這種濱水區的綜合開發建設是可以大力推廣的。

2.3 濱水景觀的親水性

如何營造可接近的濱水空間呢?護岸形式的選擇至關重要。根據剖面形態的不同,護岸可以分為垂直型、斜坡型和階梯型三種。垂直型護岸主要是應用于河道狹窄的城市,另外的兩種主要是運用在河面寬闊的岸線,這樣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讓水體和城市空間有一個過渡體。護岸的建設則主要分為綠化護岸、碎石護岸、沙濱護岸和混凝土護岸等。早在我國明代就有記載的"治河六柳法"就是綠化護岸的方式,這種方式也是最生態的一種。碎石護岸則可以為水中的藻類、魚蝦等動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棲息的場所。

2.4 濱水景觀的自然生態化

濱水景觀要想保證可持續的平衡發展就必須做到自然生態化?;诰坝^生態學原理的生態設計在濱水景觀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控制水景建設對水環境的破壞,盡量的連通城市中的水體,由大環境的調節能力來改善小區域,使得整個生態體系處于平衡之中。保持天然狀態下的岸灘、江心洲、岸線形態,保留、恢復原有的濕地生態環境,為各種生物創造適宜的生存環境。對于景觀植物的配置,從層次上考慮有灌木與草木植物之分,有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之別,應將這些各種層次上的植物進行搭配設計。從功能上考慮,一是采用莖葉發達類植物以阻擋水流,沉降泥沙,如蘆葦、香蒲、水蔥、簏草和燈芯草等。二是采用根系發達類植物以吸附有毒有害物質,輸送氧氣以利于微生物在濕地中的縱深擴展,如鳳眼蓮、睡蓮、荷花等。并且最好采用本地植物,以免出現難以適應氣候的情況。水體的凈化是保持生態化的重要方面。而水體的凈化方法主要有生態系統本身的水質凈化和生態化污水凈化技術。前者主要是通過自然界的水循環,利用水體的沉淀和微生物改善水質的能力來達到水質的凈化,武漢的六湖連通工程就是基于此原理。后者則主要是通過在水中種植具有凈化能力的植物如鳳眼蓮、水蔥等,進行生物處理。

現在國內比較先進的生態化污水凈化技術是nars 水景系統。它是綜合了各種方法的一種生態設計和綜合治理技術。由于nars 水景系統大多同時承擔設計和治理, 這樣就避免了傳統水景中先設計后施工再治理的弊病,也節省了大量的工程費用。

2.5濱水區域的交通便捷性

能否快速便捷的到達濱水景觀區是人們考慮是否前往的重要因素,對外交通的可達性通常是評價這一因素的主要標準。此時,鑒于每個城市的交通狀況不同,鼓勵多種交通方式出行,提倡公交優先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還應根據景觀區的規模配置相對應的地下停車場,滿足最大游覽量的要求。

對于濱水空間內部的步行系統,應建立濱水林蔭道、散布小道、廣場等一體化系統,強調安全性、連續性、舒適性,并且確保與機動車系統的分離。

三、結束語

濱水景觀的生態設計不是某項景觀實驗工程,不是化妝式的景觀小品,而是基于尊重場地現狀,尊重當地歷史文化,保護恢復濱水自然環境的設計,濱水景觀設計應結合生態自組織性、生態地方性、生態恢復性、生態顯露性的方法,讓生態自己做功,創造宜居環境,體現城市特色風貌。

參考文獻:

[1]羅華.濱水景觀設計[J].園林.2003(11)

[2]史永紅.淺談濱水景觀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7(03)

猜你喜歡
濱水景觀生態理念景觀設計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形式美的研究
探究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建筑設計
濱水景觀在城市生活中的應用
伍丹景觀設計作品
張鑫、靳政景觀設計作品
關于市政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的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