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統計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2015-10-21 16:40鄭瓊雅1吳桂麗2
基層建設 2015年36期
關鍵詞:保護應用

鄭瓊雅1 吳桂麗2

1同濟大學 上海市 200092(第二單位:天臺縣環保局 浙江 317200);

2同濟大學 上海市 200092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環境統計的重要性,然后對環境統計制度的內容和方法進行了概述,進而分析了環境統計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關鍵詞:環境統計;保護;應用

一、前言

近年來,由于地球環境越來越差,人們對環境保護的問題越來越重視。環境統計成為了我國各級環保部門的重要職能之一,通過環境統計可以掌握區域內污染物排放的基本情況,正確反映環境質量問題,從而為我們制定環境保護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環境統計的重要性

環境統計是對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實行統計監督。環境統計數據是政府部門進行環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依據。正確反映環境狀況和變化趨勢,可以為政府部門制定環境政策和環境規劃,檢查環境計劃的執行情況,預測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等提供依據,同時依據環境統計結果制定環境管理指標,量化工作業績;環境統計數據是綠色GDP核算體系的重要一部分?,F行的GDP核算中沒有反映出資源耗減和環境污染的代價,應當加強資源環境核算,研究建立我國以綠色GDP為核心指標的綜合經濟與資源環境核算制度,提供資源環境核算數據。

三、環境統計制度的內容和方法

現行環境統計制度主要包括普查和定期重點調查2部分。污染源普查是對污染源數據的全面清查和統計,是全面掌握環境狀況的重大的國情調查,污染源普查10年一次,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于2007年12月31日啟動;定期重點調查則是在固定周期內對排放量較大的污染源進行調查和統計,定期重點調查較普查的頻次高,但調查范圍和指標較普查少。按照統計周期的不同,可將定期重點調查分為年報和季報2種。根據統計內容的差異,年報和季報又分別包括綜合報表和專業報表2類。其中,綜合年報是環保部門掌握污染物排放狀況最為核心的統計途徑。

綜合年報的統計周期為一年,每年由環保部在年末組織實施。綜合年報采用85%重點調查的方法,即對排放量占85%的重點調查單位進行發表調查,對非重點調查單位的排污情況采用排放系數法或比例估算法實行整體估算。綜合年報制度的實施范圍包括:有污染物排放的工業企業、醫院、城鎮生活及其他三產排污單位、實施污染物集中處置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廠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綜合年報的統計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固體廢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指標,以及煤炭使用量、工業污染治理投資等能源指標和經濟指標等。綜合年報中的關鍵步驟包括:篩選重點調查單位、污染物排放量估算、逐級數據審核、環境統計數據分析。

四、環境統計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1、環境統計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具有認識作用、服務作用和監督作用,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統計向各級政府及環境保護部門提供環境污染與防治、生態破壞與保護及環境管理工作的統計資料,客觀地反映了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現狀和變化趨勢,為環境決策、計劃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環境統計監督檢查各項環保方針政策、環境計劃的執行情況,提供反饋信息,及時發現新情況和新問題,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加強環境管理,確保經濟協調發展。

2、環境統計在環境管理中發揮著信息反饋作用

無論是環境計劃和規劃的制定,還是日常污染源的監督管理,都離不開環境統計,環境統計所提供的數據在環境管理中發揮著信息反饋作用。以聯立有色金屬冶煉公司為例,夏季由于氣溫高、濕度大,一旦該廠制酸尾氣煙囪排放煙氣含SO2濃度超過0.014%,就容易發生下酸雨的污染事故,就會給環境造成極大的損害。為了嚴格控制制酸尾氣,每年一進入五月份該廠就對每個系統尾氣SO2濃度加大監測頻率,如果哪個系統尾氣SO2濃度接近和超過最高臨界點,就立刻通知廠總調度室和制酸車間,及時調整溫度、濕度和SO2濃度,就可避免尾氣酸雨事故的發生。通過統計信息反饋,及時協調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達到了預防污染事故的功效,發揮了環境統計在環境管理中的信息反饋作用。

統計工作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環境統計的應用是環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它全面反映環境狀況,促進制定環境保護方針、政策和編制環境保護計劃、規劃的科學性;同時,環境統計的信息反饋及時,也能夠準確地反映環境保護的執行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便于采取果斷措施加以調整和控制,達到預期的環境保護目的。

3、當地的環境質量水平由環境統計可以直接的反映了出來?!笆晃濉彼形廴镜墓I企業都涵蓋在環境統計工作的開展中,其中包含污染排放、處理以及污染治理投資情況、處理情況,“十二五開始,在環境統計工作中,國家又把農業污染源調査加入其中。環境統計從污染物類型(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和污染源類型(工業企業、生活和農業)詳細全面的概括了環境情況,對環境質量的狀況進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

4、對于各級人民政府與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來說,環境統計為其提供了基礎的、科學的重要依據。中央和地方各級環境保護部門進行重大環境決策和和開展各種環保業務活動,必須掌握切實可靠地有關材料。環境統計資料則是各個時期環保工作活動的歷史記錄,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它可以為開展環保工作、進行決策提供各個歷史時期的依據和憑證??茖W的決策是環境保護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而可靠、系統、準確的環境資料是環境保護工作科學決策的前提條件。資料越準確、越系統完整,決策越科學正確,使得做出更準確的決策,制定出更為實際的規劃計劃,對科學分析預測進行的更好,對環境監督和檢查完成的更有效,環境統計工作的開展,可以充分的掌握轄區內的環境質量狀況,對當地的經濟結構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就可以科學的做出決策和管理,并做出宏觀調控的措施。

五、中國環境統計展望

1、創新環境統計管理機制

(1)創新數據采集機制,采用多方式、多渠道收集環境信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獲取環境數據;(2)分析評估數據質量,將環境數據劃分為不同的質量等級,以便于數據使用;(3)建立數據后評估機制和修訂機制,加強數據的事后審核評估,提高數據質量;(4)擴大數據發布渠道,促進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建立社會監督機制;(5)開展多種形式的數據分析,滿足宏觀決策者、環境管理者和社會公眾等不同用戶的需求。環境統計的結果是數據,這些數據只有通過使用才能實現其價值。

2、加強環境統計能力建設

(1)加快環境統計標準化建設。為此建議:結合環境統計目標,盡快印發《環境統計能力建設標準》;加強培訓,要求統計人員持證上崗;設立環境統計專項經費。切實從制度上保障環境統計工作所必需的人力、物力,以滿足新時期的工作要求。

(2)開發污染源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實行網絡傳輸,各級環境統計、監察、監測、污控等相關部門在一套系統中錄入、審核數據,國家、省、市、縣等各級環保部門可同時查看各自權限范圍內的信息錄入、更改、審核狀況。

(3)建立污染排放企業的電子檔案,記錄企業從環評、“三同時”驗收、監督監測、排污收費到關、停、并、轉等所有與污染排放相關的信息。

六、結束語

通過對環境統計在環境保護中應用的問題分析,進一步明確了環境統計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環境統計的水平,使環境統計不斷地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更好地為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1]羅志云.對我國環境統計制度的思考和建議[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4(2):10-22.

[2]李鎖強.對我國現行環境統計的思考[J].中國統計,2014(8):20-22。

猜你喜歡
保護應用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反滲透長期停用保護方法的探索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