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陰陽哲學在園林藝術中的運用

2015-10-21 17:10孫柔嘉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園林

摘要:在我國的道家思想中,陰陽哲學是以陰與陽兩種符號來代表宇宙間相對的兩種情況,進而有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與陽形成一個和諧穩定的狀態,兩者相互對立又統一。如何運用陰陽哲學在園林藝術中,學習深化發揚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園林文化,就成為當今園林設計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陰陽哲學 園林 造園手法 道

源自道家的陰陽哲學,在世界上諸多領域都有其運用,在園林的設計中也不例外。本文所討論的陰陽哲學,是我國自古流傳的經典道家名作《易經》和《道德經》,是道家思想精華中的一個縮影,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與陽最初的概念是很樸素的,是根據陽光的向背來定,所謂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后衍生出凡是劇烈運動的、干熱的、明亮的、上升的,均為陽,而相反,相對靜止的、濕冷的、黑暗的、下降的,均為陰。道本身所包含的陰陽二氣,也是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和諧的狀態,萬物均在此狀態中應運而生,造園之術也與此相同,在小環境中,設計營造出"陰"和"陽",使其成為一個和諧穩定的壞境,能夠與周圍萬物共生共存。下面就來列舉陰陽哲學在園林藝術中的運用。

一、 有無相生,虛實結合。"有"的盡頭就是"無",而"實"之存在,是因有"虛".就像我們種植一棵樹,"有"與"實"的是樹,"無"與"虛"的是樹下形成的綠茵空間,有了綠茵空間,其他動植物甚至于微生物可在其空間內自由生長與活動,這棵樹的價值才是發揮到了最優值。在有無和虛實中,我們需要做到把握好度,"有"過了頭,便無"無","虛錯了地方,"實"便無法存在。計成在《園冶》中提到:"約十畝之基,須開池者三......余七分之地,為壘土者四",這就是虛實比例的處理關系。神龍見首不見尾可以,但是若只有龍身上一部分龍鱗,我們可能會判斷錯,誤認為是其他相似之物。在做園林景觀設計時,設計師應恰當地安排"有",巧妙地布置"無",使得二者恰到好處地配合起來,從而具有極高的實用性或藝術性。

二、 開合呼應。開敞與閉合的設計與運用是使得空間變得更加豐富的一個重要手法,中國古典園林中時常需要借景,將遠處之美景借入園內,就需要有視野打開的空間;另一方面,園林中需要大的休息與活動區域,這時也需要開場的空間來滿足需求,但若處處開敞,無私密閉合空間進行補充,則會使人不愿長期呆在這樣暴露的空間下,沒有了空間開合的豐富變換與節奏,也就使得該空間喪失了其原有的意義。

三、 隔連相隨,注重空間的流動連續性,隔中有連,連中有隔。一堵實墻,若毫無變化,橫在兩個空間中,會使得兩個空間完全被阻隔,變成兩個獨立的空間,倘若在這堵墻上設計開設一扇窗戶,那么空間的隔斷與連續性就被加強,并且成為一體。這種手法在中國優秀的古典園林中尤為凸顯,游廊的設置,一方面分割了游人人行路線與風景,一方面也使得他們合二為一,成為一幅完成的畫面。

四、 藏露互補,在設計中,往往會遇到場地內的一些不美或者有消極影響的事物,作為設計師,要做的是變換不好的事物成為美的事物,或者對其進行遮擋,露出美好的景致以呈現給游人。另一方面,就與虛實結合同理,不完全展現在觀眾的眼前,露一部分,藏一部分,留有一定空白,給予游者觀者一定的自我想象空間,也如同文學上所講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適宜的藏與露,可以充分的發揮觀者的想象力,為沒有看到的景色增添多彩的一筆。

五、 動靜兩相宜。動與靜具體可表現為視覺的移動與靜止,以及聽覺的喧鬧與安靜。在園林與景觀的設計中,流水是動,植物是靜,而流水也有多種形態與表現形式,快速流動的跌水瀑布是動,而平靜的水池是靜,在聽覺上的,單單只看水,就有多種聲音的展現,平靜的水面,潺潺的溪流,歡快的跌水,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的瀑布。我國許多優秀的造園家景觀設計師發現其中的奧秘,設計建造出許許多多優秀的案例,例如拙政園中的聽雨軒,屋內聆聽屋前池水中雨滴落入的聲音,還有西安的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在對水景的處理上表現出了對動靜手法運用的高水平,從白石灘的一汪清水,到潺潺的溪流,使人想起大自然中的山澗溪流,再到飛瀑亭的疊水瀑布,最終在水尾處形成一大片的水池,猶如江河湖最終都將涌入大海一般。營造出了豐富的視覺與聽覺的變化。在園林設計中,熟練的運用動與靜的處理手法,可以營造出大自然豐富的視聽盛宴。

六、 情景相融,中國的古典園林,由于歷史原因,有一大部分是文人雅士自己設計建造的私家園林等,也有無法施展自己的理想與抱負的有志之士歸隱的園子,但是這些園林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它是園子主人寄托情感與思想的地方,這也是使得我國創造了世界上獨特的園林,集繪畫詩文書法等于一身。逛一個園子,就如同瀏覽閱讀了園子主人的思想一般,而園子也是因為有了情感的寄托而變得不僅僅是景色,更多的富有耐人尋味的故事,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樹,都變得更加生動,使人觀之亦可思之。例如園林中許許多多的亭臺樓閣的匾額、對聯等,植物的選擇與種植等,像王維的輞川別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像杜甫草堂的花徑,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自然之物本無情,但有無形的情感的融入,使得萬物皆有請,使得園林擁有了自己的靈魂。

世界上的任何問題,歸根結底是哲學問題。陰陽哲學是我國本土衍生的哲學觀念,近些年在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風景園林學專家學者對其進行在園林藝術設計中的研究與應用,因此,我們要善于運用我國古代的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中的閃光點,在當今時代發揮它經久不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付遠,道家思想與建筑文化100講[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5

[2] 關傳友,風水景觀:風水林的文化解讀[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

[3]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4] (春秋)老子、陳忠譯,道德經[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6]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孫柔嘉(1992.4~),性別:女,籍貫:陜西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歷:2013級 風景園林碩士,研究方向:大地景觀規劃與景觀生態修復。

猜你喜歡
園林
淺談中國園林中的漏窗藝術
《園林》
在園林里遇見自己
《明清杭州園林》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
中國園林“綴玉集”
一代園林藝術宗師
園林雕塑小品創作偶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