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措施探討

2015-10-21 17:10王陽東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綠色建筑住宅設計

王陽東

【摘要】住宅建筑作為耗能大戶,同時又是與人們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建筑實體,住宅建筑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實踐中具有著重要意義,本文筆者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就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措施進行了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住宅;綠色建筑;設計

引言

綠色建筑是指在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的前提下,在為人類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的同時最高效率地利用資源和能源,最低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下面就結合住宅設計的一些元素,就如何將綠色建筑設計措施應用于住宅建筑進行了相關探討。

1、住宅的體型

綠色建筑在城市化特征比較明顯的地區相對較多,住宅建筑作為一個有使用功能的實體,除了要滿足視覺系上的美感和一定的美學要求,還要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實用性和舒適性的需求。然而,在現代建筑中,有視覺沖擊的建筑體型常常與節能、保護環境的原則相沖突。所以,建筑師在設計建筑方案時就要將各地區的氣候特征考慮全面,還要考慮體型系數、風向、風速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綜合各種因素選定最佳節能體型。體型系數是目前常用控制體型的指標之一,體形系數越大,說明能源消耗越大,節能效應越小。因此要通過體型系數控制好體型,從而將節能效應發揮到最大。降低體型系數的方法主要有:增加建筑物的層數,我國目前比較推崇的就是高層住宅;加大建筑長度或者減少建筑的面寬;建筑體型最好要保持統一,不要有太多的體型的變化。[1]

2、住宅的朝向

住宅的朝向對建筑節能的多少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太陽輻射量和通風。我國大部分地區屬于亞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風向以東南風和西北風為主,另外考慮到冬季居民需要的太陽輻射量大,同時又為了減少因冬季取暖造成的能源的過渡消耗,而夏季為室內涼爽和通風需要避免過多的太陽輻射量,所以總體而言南向都是選擇住宅朝向最好的選擇。建筑物南北越通透,風速越大,室內就越通風,有利于夏季的房間及圍護結構散熱,有利于室內空氣質量得到提高,但是有一點不利影響就是北方冬季屬于供暖地區,這樣同樣會造成冬季散熱過快,不利于節約能源和資源。[2]

3、住宅的規劃布局

城市化效應越顯著的地區,高層建筑越容易出現,"樓房風害"就越來越明顯。高層建筑物能夠把城市上層的高速風能引向地面,這樣下層就會產生強效風,對人們的生活會造成很大的危害。為了減輕"樓房風害"的危害,在設計建筑時建筑師就要考慮好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兩幢建筑物之間距離不能過大,同時也不能太小,在當地盛行風向上避免夾角相對的情況。解決樓間距問題之后還可以通過植被來減小風速,因為植被的覆蓋率大小可以直接影響風速,減弱強風。

熱島效應是一種隨著建筑物高層化形成的城市中心氣溫高,城市周圍郊區氣溫低的現象。城市中心氣溫過高不僅影響正常氣候,還會導致城區熱環境、大氣環境惡化,熱島效應不符合綠色建筑設計初衷,也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理念。

4、住宅的外墻節能設計

在建筑物中,體現住宅綠色元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筑外墻的節能應用。外圍護結構的隔熱保溫性能是實現綠色建筑的前置條件,外墻保溫隔熱技術及節能材料的應用是建筑節能的主要措施。

近年來,在建筑保溫技術中最主要的就是外墻內保溫技術和外墻外保溫技術兩種形式。

(1)外墻內保溫技術特點

外墻內保溫技術為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我國墻體節能技術起步較晚,節能標準要求與國外發達國家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同為墻體保溫技術的外墻外保溫技術不夠成熟,外墻內保溫技術還有成本低的優點。但是從可持續發展來說,外墻內保溫技術并不是一種能夠在大范圍內推廣的技術。

(2)外墻外保溫技術特點

相對于外墻內保溫技術,外墻外保溫具有幾點明顯的優勢。首先,外墻外保溫技術更能夠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受益最大的,因為住宅是陪伴消費者一生的,住宅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幸福,如果消費者的住房出現質量問題,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修復,對于消費者來說是相當不劃算的。外墻外保溫技術就能很好地避免這個問題。其次,外墻外保溫技術可以基本消除"熱橋"的影響,"熱橋"對于外墻內保溫來說是不可消除的,但是對于外保溫來說就能夠基本消除。外墻外保溫技術可以很好地控制室內溫差,在室內溫度不穩定時,墻體結構層能夠吸收或釋放熱量,有利于室內溫度穩定,這樣老人和小孩也就不會容易生病,也便于舊建筑物進行節能改造。采用外保溫技術的墻體結構在進行節能改造的時候不需要拆遷,大大方便了居民。最后,在居民對住宅進行裝修中,內保溫層是非常容易受到破壞的,但是外保溫層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還能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積。[3]

5、住宅的節水設計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缺水情況比較嚴重,對于我國來說,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推廣使用節水型器具和設備都是解決水資源緊張的重要措施。在建筑設計中,建筑中水的回收開發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建筑中水系統可以增加住宅小區內一半以上的供水量,這對于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在缺水嚴重的地區是相當可觀的。

除了凈化污水,還可以通過收集雨水來增加小區內的供水量。住宅建筑中可以通過屋面雨水收集、地面雨水收集和水景景觀收集等的方式承接和回滲雨水,這樣既能增加小區內供水量,又能很好的引出雨水,避免因地表徑流量過大造成的次生災害。

6、住宅的風環境設計

自然通風是當今建筑節能技術中比較廉價和成熟但又容易忽視的一項技術措施。采用自然通風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對住宅內溫度進行自然調節,減少空調等人工耗能方式的采用。為保證充分的自然通風,住宅朝向應垂直于當地夏季主導風,住宅通風設計應包括合理的室內空間布置和適當地門窗對應關系。

住宅的風環境設計成果體現在建筑外環境得到改善、建筑主體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有所改善和冷熱源能效比及輸配系統效率得到提高。通過對住宅通風的設計,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調的使用率,改善住宅內環境,從而起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作用。

7、住宅內外的噪音控制

在住宅小區規劃中,外來噪音不僅會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還會對大大降低住宅的整體檔次,因此,要盡可能地將噪音隔絕在外。小區內都應該建立專門的消除噪音的服務設施,做好環境背景噪聲的處理,充分做好綠化工作,提高植物的覆蓋率;小區選址也應選在距離噪音污染較遠的地方。如果小區周圍有高速公路或者鐵路,可以采用專門的防噪聲屏障來降低噪音,為了保證居民舒適地生活,就要做到基本消除噪音污染。

結束語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建筑行業競爭必將越來越激烈,而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是未來建筑行業的新趨向。為了緩解能源、資源的緊缺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改進行業能源消耗比,提高行業標準,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是建筑行業實現可續地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孫璐. 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D].天津大學,2005.

[2]牛文昆. 小區住宅建設中的綠色建筑設計淺談[J]. 城市建筑,2013,14:37.

猜你喜歡
綠色建筑住宅設計
BUBA臺燈設計
有種設計叫而專
9月百城住宅均價環比連續17個月上漲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綠色建筑技術節能分類探討
6月百城住宅均價環比連續14個月上漲
5月百城住宅均價環比連續13個月上漲
綠色建筑暖通空調設計的技術分析
1月百城住宅均價環比連續第9個月上漲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