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對施工現場試驗報告合格與否的研判問題

2015-10-21 17:10王蕊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施工現場

王蕊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試驗是工程合格與否的重要理論依據。然而,在日常檢查中我們發現,一些參建單位不重視施工試驗,常常為了試驗而試驗,為了應付檢查而試驗,沒有從根本上重視工程試驗的目的。本文總結了我們在檢查中發現的一些關于試驗報告的問題并進行分析。

關鍵詞:施工現場 試驗報告 合格判定

一、"合格"的試驗報告可能不合格

1、只注明實測值的試驗報告

例如,某工程外窗的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指標,試驗報告中只記錄實測數值。試驗報告結論是:檢測方法依據GB/T7106-2008《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氣密性X級、水密性X級、抗風壓性X級。

例如,某工程外墻外保溫密度指標的試驗報告結論是:依據GB/T25975-2010 《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該材料密度檢驗結果為實測值。

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臨界強度試塊的抗壓強度報告也只是標明實測抗壓強度值。

2、只注明符合某一種規范要求的試驗報告

例如,某工程外墻外保溫材料導熱系數試驗報告結論是:依據GB/T25975-2010 《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導熱系數符合標準中板類產品的指標要求。

例如,某工程二次結構施工中,主體結構與二次結構植筋連接的拉拔試驗報告結論是:依據JGJ145-2013《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檢測拉力值符合要求。該試驗報告的問題是:僅標明了拉力數值符合試驗方法標準,而未標明拉拔的樣本數量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對上述1、2兩類試驗報告進行分析,個別參建單位對試驗報告"合格"的認識偏低是產生不合格試驗報告的主要原因。他們片面認為只要試驗室出具了報告就算"合格"了。這種簡單的"合格"標準容易給工程質量埋下隱患。實際上,現場人員一定要弄清楚這把真正合格的"尺子"到底是什么。

例如,外窗的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外墻外保溫材料的密度、導熱系數等,施工圖紙上都應有具體的數值--這就是"尺子"。所以,試驗結果回來后,現場人員一定要與圖紙要求的指標值進行比對。

例如,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臨界強度試塊抗壓強度值一定要與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中第6.1.1條要求的數值進行比對,及時排除混凝土可能受凍的隱患。

例如,對于主體結構與二次結構植筋連接的拉拔試驗檢驗批數量應依據GB 50203-2011《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表9.2.3進行取樣,再依據JGJ145-2013《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的試驗方法進行檢驗。若只依據JGJ145-2013《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鋼筋拉拔試驗的根數將減少,關于粘結強度可靠性的說服力勢必降低。

3、材料標準與驗收標準不符

例如:地下防水卷材不透水性試驗,應依據GB18242-2008《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要求,0.3Mpa、120min不透水為合格。然而一些地下防水卷材不透水性試驗報告依據GB18242-2008《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進行0.3Mpa,30min不透水試驗。二者就不透水試驗的時間有較大區別,需要在日常檢查中注意。

4、其它值得注意的試驗報告

例如: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試驗實測抗壓強度值過大。

這類試驗報告看上去是已經超出合格標準很多,但實際上也有可能在評定的過程中存在離散性過大,而依據GB/T50107-2010《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評定不合格的情況,也要引起注意。

二、"不合格"的試驗報告可能合格

我們會收到一些試驗室發來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報告數值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試驗報告傳真。這些報告往往被定義為"不合格"試驗報告。

對于這類試驗報告要進行有效分類,我們一般認為,實際數值達到設計強度要求的85%及以上的試塊,基本可以通過GB/T50107-2010《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評定的方式判為合格。

三、關于施工現場試驗報告的幾點思考

"合格"的試驗報告可能是不合格的,"不合格"的試驗報告可能是合格的,二者可能相互轉化。這個問題也引發出我們一些思考。

1、 增強對試驗報告的重視程度及研判意識。在檢查試驗報告時,各方均應

盡可能做到認真、仔細,注意研判。

2、交底時預先告知。對于試驗報告中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在工程質量監督交底時給予參建單位充分告知。

3、關注試驗室的資質。目前,施工試驗市場魚龍混雜。介入監督后,應首先查詢工程委托試驗的試驗室資質是否符合要求。

4、指派施工單位專人負責試驗結果比對。施工單位與試驗室簽訂委托試驗合同后,試驗室會給施工單位一個本工程特有的賬號,以此登陸試驗報告檢測結果查詢系統。應在監督檢查時,將壓力傳遞給施工單位的試驗員(直接責任人),督促其由被動等結果變為主動查結果并進行結果的比對。當出現圖紙上沒有明確指標數值可比或材料標準與驗收標準檢驗指標不符等情況時,直接責任人應及時向項目總工進行匯報并解決處理,不留隱患。

5、充分發揮監理見證記錄表的作用。為了避免試驗檢測結果沒有比對標準的問題,新版的監理見證表格增加了一欄檢測結果判定依據,包含了產品標準、驗收規范和設計要求。應嚴格要求監理人員充分發揮這一表格在試驗檢測結果比對上的作用,在材料送檢前,預先設定準確的比對數值。

6、加強自身學習。不斷學習相關規范、標準、監督總站發布的提示性文件等。

【結語】 "合格"的試驗報告可能不合格,"不合格"的試驗報告可能合格。監督人員還需進一步提升對試驗報告的重視程度并不斷加強學習,進一步提升對施工現場試驗報告合格與否的研判能力,嚴格確保工程質量。

猜你喜歡
施工現場
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施工現場管理與優化措施
公路養護維修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探究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完善措施
安全管理模式在電力工程施工現場的應用分析
淺談施工現場如何保障施工質量及進度
危險重重的建筑工地
談施工現場管理
淺談強化施工現場促進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