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地下室混凝土墻裂縫滲漏控制

2015-10-21 17:10姜鵬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環氧樹脂漿液間距

姜鵬

摘要:目前高層建筑混凝土地下室墻裂縫現象普遍,不僅因滲漏而影響使用,還會降低耐久性。本文綜合分析這類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關鍵詞:地下室、墻體裂縫、原因分析、裂縫處理

1 、地下室混凝土墻裂縫的主要特征

(1) 絕大多數裂縫為豎向裂縫,多數縫長接近墻高,兩端逐漸變細而消失。

(2) 裂縫數量較多,寬度一般不大,超過0.3mm寬的裂縫很少見,大多數縫寬度≤0.2mm。

(3) 沿地下室墻長兩端附近裂縫較少,墻長中部附近較多。

(4) 裂縫出現時間多在拆模后不久,有的還與氣溫驟降有關。

(5) 隨著時間裂縫發展,數量增多,但縫寬加大不多,發展情況與混凝土是否暴露在大氣中和暴露時間的長短有關。

(6) 地下室回填土完成后,??梢娏芽p處滲漏水,但一般水量不大。

2、 裂縫主要原因

2.1 混凝土收縮

從裂縫特征可見大多數均屬收縮裂縫。地下室混凝土墻收縮較大的主要原因有水泥用量過多、養護不良等。

2.2 設計問題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l0-89)規定:現澆鋼筋混凝土墻伸縮縫的最大間距為20(露天)~30m(室內或土中),但實際工程中墻長均超過此規定。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工程設計突破了規范規定后,地下室墻的水平鋼筋仍按構造配置,這是墻較易裂縫的又一因素。

2.3 溫差過大

包括混凝土內外溫差大、晝夜溫差、日照下混凝土陰陽面的溫差、拆模過早及氣候突變等因素的影響。

2.4 地下室墻長期暴露

這類薄而長的結構對溫度、濕度變化較敏感,常因附加的溫度收縮應力導致墻體開裂。同時還應注意,設計時地下室墻均按埋入土中或室內結構考慮,即伸縮縫最大間距為30m。實際施工中很難做到墻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頂蓋,因此實際工程應取最大伸縮縫間距20m。這也是地下室墻裂縫普遍的一個因素。

2.5 混凝土施工質量差

原材料質量不良、配合比不當、使用過期的UEA微膨脹劑、坍落度控制差,施工中任意加水以及混凝土養護不良等因素,均會導致混凝土收縮加大而裂縫。

此外,目前地下室普遍采用泵送混凝土,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也導致收縮增加,裂縫可能性加大。

3、處理方法

根據《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4.1.11規定,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并不得貫穿(當裂縫寬度在0.1~0.2mm,水頭壓力小于15~20m時,一般混凝土微裂縫可以自愈)。因此,必須對超過規范的裂縫進行處理,提高結構的耐久性和防水能力。常用的處理方法有表面涂抹法、表面涂刷加玻璃絲布法和灌漿法。

4.1表面涂抹法

常用材料有環氧樹脂類、聚氨酯類等。以環氧樹脂漿液為例,其施工要點是:

1)將裂縫表面兩側共150mm范圍內浮渣、灰塵清除干凈,保持表面干燥。

2)用毛刷沿裂縫反復涂刷環氧樹脂漿液,每隔3~5min涂一次,至涂層厚度達到l mm左右為止。

4.2表面涂刷加玻璃絲布法

常用的有環氧樹脂漿液或聚氨酯涂膜加玻璃絲布。以環氧樹脂漿液為例,其施工要點是:

1)將裂縫表面兩側共150mm范圍內浮渣、灰塵清除干凈,保持表面干燥。

2)將玻璃絲布在堿水中沸煮30~60min,然后用清水漂凈涼干,以除去油脂,保證粘結牢固。

3)在混凝土表面先刷一層環氧樹脂漿液,然后粘貼一層玻璃絲布,粘貼寬度100mm,再于其上刷一層環氧樹脂漿液,粘貼第二層玻璃絲布,粘貼寬度120mm,最后再于其上刷一層環氧樹脂漿液。

4.3 灌漿法

常用的灌漿材料常用的有水溶性聚氨酯、環氧樹脂、甲凝等。以環氧樹脂漿液為例,其施工要點是:

1)清除裂縫表面的浮渣、灰塵,然后用壓縮空氣將裂縫中的碎屑粉清除干凈,然后再用毛刷蘸酒精或丙酮沿裂縫兩側20~30mm處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

2)埋設灌漿嘴:灌漿嘴采用鉆孔方法埋設。埋設間距為:當裂縫寬度大于1mm時,為350~500mm;當裂縫寬度小于1mm時,為500~1000mm。在一條裂縫上必須有進漿嘴、排氣嘴、出漿嘴。

3)用環氧樹脂膠泥將嘴與嘴之間的裂縫進行封堵,若是貫穿裂縫,在另一面還要用環氧樹脂膠泥封堵縫隙。

4)裂縫封閉后,進行壓氣試驗,檢查密閉效果。

5)灌漿時,自下而上灌漿,當下一個排氣嘴出漿時立即關閉轉芯閥,把排氣嘴出漿處作為下一個進漿嘴,如此循環進行。

6)當吸漿率小于0.1l/min時,在繼續壓注1min后停止灌漿,關閉進漿嘴上的轉芯閥門。

7)待縫內漿液達到初凝而不外流時,拆下灌漿嘴,用環氧樹脂膠泥將灌漿嘴處封閉。

4、 預防地下室混凝土墻裂縫的幾點建議

4.1 設計方面

(1) 沒有充分依據時,不得任意突破設計規范關于伸縮縫最大間距的規定。應注意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l0-89)第6.1.1條的要求:位于氣候干燥地區、夏季炎熱且暴雨頻繁地區的結構或經常處于高溫作用下的結構,可按照使用經驗適當減小伸縮縫間距。

(2) 設置后澆帶,以減小混凝土收縮應力。

(3) 加強水平鋼筋的配置。應注意三個問題:第一,水平鋼筋保護層應盡可能小些;第二,防裂鋼筋的間距不宜太大,可采用小直徑鋼筋小間距的配筋方式;第三,考慮溫度收縮應力的變化加強配筋。

4.2 材料方面

(1) 水泥:宜用低水化熱、鋁酸三鈣含量較低、細度不過細,礦渣含量不過多的水泥。

(2) 砂、石:宜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石子宜用粒徑較大的連續級配、級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的碎石或卵石。

(3) 摻減水劑,以減少混凝土用水量。

(4) 摻人微膨脹劑,配制成補償收縮混凝土,國內常用摻10%-15%UEA或l0%左右的AEA。

(5) 摻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熱溫升。

4.3 施工方面

(1) 模板選用:對外露面積較大的混凝土墻體、氣溫變化劇烈的季節以及冬季不宜使用鋼模板。選用木模時,應充分濕潤,以利保濕和散熱。

(2) 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盡量降低不均勻性。除控制混凝土制備和運輸中的質量外,還要注意混凝土澆筑時防止離析,振搗密實以免墻內出現薄弱面而產生裂縫。

(3) 根據測溫記錄和氣象預報確定拆模時間,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不超過25℃,溫度陡降不超過10℃拆模后應注意覆蓋和及時養護。

(4) 澆水養護。應保持混凝土表面持續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施工規范的規定。

5、 結語

地下室外墻裂縫的原因錯綜復雜,但是只要從設計、施工、材料等多方面進行控制,就可以減少地下室墻體裂縫問題。但目前地下室結構的墻體裂縫問題仍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一個課題,如何從根本上杜絕外墻裂縫的產生,有待于今后工程實踐中繼續探討和總結。

參考文獻: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

猜你喜歡
環氧樹脂漿液間距
平靜地接受結束
調整圖標間距讓桌面布局更個性
調整圖標間距讓桌面布局更個性
600MW機組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漿液中毒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新型綠色硼-氮有機阻燃劑的制備及性能測試
600MW機組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漿液中毒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從供給側改革角度看我國環氧樹脂市場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環氧樹脂改性雙馬來酰亞胺樹脂動力學研究
算距離
平海電廠吸收塔漿液品質惡化運行總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