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磚混結構墻體裂縫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5-10-21 17:10余東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墻體裂縫防治措施

余東

內容提要:磚混結構房屋具有較好的隔熱、隔聲性能,仍被廣泛采用。因結構自重大,砂漿和磚的黏結力差,抗拉、抗彎和抗剪強度相對較低,砌體易于開裂。本文對防裂提出具體處理措施。

關鍵詞:磚混結構 墻體裂縫 防治措施

現在的一般民用建筑項目中,磚混結構房屋因其造價相對較低,且具有較好的隔熱、隔聲性能,仍被廣泛采用。但其砌體強度較小,結構自重大,砂漿和磚石之間的黏結力較差,抗拉、抗彎和抗剪強度相對較低,砌體易于開裂。砌體裂縫不僅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而且較普遍,輕微者影響建筑物美觀,造成滲漏水,嚴重者降低建筑結構的承載力、剛度、穩定和整體性、耐久性,甚至還會導致整體倒塌的重大質量事故。因此分析產生裂縫的原因并做好預防措施,是工程技術人員的一項重要任務。磚混結構墻體裂縫形式主要有地基不均勻沉降裂縫、溫度裂縫及結構裂縫 3 個類型。

1 地基不均勻沉降產生的裂縫

1) 表觀現象: 不均勻沉降一般產生在房屋底層,嚴重的可能發展在兩層以上,并伴有地面開裂和房屋傾斜。墻體產生下寬上窄的豎縫。在端部、門窗洞口對角產生斜縫、八字縫及水平包角縫。裂縫一旦出現,隨著地基不均勻沉降的發展,裂縫逐漸加寬、延長。

2) 裂縫產生的原因: 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建筑物橫向不規則變形,當建筑物的主體剛度較差,基礎不足以調整因沉降差而產生應力時,便會使磚砌體的薄弱部位產生不同程度的拉應力和剪應力,當砌體的抗拉、抗剪強度不足以抵抗變形應力時,墻體便會產生裂逢,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發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縫及豎縫。當長條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過大,則在房屋兩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縫,且首先在窗對角突破。反之,當兩端沉降過大,則形成兩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縫,也首先在窗對角突破,還可在底層中部窗臺處突破形成由上至下豎縫。當某一端下沉過大時,則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縫。當縱橫墻交點處沉降過大,則在窗臺下角形成上寬下窄的豎縫,有時還有沿窗臺下角的水平縫。當外縱墻呈凹凸形時,由于一側的不均勻沉降,還可導致在此處產生水平推力而組成力偶,從而導致此交接處的豎縫。引起基礎不均勻沉降的原因主要有: ①地基土質軟弱不均,建筑地基局部土質不均,土質軟硬差異較大,受荷載作用后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②設計人員對多層磚混結構住宅一般不做地基變形、沉降計算,工程勘察報告質量不高、深度不夠、地基處理不當、基礎設計選型不盡合理引起地基不均勻沉降。③因片面追求建筑外裝立面造型,或平面設計比較復雜,轉折部分過多,沉降縫設置不當,荷載差異較大,導致房屋整體剛度注意不夠。

3) 一般防治措施:

(1)建筑工程應先勘察后設計。在進行建筑設計前,就對工程地質進行詳細勘察,查明地基土質情況、分布范圍、承載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質條件,然后按照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先進、方便施工等要求,進行全面分析,權衡利弊,確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結構類型,以便使上部結構與地基相互影響,共同工作。對軟弱地基和不均勻地基尤其如此。

(2)認真分析地質資料并做好地基處理。①對勘察單位提供的地質報告要認真分析,謹慎對待,用最科學的辦法提供地基處理方案。②認真做好地基的驗槽工作,核對基槽尺寸是否與設計尺寸相符,實際的地質構造是否與地質報告提供的地質構造相符,有無古墓、洞穴等。③設計中一定要做好地基的沉降量預估,在施工圖中標注沉降觀測點,注明沉降觀測的要求。④在濕陷性黃土地區,一定按規范要求設計處理地基,并做好檢漏防水的措施,防止由于漏水造成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而引起墻體裂縫。

(3)合理布置建筑體型,建筑平面形狀應力求簡單,縱墻拉通,避免轉折多變,凹凸復雜。建筑門面應盡量避免高低參差,荷載差異大,或開設過大的門窗洞口,削弱墻體。使房屋建筑質量重心與剛度中心基本一致,提高房屋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

2 溫差裂縫

1) 表觀現象: 溫差裂縫一般在房屋頂層端部 1~2個開間縱橫墻上產生,在頂層梁底下端部開間四周墻上形成一圈水平縫。而在門窗洞口對角產生斜縫、八字縫。裂縫上寬下窄。溫差裂縫的顯著特征是裂縫寬度隨溫度升降變化面張合。

2) 溫差裂縫防治措施: 因收縮和溫度變形產生的裂縫,對建筑物的整體性、耐久性和外形美觀有很大影響。設計時應妥善布置墻體,盡可能避免產生這種縫。其主要措施如下;

(1) 設置溫度伸縮縫 伸縮縫是將過長的建筑物用縫分成幾個長度較小的獨立單元,使每個單元砌體因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的拉應力小于砌體的抗拉強度,從而防止和減少墻體裂縫。伸縮縫應設置在因溫度和收縮變形引起應力集中、砌體產生裂縫可能性最大的地方。(2)合理設計后澆帶,將現澆混凝土樓蓋分段施工,使混凝土的早期收縮先行完成,然后再澆筑分段間的混凝土,使之成為整體。(3)適當加大屋面層圈梁和房屋四角構造柱的配筋和提高頂層砌體的砂強度。(4)外露的混凝土挑檐、通長陽臺等構件,應按一定距離設置伸縮縫。

3 結構性裂縫

1) 表觀現象: 結構性裂縫一般產生在荷載較大的底層截面尺寸較小的窗間墻、磚柱等處,以及大梁、屋架支座等集中荷載作用的部位。因荷載過大或砌體承載能力低,局部承壓不足,砌體受壓破壞而產生豎向粉碎性裂縫??p口呈上寬下窄上段有不規則破碎裂縫。

2) 結構性裂縫產生的一般性原因: (1)結構設計差錯 由于結構荷載計算遺漏、設計差錯、構造不合理而減小構件截面面積,削弱了砌體承載能力;(2) 砌體內因埋設各種穿過墻體,破壞了砌體整體性,減少了砌體截面面積,削弱了砌體不符合要求,磚柱采用包心砌法,砌體存在"通縫"等缺陷,降低了砌體承載能力; (3)砌體施工質量低劣 由于砌筑用磚及砂漿強度等級低,砌筑砂漿不飽滿,組砌砂漿不飽滿,組砌不符合要求,磚筑用磚及砂漿強度砌法,砌體存在"通縫"等缺陷,降低了砌體承載能力;(4)使用不當 由于改變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載和增加振動力,使墻體受到破壞。

3) 裂縫防治措施: (1)正確進行結構計算和設計 當荷載較大而構件截面尺寸受到限制時,應提高磚和砂漿強度等級,或采用配筋砌體提高砌體強度;在大梁、屋架支座處設計鋼筋混凝土墊塊;(2)卸載 對由于荷載過大砌體強度低,已經產生裂縫的墻體,可采取減輕上部結構自重與使用荷載,或在其頂部砌體內增設鋼筋混凝土梁,承擔上部傳來的荷載。在原有大梁下設置磚墻,磚柱、分擔部分上部荷載,保護已經開裂的砌體;(3)結構加固補強 對由于荷載較大、砌體截面尺寸、承載能力不足并已產生裂縫的墻體,可采用加大截面尺寸,如將門窗的洞口全部或部分用磚堵砌,增設附壁柱以提高其承載能力。

綜上淺要分析介紹可知,砌體裂縫不僅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而且較普遍,輕微者影響建筑物美觀,造成滲漏水,嚴重者降低建筑結構的承載力、剛度、穩定和整體性、耐久性,甚至還會導致整體倒塌的重大質量事故。因此分析產生裂縫的原因并做好預防措施,是一項重要任務。磚混結構墻體裂縫形式主要是地基不均勻沉降裂縫、溫度裂縫及結構裂縫 3 個方面,引發磚混結構墻體裂縫的原因可能是其中某單一因素,也可能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當裂縫出現后,要通過認真分析,作出正確判斷,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縫發展,確保結構安全,延長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8。

作者簡介:余 東1982.12生,2005.7畢業于四川建筑技術學院,助理工程師,現從事建設工程監理工作。

猜你喜歡
墻體裂縫防治措施
工民建筑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策略探討
淺談工民建施工中墻體裂縫防治措施
淺析建筑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防治措施
水產養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