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中泥漿池設計思路及管理措施研究

2015-10-21 17:10唐方正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施工管理

唐方正

摘要:本文先介紹了建筑工程中泥漿池的工程概況,包括施工場地布置和周圍環境,然后通過結合對現有建筑工程中泥漿池設計的思路進行比較選擇,提出了泥漿池設計的思路,并進一步探討泥漿的再生處理及施工管理設計,最后通過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說明了泥漿池工序施工的工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施工場地;泥漿池;再生處理;施工管理

一、施工場地布置

結合場地和周邊環境的實際情況,為保證施工的文明和效率,對施工隊伍和機械進入場地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出合理的安排:場地的生活和辦公用房區域與施工區有嚴格的界限,保證生活和施工互不影響,場地內的交通道路作合理的規劃,確保施工機械的暢通以及工作人員的安全;施工必須建設布局與施工的合理性,保證施工的便捷;根據現場施工進展情況,督促、檢查總平面布置執行情況和因工序變化而對總平面進行的調整工作,合理解決平面和空間的安排,確保工程順序、均衡地施工。由于占道施工,故場地周邊的圍擋設施要有明顯顏色警戒。

二、泥漿池設計思路

為了發揮泥漿的功能,最好在泥漿充分膨潤之后再使用。在一般情況下,使用泥漿沉淀池使挖槽過程中混入泥漿里的土渣沉淀,同時該池又作為新鮮泥漿的儲漿池使用,但這種方法在泥漿循環速度快的情況下,泥漿會得不到充分的水花膨潤時間??紤]到漏漿等事故時會緊急需要大量的泥漿,所以最好設置新鮮泥漿的專用儲漿池。根據膨潤土的膨潤特性,泥漿應在儲漿池內至少儲存12h,最好24h。一般泥漿儲漿池采用鋼制儲漿罐,若在地下挖坑作為儲漿池使用,必須防止地面水流入池內。

泥漿循環采用3LM型泥漿泵輸送,4PL型泥漿泵回收,由泥漿泵和軟管組成泥漿循環管路。在地下墻施工過程中,因為泥漿要與地下水、泥土、沙石、混凝土接觸,其中難免會混入細微的泥沙顆粒、水泥成分與有害離子,必然會使泥漿受到污染而變質。因此,泥漿使用一個循環之后,要對泥漿進行分離凈化,盡可能提高泥漿的重復使用率。

槽內回收泥漿的分離凈化過程是:先經過土渣分離篩,把粒徑大于10mm的泥土顆粒分出來,防止其堵塞旋流除碴器下泄口,然后依次經過沉淀池、旋流除碴器、雙層振動篩多級分離凈化,使泥漿的比重與含砂量減小,如經第一循環分離后的泥漿比重仍大于1.15,含砂量仍大于4%,則用旋流除碴器和雙層振動篩作第二、第三循規蹈矩環分離,直至泥漿比重小于1.15,含砂量小于4%為止。

三、泥漿的再生處理及施工管理設計

(一)泥漿的再生處理

循環泥漿經過分離凈化之后,雖然清除了許多混入其間的土渣,但并未恢復其原有的護壁性能,因為泥漿在使用過程中,要與地基土、地下水接觸,并在槽壁表面形成泥皮,這就會消耗泥漿中的膨潤土、純堿和CMC等成分,并受混凝土中水泥成分與有害離子的污染而削弱了的護壁性能,因此,循環泥漿經過分離凈化之后,還需調整其性能指標,恢復其原有的護壁性能,這就是泥漿的再生處理。

1、凈化泥漿性能指標測試,通過對凈化泥漿的失水量、濾皮厚度、PH值和粘度等性能指標的測試,了解凈化泥漿中主要成分膨潤土、純堿與CMC等消耗的程度。

2、補充泥漿成分,補充泥漿成分的方法是向凈化泥漿中補充膨潤土、純堿和CMC等成分,使凈化泥漿基本上恢復原有的護壁性能。向凈化泥漿中補充膨潤土、純堿和CMC等成分,可以采用重新投料攪拌的方法,如大量的凈化泥漿都要作再生處理,為了跟上施工進度,可采用先配制濃縮新鮮泥漿,再把濃縮新鮮泥漿摻加到凈化泥漿中去用泥漿泵沖拌的做法來調整凈化泥漿的性能指標,使其基本上恢復原有的護壁性能。

3、再生泥漿使用,盡管再生泥漿基本上恢復了原有的護壁性能,但總不如新鮮泥漿的性能優越,因此,再生泥漿不宜單獨使用,應同新鮮泥漿摻合在一起使用。

4、劣化泥漿處理,劣化泥漿是指澆灌墻體混凝土時同混凝土接觸受水泥污染而變質劣化的泥漿和經過多次重復使用,粘度和比重已經超標卻又難以分離凈化使其降低粘度和比重的超標泥漿。在通常情況下,劣化泥漿先用泥漿箱暫時收存,再用罐車裝運外棄。在不能用罐車裝運外棄的特殊情況下,則采用泥漿脫水或泥漿固化的方法處理劣化泥漿。

(二) 泥漿施工管理設計

各類泥漿性能指標均應符合國家規范、地方規范和"施組"的規定,并需經采樣試驗,達到合格標準的方可投入使用。成槽作業過程中,槽內泥漿液面應保持在不致外溢的最高液位,暫停施工時,漿面不應低于導墻頂面30厘米。

為了加強本工程建設中的質量管理,明確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的責任,保證工程按計劃優質快速、順利建成,特制定本質量保證措施。施工單位在本工程建設中將遵照本質量保證措施,開展工程質量管理活動,承擔質量責任在本工程施工中抓好每道施工工序的質量,以工作質量來保證工程質量,用科學的管理、嚴格的制度來創造優質工程,把因人的因素對工程所造成的隱患降低到最低。

四、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管理措施

(一)文明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把文明施工列為主要內容之一,以"方便人民生活,有利生產發展,維護市容整潔和環境衛生"為宗旨。做到施工現場人行道暢通;施工工地沿線單位和居民出入口暢;施工中無管線事故;施工現場排水暢通無積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無坑塘;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必須嚴格分隔,施工現場必須掛牌施工,管理人員必須佩卡上崗,工地現場施工材料必須堆放整齊,工地生活設施必須文明,開展以創建文明工地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具體措施如下:

施工區域或危險區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定期組織專人檢查。工地主要出入口設置交通指令標志和示警燈,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安全;施工現場設置以明溝、集水池為主的臨時排水系統,施工污水經明溝引流、集水池沉淀濾清后,間接排入下水道;同時落實"防臺"、"防汛"和"雨季防澇"措施,配備"三防" 器材和值班人員,做好"三防"工作。工程材料、制品構件分門別類、有條理地堆放整齊;機具設備定機定人保養,保持運行整潔,機容正常。施工過程中對可能發生意外情況的地下管線,事先制訂應急措施,配備好搶修器材,以便在管線出現險兆時及時搶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環境保護

在建設施工的全過程中,根據客觀存在的粉塵、污水、噪聲和固體廢物等環境因素,實施全過程污染預防控制,盡可能地減少或防止不利的環境影響。

預防為主,加強宣傳,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改進工藝,節約資源,為企業爭取最佳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頒布的環境管理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加強土方施工管理,挖出的濕土先卸在場內暫堆,瀝干后再駁運外棄,如濕土直接外運,則使用經專門改裝的帶密封車斗的自卸卡車裝運濕土,防止濕土如泥漿沿途滴漏污染馬路。加強泥漿施工管理,防止泥漿污染場地;廢漿采用罐車裝運外棄,嚴禁排入下水道或附近場地。設立專職的"環境保潔崗",負責檢查、清除出場車輛上的污泥,清掃受污染的馬路,做好工地內外的環境保潔工作;施工單位必須確保施工期間,其發生的噪音不超過周圍環境噪音的規定值。施工廢水不允許未經任何處理而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道。

參考文獻

[1] 劉曉峰. 設計管理中的蝴蝶效應控制[J]. 建筑設計管理. 2012(05)

[2] 馮昆榮. PDCA循環在實際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中的應用[J]. 建設監理. 2012(02)

[3] 余宏亮. 國內外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制度比較研究[J]. 建筑經濟. 2011(09)

猜你喜歡
施工管理
試析深基坑支護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線路建設管理
淺談公路養護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