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下游冰凌河段治理措施探討

2015-10-21 17:10朱亞姬焦營營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浮橋冰凌河道

朱亞姬 焦營營

【摘 要】凌災是黃河下游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本文介紹了黃河下游凌汛災害產生的原因,概述了黃河防凌形勢,并提出了防凌措施。認為應對凌災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是堅持以防為主,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關鍵詞】黃河凌汛;防御措施

1黃河防凌概況

1.1 凌汛災害

凌汛是黃河四汛(桃汛、伏汛、秋汛、凌汛)之一,是黃河下游嚴重的自然災害,歷史上曾以決口頻繁,難以防治而聞名;1968年冰量最多達1.42億立方米;1969年黃河下游封凍最上界到鄭州花園口長703公里。在發生嚴重凌情的年份,造成局部河段水位壅高,灘區漫灘,堤防出現坍塌、管涌、滲水等嚴重險情,造成較大損失。

1.2凌汛成因

黃河下游凌汛是由河道的特定地理位置決定的,屬于不穩定封凍河道,冰凌成災取決于氣溫熱力條件、水流動力條件、河道邊界條件及風力風向等多種因素。

從河道氣溫熱力條件看,冬季氣溫上暖下寒,溫差較大,上段河道封凍晚、開河早、冰層薄、封凍時間短;下段河道封凍早、開河晚、冰層厚、封凍時間長。在上段冰層解凍開河、冰水齊下時,下段冰層仍較堅固,容易導致冰凌阻塞,嚴重時形成冰壩,造成河道水位迅速上漲,形成嚴重凌洪。

從水流動力條件看,黃河下游封凍期流量較小,封凍冰蓋較低,冰下過流能力小,開河期冰下蓄水量自上而下沿程釋放,流量逐漸增大,容易形成水鼓冰開的"武開河"。

2黃河防凌形勢

人民治黃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沿黃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黃河防凌工作,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初步建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防洪工程體系,加強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設,徹底改變了黃河下游歷史上凌汛期"五年兩決口"的嚴峻局面。

但是,黃河凌汛影響因素多,突發性強,難預測,難搶護,搶險難度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凌汛出險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將越來越大。加上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方面都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濟南市黃河凌汛威脅依然嚴重。

2.1熱力條件

黃河下游從八十年代初以來已連續發生二十多年的暖冬天氣,近幾年異常天氣、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冬季氣溫可能由暖轉冷。

2.2水流條件

雖然小浪底水庫能有效控制下泄流量,但近年來,黃河下游冬季引黃流量明顯加大,且受天氣影響引黃流量變幅較大,易引起河道流量聚變。凌汛期既要確保防凌安全,又要保證沿黃工農業用水,黃河下游防凌調度難度明顯增大。特別是黃河下游河段引黃閘口較多,且引水量較大,如遇強冷空氣侵襲,引黃渠道極易發生卡冰,甚至發生渠道決口,一旦停止引水,將導致河段河道流量陡增,有可能引發"武開河",甚至出現局部漫灘,發生局部凌災。當出現突發凌情時,即使小浪底水庫立即關閘斷流,僅數百公里河槽內數億立方米的蓄水,也可能導致凌情進一步加劇。

2.3河道邊界條件

河道狹窄彎曲,易卡冰壅水邊界條件并未改變,并且河道內浮橋的增加,增大了防凌的難度。雖然經過多次調水調沙,下游河道得到有效沖刷,但槽高、灘低、堤根洼、堤外更低的"二級懸河"不利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凌汛期河道水位表現較高,變化快,易卡冰壅水,漫灘機遇仍然很大,小凌水也可釀成大災害。一旦凌水漫灘,不僅灘區群眾損失巨大,也將危及堤防安全。

3黃河凌汛防御措施

3.1 明確防凌責任

黃河防凌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由行政首長負總責。市防指在黃河防總、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全市的黃河防凌工作。市防指黃河防辦負責全市黃河防凌的日常工作。當發生重大險情、分滯凌洪或實施冰凌爆破時,市防指視情派工作組赴現場指導。

3.2 加強黃河防凌隊伍建設

黃河防凌隊伍由黃河專業隊伍、群眾隊伍、解放軍和武警支援黃河防凌部隊三部分組成。

(1)黃河專業隊伍。黃河職工是防凌的技術骨干力量,擔負著水情與工情測報、通信聯絡、冰凌觀測、冰凌爆破、工程防守與搶險和群眾隊伍防凌搶險技術指導等任務。每個縣(市)區黃河河務部門各組建1支黃河專業搶險隊兼爆破隊,做好隨時搶險的準備。

(2)群眾防凌隊伍。群眾防凌隊伍是黃河防凌的主力軍,每年組織防凌隊伍4萬余人,由一線群眾防汛隊伍組成,主要負責堤線防守、防洪工程查險、搶險、料物運輸及灘區群眾遷移安置。根據承擔任務的不同,分為基干班、搶險隊、護閘隊等。

3.3加強凌情觀測和預報

凌情觀測是防凌的依據。在冬季防凌季節要加強領導組織,各水文、水位站和各冰凌觀測組進行測報,發現冰凌堆積或有封河跡象,及時逐級上報。封凍發展期要重點掌握封凍地點、段數、長度、冰厚及冰水漫灘的地點、時間、范圍、堤根水深、受災人口等情況,并按時上報。各級黃河防辦要及時掌握天氣、水情、凌情發展變化,做好凌情觀測分析工作,并按上級要求適時進行冰凌普查。當出現"武開河"時,組織機動觀測組跟蹤開河水頭,詳細掌握開河情況,及時匯報,據情提出處置措施,防止卡冰壅水。

3.4認真做好清障及浮橋防凌工作

清除行洪障礙,按水利部《黃河下游浮橋建設管理辦法》和黃河防總《黃河中下游浮橋度汛管理辦法》的規定,黃河河務局部門成立由水政、各浮橋管理單位負責人參加的浮橋防凌領導小組,及時拆除浮橋,確保行凌暢通。

4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4.1組織保障

沿黃各級防指加強領導,明確落實市防指各成員單位的防汛職責。沿黃各級防指凌汛期要根據有關規定,安排好人員值班,按防凌要求檢查落實各項準備工作。各級黃河防辦要當好行政首長的參謀和助手,掌握凌情動態,并及時向行政首長報告,提出切實可行的指揮調度方案,供領導決策。

4.2物資保障

防凌物資按照國家、集體和群眾三結合的原則,備足備齊。國家常備防凌料物和專用工器具,由黃河河務部門儲備和調運。常備料物不足的,由各級防指負責籌集和運送。機關、團體和群眾備料按照"備而不集,用后付款"的原則,在凌汛前落實地點、數量和運輸措施,由各級防指緊急調用。在緊急情況下,可就地征用單位或群眾一切可適用于搶險的物資用于搶險。

4.3交通保障

防凌交通運輸車輛,正常情況下由各單位自行解決,在防凌緊急期,為了滿足防凌搶險需要,各級防指在其管轄范圍內有權調用車、船等交通工具,用于運輸防凌搶險人員、物資以及群眾的遷安救護等。交通、公安部門要保證道路暢通,維持運輸秩序,保證防凌搶險和物資運輸的車輛優先通行。

4.4通信保障

凌汛期信息部門要堅持一般服從緊急,局部服從全局,下級服從上級,一切服從防凌的原則。黃河通信實行黃河專網和公網相結合的方式,確保防凌指揮調度、汛情傳遞以及上防部隊與防汛指揮部門的通信暢通。參加防凌搶險單位內部的通信自行解決,在汛情緊急情況下,各級防指可責成信息部門臨時組織通信網絡,必要時調用其它行業的信息系統為防凌搶險服務。

總之,凌汛期凌洪變化迅速復雜,險情突然,預測難度大,預想不到的情況隨時都會發生。因此,在實際防凌工作中,廣大沿黃干部群眾一定要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確保黃河防凌安全,確保灘區群眾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黃河水利委員會編《防汛搶險技術》.黃河水利出版社,2000

[2]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黃河河務局.《山東黃河大事記》.黃河水利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朱亞姬,女,碩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工作。

猜你喜歡
浮橋冰凌河道
彎道之妙
撮糧之術(下)
冰凌花
落日浮橋
河道里的垃圾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與對策分析
開路先鋒舟橋部隊
冰凌
冰凌
新年“希望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