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水土保持與水利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2015-10-21 17:10羅賢球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植被水土保持水利

羅賢球

摘 要:文章分析了水土流失對水利建設危害,提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續發展

1 水土流失對水利建設不利影響分析

1.1自然"呼吸"消化能力下降

霧霾氣候泛濫經濟的發展,讓城市工業廢氣排放和汽車尾氣排放急速增長,且各種人為的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水土流失,讓自然環境的"呼吸"能力已經不足以消化掉這些有毒氣體和顆粒對于空氣環境的影響。致使霧疆災害氣候的影響逐年擴大。

1.2增加了地表徑流,加劇洪水泛濫

山區是水土流失的嚴重地區,水土流失的特點就是使枯水季節水量反而減少,洪水季節的水量反而越大,這樣在發生暴雨時,地面沒有植被阻擋,地面坡度又大這樣對洪水的攔截能力就較差,就會使降雨的強度遠遠大于滲入土壤的速度,雨水不能及時滲入到土壤中,就會出現山洪暴發,兇猛的洪水在向下流的過程中還夾雜著泥沙,這樣就會對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威脅,甚至會造成傷亡,后果將不堪設想。

1.3 使枯水季節水量減少

水土流失使土壤隨水而去,就沒有足夠的貯水空間,而土壤中的空隙是涵養水源的關鍵,這樣土壤的蓄水量就會減少,就會在洪水的季節有更多的水而水少的季節就會水量不足的現象。

1.4河庫淤積,降低水利工程效益

由于地表缺乏植被的阻擋,大量泥沙在水力的侵蝕下就會流向河庫,就會導致河庫的淤積進而減少了河庫的容積,也就削弱了水庫的防洪能力,使水庫的使用壽命也減少了,嚴重時還會造成漫壩等災害,另一方面泥沙會造成江河的河床增高,就會影響河流的行洪能力,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效益。

1.5滑坡、泥石流嚴重

植被的破壞、徑流的改變會使土壤以及地質結構受到嚴重影響,一旦遇到暴雨就會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這些災害的發生不僅會對房屋、道路等設施造成損害,嚴重的還會影響農田水庫等水利設施的正常運作,致使河流斷流。

綜上所述,水土流失具有很大的危害,會直接造成山體土壤、植被等遭受到破壞,還會導致湖泊、河流中的淤泥增加,降低水庫等水利工程蓄水和泄洪能力。通過加強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山體植被、表層土壤等,減少泥石流等災害的發生。通過水土保持能夠有效地攔截徑流中流入到湖泊、河流中的泥沙等,這樣就會有效地提高水庫等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和泄洪能力,從而延長水利工程使用壽命,實現水利的可持續發展。

2 水利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水利包含著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等許多內容。水利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前我國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第一,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低,分布不均勻,利用粗放。目前全國的總供水量,尚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我國的水資源利用大多是粗放型,不注重節水,浪費嚴重。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對水的需求將進一步提高,供需矛盾將更為突出。

第二,洪澇、干旱災害頻繁。我國洪澇災害十分頻繁,加之水利工程及城市、鄉村的防洪標準普遍偏低,災害損失十分嚴重。干旱災害也經常發生,今后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一次災害的直接損失將不斷加大。

第三,我國現有水利工程有相當一部分工程質量不高,設計標準偏低;一些水利工程設施老化失修嚴重,大中型灌區工程配套不齊,致使工程效益衰減,有的工程甚至報廢。

3 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分析

3.1水土保持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古至今,國內國外十分重視水土保持,近年來,洪澇不斷,旱災無常,這些與水土流失嚴重息息相關,加強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工程。它不僅有利于當代社會, 而且造福后世子孫。它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 而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3.2水土保持能削峰調流, 減輕河道破壞

水土保持可以維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滲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水凼、水庫等)還可以攔蓄徑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減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節可以補充徑流,減少徑流的年際變化。

3.3水土保持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措施

水土保持可以減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持設施(如水平梯田、小山塘、排灌溝渠等)還可以攔泥拽沙,增加塘庫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減少水庫、湖泊、河道等的淤積,延長水庫的使用壽命。

3.4土保持是防洪保安的重要保障

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淤積、河床抬高, 直接導致"小流量、高水位、多險情"現象的發生, 加劇了防洪壓力。水土保持可以減少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發生,從而也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對水利工程損壞率

3.5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環境質量

水土保持通過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相結合,可以重建植被生態系統,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通過其特有的防護作用, 在蓄水、保土、保肥的同時, 還攔截、過濾和吸收大量有害物質, 從而減少進入水體的面源污染物, 改善水體的質量, 發揮保護水質的作用。

4 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防治水土流失

4.1積極做好退耕還林還草工作

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植被的缺失,根據國家水土保持的相關規定,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擴大植被種植面積,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實現水土資源的高效利用,爭取實現從源頭上解決水土流失。

4.2修復生態環境

通過轉變牧業生產等方式,減少人對大自然的過分索取,逐漸實現生態的自我恢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把水土流失的程度進一步減輕。

4.3 運用科技提高水土保持率

國家要加大在水土流失預防、水土保持規劃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建立水土保持體系,加強與國外的合作與交流,引進適合本地區水土保持的技術,在技術方面提高對水土保持的治理水平。

4.4加大監管力度

水土流失不是一個靜態過程,所以加強水土保持是一個長遠的任務和目標,為了防止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對那些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加大對植被的保護,對當地居民亂砍亂伐、毀林開荒的行為加以制止,防止人們對生態環境的再次破壞,對于那些水土流失還不嚴重的地區,要加大保護力度,建設檢測預警體系,加強對水土流失的檢測及時作出相應的保護措施,減小水土流失的范圍。

4.5 加強預防監督

水土保持要以預防為先,大力宣傳水土保持的相關法律,強化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水土的行為,積極組織當地居民共同參與水土保持,加大植被覆蓋率,禁止毀林開荒,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的政策,對水土流失治理有效的地區,加大監督力度,保證其不再發生二次水土流失現象。

結 語

經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很嚴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在我國被認為是首要的環境問題,遏制水土流失,實施水土保持策略是當前解決水土流失的唯一選擇,在一些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水土保持是提高生產力改善環境的有效措施。 水利資源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正確的舉措,水土保持是實施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減少水土流失,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能充分被利用,實現水利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明.淺析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水利天地[J].2014(07)

[2]劉翔飛.水土保持與水利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探究.黑龍江水利科技[J].2015(03)

猜你喜歡
植被水土保持水利
向水而生
追蹤盜獵者
第一節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 教學設計
杭錦旗植被遙感分析
以科技創新提升水利建設水平
水土保持工程質量控制措施解析
試論水土保持方案落實階段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切實保護水利遺產法律須先行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對生活地區植被的調查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