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車站公共文化藝術設置的思考

2015-10-21 17:10呂清森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車站藝術文化

呂清森

【摘要】簡要介紹了地鐵車站公共文化藝術的設置現狀,并淋漓盡致的闡述了地鐵車站公共文化藝術的應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提出了點、線、面結合的裝飾應用手法,以此增強地鐵車站公共文化藝術的感染力,最后通過對地鐵車站公共文化藝術多種形式表達的做法,使地鐵車站公共文化藝術性滲透更強,更能凸顯公共建筑對文化藝術肩負的使命感。

【關鍵詞】地鐵車站;公共文化藝術設置

Thinking about public cultural and artistic setting of metro station

Qingsen Lv

(Wenzhou Railway and Mass Transit Investment Group Co.,Ltd.,32500,Wenzhou)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ubway station public art and cul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art culture,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he point, line, surface combined with the decor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ublic cultural and artistic appeal,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public cultural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more prominent public buildings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artistic responsibility.

引言:地鐵車站空間的公共文化藝術設置是體現車站空間藝術性氛圍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地鐵車站空間的設計過程中,可根據城市的歷史、文化等人文環境,將地域性的文化特色引入車站空間,并針對車站內飾設計主題對區域文化元素進行挖掘、提煉、處理,使地鐵車站裝修更富有人文精神特質,形成對地域文化的延續,營造更加舒適的場所感、親和感和歷史感,同時也有助于建立一個易于識別的車站環境,幫助人們形成清晰的車站脈絡感和記憶感。

當下國內地鐵車站商業廣告氛圍過于濃厚,這個跟建設者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的結果是有一定的關聯性,導致人群感官聚焦點被大量充斥在空間中的廣告燈箱所吸引,廣告最能代表文化工業的產物,是時代的復制品,不能體現文化藝術氣息,更談不上藝術性。地鐵車站與公共文化藝術的完美結合,就得拋開傳統的眼觀,立足當下,用洞悉的視覺眼光挖掘潛在的文化藝術資源,用創新的手法體現車站公共文化藝術,使車站公共文化藝術走入人心。

1.古今結合,淋漓盡致展現車站公共文化藝術

公共文化藝術是指文化通過藝術手段形成的產物,是不斷反省的再生精神養料,從其理論角度看地鐵車站中的公共文化藝術屬于大眾品位,車站裝修離開文化藝術元素,如同生命失去靈魂。比如溫州歷史悠久,有2200余年的建城歷史,甌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商業文化等源遠流長,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造型藝術、民間美術、民間手工技藝、民間習俗等,有著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可表達性的文化元素多,如何能做到車站文化藝術滲透性強,層次高,淋漓盡致的透漏文化藝術的靈魂氣息,必須根據城市本土的歷史文化、人文環境等文化特色元素進行挖掘、提煉、處理,并有針對性的引入地鐵車站空間。再則可以利用一些互動傳媒新科技手法,充分展示公共文化藝術。

2.點、線、面結合,增強文化藝術的感染力

2.1充分對一線一景與一站一景進行組合

根據地鐵沿線周邊區域的人文、歷史等特色文化進行篩選、提煉及邀請本土有名望的民俗專家、工藝美術師、建筑裝飾專家進行交流評定,總結提煉出線路主題理念,使線路蘊含與之相符合的文化意義,稱呼為一線一景的理念做法,再細化到一站一景,使一站一景在一線一景的大主題框架下對整條線路所總結的文化特色以及線路主題進行細化,分解到沿線各站房中去,重點強調重點站,重點站要更加注重文化符號,使車站主題與線路主題遙相呼應,而不是脫離或者無統一性,即用線概括面,用點豐富線。

2.2充分結合,拓展設置

從空間藝術氛圍營造上看,國內地鐵文化藝術形式仍處在一個"點"狀的表現層面,從視覺效果和社會影響方面分析,所傳遞出的仍是點式的感染力,地鐵車站的功能決定了人流快速流動的屬性,對點式公共文化藝術聚焦力和記憶程度較低。所以要以車站點式文化藝術作品為切入點,以重點站、換乘站為依托,展開整體空間藝術氛圍的拓展,從點式藝術墻延伸至線式立柱、扶梯等構筑物上進行文化藝術的點綴,再延伸面上的吊頂、地面,可以做

一些符號元素和色彩表現,甚至可適當擴展與車站周邊環境進行有機的聯系接駁,讓車站文化藝術與區域環境融為一體,比如北京地鐵國貿站、西安地鐵2號線永寧門站,都是以周邊典型環境藝術創作為主題,有機的與城市空間內容聯系起來,巧妙地傳達周邊環境的功能與信息,使乘客未出站就感受到周邊環境的的氣息,形成一個整體的磁場和氛圍。達到建筑、空間、藝術品三維一體的高強度融合,使地鐵車站藝術感染力更加突出。

3.形式表達專業化,藝術性滲透強

對于公共文化藝術的探討,大多是有關于場所性、公共性、互動性、美學等方面的內容,與地鐵相關的公共藝術研究為數不多,《藝術向地鐵延伸:南京地鐵一號線藝術作品集》一書,為南京地鐵一號線內藝術品的設計作品方案集,是在南京地鐵指揮部把關下,由南京藝術學院集體創作完成,談及創作的宗旨是體現南京城市的人文特點、歷史積淀,很好的囊括了南京古城的文化特征。杭州地鐵武林廣場站呈現的藝術品《春陽》、《夏日》、《秋艷》、《冬暖》,出自中國美院院長許江帶領的團隊設計的《陽光·葵園》。杭州東站《都市青花》由中國著名畫家周剛設計,杭州地鐵1號線甚至連地鐵座椅、書報夾、垃圾桶等公共配套都由中國美院專家設計,這些原本其貌不揚的公共設施,在藝術家的手下變得靈動起來,展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性。其它比如武漢、西安公共文化藝術設置都有藝術名人或者藝術高校專家操刀完成。

縱觀國外地鐵比如日本札幌地鐵新建站能夠成為日本北海道在世界上展示的一個窗口,因為當初建設者們就有這樣的愿景,車站內外設置的公共藝術作品是通過邀請知名藝術家來創作和向全世界與北海道有關的藝術家中公開征集實施的,經過專門成立的審查委員會審核,在1031件應征作品中,共挑選了28件作品作為札幌地鐵新建站的永久公共文化藝術,項目的計劃和實施從2002年開始,從三維的雕塑到二維的壁畫,從休憩到辨識,設置的作品幾乎涵蓋了整個札幌地鐵新建站。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地鐵公共文化藝術形式多樣、材質肌理結合突出,用色大膽,使旅客們大飽眼福,總歸好的車站公共藝術作品不外乎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4.地鐵公共文化藝術應多形式、多材質、多工藝表達

公共文化藝術體現形式包括浮雕、雕塑、壁畫、噴彩、吊掛裝置、印刷、鑄造、貼面、以及擺設等,固定的公共藝術作品之外,還可以做一些可更換非永久性設置的作品,比如預留燈箱增加繪畫、書法、攝影等文化藝術元素來置換傳統的商業廣告燈箱,提高人們的視覺感官,減少商業廣告對乘客視覺的污染。材質方面杜絕有害材料的應用及稀有材料的應用,任何造型藝術都是通過某種材質來實現或表達其造型,設計師通過材料表達情緒、寄情抒懷,傳達人類社會的文化、藝術和精神,運用美學原理、通過質感對比、材料對比、對稱、結構對比等造型語言,充分顯示不同材料的質感美、色澤美、和造型美,使公共文化藝術作品更具有時代氣息。常用的材料為金屬、石材、木材、陶瓷、新型材質有樹脂復合材料、纖維材料等。工藝方面:分制作工藝和裝飾工藝。制作工藝包含鑄造、鍛造、焊接、切割、雕塑、塑型等七大成型工藝類型,裝飾工藝主要有鑲嵌、雕金、組裝、鍍金、黏貼五大類。多形式、多材質、多工藝完美結合使地鐵車站文化藝術更豐富、更走入人心。

5.結語

地鐵車站公共文化藝術是近年來逐漸談得比較多的一個話題,它將藝術從室內、從架上、從貴族化的趣味中解放出來,文化藝術在真正與大眾、與社會的交流和反饋的過程中,尋找到了它新的立足點。地鐵公共文化藝術,用最少的話語表達出最豐富的語境,以其理解、尊重、平等交流的姿態,樸素、隱喻、啟迪、趣味性的方式賦予公眾最真切的人文、藝術感受,"使文化藝術成為每個人的權利,真正做到地鐵車站文化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周麗霞.論地鐵空間設計的人文關懷.裝飾,2007.(03)

[2]楊艷紅.淺析城市地下空間建筑[J].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2003.(03)

[3]苑航.場館建設:中國實力催生藝術奇葩[J].中國質量萬里行,2008(08)

[4]張瑪璐,楊寧:快速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舊街區空間生產演進機制探討.建筑學報2015(10)

[5]陸徐徐:哥特式建筑概述.中國建筑裝飾2015

[6]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2009

猜你喜歡
車站藝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車站一角
誰遠誰近?
紙的藝術
時空守護者之車站遇險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地鐵車站
咖喱島(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