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地基基礎檢驗

2015-10-21 17:10駱龍王騄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沉積巖土基坑

駱龍 王騄

摘要: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作為我國巖土工程施工的主要部分之一,在我國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有許多較為基礎的工作,例如:整理、施工勘察、資料的收集等等,但是,對于不同的地基基礎,其地質條件也是不盡相同的,同時,相關的檢驗要求與處理方式也是各種各樣的,通過對地基基礎檢驗的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歸納與分類,并針對不同的地質基礎應采取適合的檢驗處理措施,并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在進行地基基礎勘察的過程中,應當以地基的實際情況為主要勘察依據,并選擇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法,只有這樣巖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在我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礎中起到了不容小覷的重要作用,其對我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起到了十分嚴重的影響。針對我國現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應按照相關規定實施勘察工作,從而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地基基礎;基礎檢驗;地質條件;資料收集;檢驗要求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由于我國建筑工程中巖土工程的勘察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例如,勘探工作做的不夠到位,使得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質量問題,所以將勘察工作應用到地基基礎工作中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有效的保障施工質量。由于施工地點不同,因此土質條件也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勘察過程應當根據現場的土質條件,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法。

1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對不同土質條件的不同基本要求

我國對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有著十分明確的規定與要求,對于樁基工程與天然地基的基坑的地基處理都需要進行相關檢驗工作。對于工程的勘察工作人員來講,如果出現了檢驗結果與勘察報告不符的現象發生,那么就需要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

第一,天然基坑的基坑勘察工作。針對天然形成的地基基坑,最為常見的勘察方式通常會選擇相對較為便捷、容易操作的。由于地質因素或者是其它原因對勘測結果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針對不同的土質條件所采用的處理方式方式不盡相同,至于具體的勘測方式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對勘察的出來的結果需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研究。針對基坑所制定的具體勘察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為二次沉積地質基坑的勘察,二次沉積的地質勘察方式所重視的是對土層的勘測,由于二次沉積的緣故,所以土層的強度相對較低,因此該基坑無法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礎持力層。在對天然基坑進行挖掘工作時,應當時刻注意由于二次沉積所可能產生的問題。第二種為斷裂破碎帶地質勘察,在對巖土進行勘察的過程中,作為一種十分復雜的天然地基基坑,在對斷裂破碎帶進行巖土的勘察工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基坑勘測與勘察報告不相同的問題。當這種問題出現時,應當進行二次勘察,從而確??辈旖Y果的準確性,完善勘察資料。通過對勘察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選擇出較為合理的處理方式,解決土質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第三種為半填半挖地段的勘察,處于半填半挖地段的基坑主要分布的地點大部分在丘陵地帶,在對半填半挖地區進行平整處理以后,需要利用大型機械進行平整處理工作,從而使得土方真正的平整。通過這種操作來增強土質的強度。因此,這種半填半挖地段對于我國土質勘察工作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對這種地段進行勘察的工作人員應當對該地段的土質顏色以及強度進行仔細、全面的分析,從而確保在對該地段進行的勘察工作不會出現問題,保證勘察結果的準確性。

第二,對于挖孔樁基的勘察。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區域地質的不同從而導致地基基礎不同,在丘陵地帶大部分會選擇人工挖孔樁基礎。人工挖孔樁基礎的勘察方式相對來講較為快捷,但是當第三系砂泥巖出現時將從一定程度上會增大勘察的難度。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第三系砂泥巖自身的特性所導致的。在對第三系砂泥巖進行勘察的時候,應當保證勘察結果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標準,可以利用圓錐動力的方法來檢測對該巖層的強度。

2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對不同土質條件的不同勘察方法

地基基礎檢驗的主要目的為檢驗實際勘察結果與勘察報告的結果是否一致,在進行地基檢驗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某些異常情況,遇到情況時需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天然基坑的檢驗方式較為簡單,需要在勘察報告中對持力層的巖土情況進行具體的描述,并將現場的基地土層和勘察報告進行對比,在對比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是否相符。

2.1半填半挖地段

隨著我國建筑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城市的規模也在日益加大。我國對土地的限制力度也更加嚴格,針對我國目前這種現狀,許多城市建設逐漸延伸到丘陵地帶。針對丘陵地帶自身的特性,必須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處理,在平整過程中會出現棄土難以解決、保持土方平整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對土地進行平整的時均采用大型設備,從而使土方得到不同程度的碾壓,增加土地輕度與密實度。但是,由于填土與原土并無較大差別,所以容易導致工程師出現誤判的失誤發生,從而致使原始地形圖無法找到。這種問題無法在鉆探過程中查清。然而在把基坑挖開之后,因面積相對較大,從而可以有效的判斷填土同原狀土之間的區別,通過相關技術的測試,從而可以有效的辨別基土層。

2.2二次沉積地段

在對天然地基基坑進行檢測時,最為常見的現象則是由于二次沉積所造成的天然基坑。這種二次沉積的土層由于沉積時間較短,所以強度較低,不能作為基礎持力層。在對這種地段進行勘察時,可以在沖溝或者河道的兩側鉆孔,揭露沉積的土層,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重視其受到地下水侵泡的土層,從而減少異常情況的產生。

2.3人工挖孔樁

當采用人工挖孔樁時一般樁端的持力層在下伏的基巖,在這種地形中對持力層進行分辨是最為容易的。但是如果遇到新的第三系沙泥那么在對持力層的處理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軟質巖的沉積時間相對較短,有些軟質巖有膨脹性,因此,在對持力層進行勘察時應當重點注意是否真正到達了樁端持力層。為了有效確保我國建筑的質量安全,在進行勘察工作時,應當按照最為危險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當已經到達砂巖面時并不代表已經到達持力層,需檢查巖石強度來判斷是否到達持力層。在砂巖地區可以利用巖心鉆或風鉆進行勘測,通過對鉆進入的快慢來判斷。這種方法相對來講費用較低,同時又十分可行。

總結:

總而言之,在地基基礎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工程中所出現的有關土質方面的問題并且可以確保我國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從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為了可以有效的對施工場地的巖土質量進行合理的檢測,就必須確保巖土的質量可以滿足施工方的要求與條件。巖土工程工作在整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將工程中所出現的土質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才能保證整個工程的施工安全,并有效的提升工程的質量。為了進一步對工程巖石的質量進行觀察,進行地基基礎檢驗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檢驗的結果將促進工程得以順利的開展。針對不同的施工條件與要求選擇正確的勘察方法是十分必須的。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針對實際情況分析出最為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淺析巖土工程勘察在地基基礎中的運用[J].建材發展向導,2013(14).

[2]陳建華.結合實例對巖土工程勘察在地基基礎中運用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3(7).

[3]馬青蓮,薛蕾.巖石工程勘察在地基基礎中運用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

[4]羅東根.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礎檢驗[J].工程科學,2013,(02):92-93.

[5]楊宏明,余深場.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基礎分析探討[J].中華居民,2012,6(03):90-91.

猜你喜歡
沉積巖土基坑
基坑開挖對臨近管道變形及受力響應研究
巖土工程邊坡治理的巖土錨固技術分析
基坑鋼支撐圍護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實踐研究
淺談相鄰雙基坑開挖相互影響性狀分析
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地質勘察的影響
建筑工程中巖土勘察及地基處理技術淺析
基于區間數理論的基坑周邊建筑物風險模糊評判
環境巖土工程發展綜述
無人機作業參數對噴霧沉積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