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養布魯氏菌病凈化試驗效果報告

2015-10-21 18:11李峰劉吉山苗立中劉樂光王玉茂許繼勇趙立寧
中國動物保健 2015年6期
關鍵詞:布魯氏菌無害化陽性

李峰 劉吉山 苗立中 劉樂光 王玉茂 許繼勇 趙立寧

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該菌分為6個種19個生物型,在世界上呈廣泛性分布,能夠導致人和牛、羊等多種家畜發病。肉羊是馬爾他布魯氏菌、流產布魯氏菌等多種類生物型宿主,主要表現為母羊流產、不孕、子宮炎和公羊睪丸炎、關節炎等臨床病變。飼養人員通過接觸感染后,常表現為全身乏力、長期發熱、精神抑郁甚至頭痛、關節強直等癥狀。因此,該病不僅造成養殖效益下降,而且潛在威脅人類健康,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法定動物報告疫病,我國衛生部將其列為乙類傳染病,我國農業部多年來一直高度共識布魯氏菌病的預防和凈化工作,凸顯其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出臺,各地也相繼制定了肉牛肉羊發展規劃,為肉羊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而隨著肉羊產業規?;l展和引種等活羊大范圍的流動,該病在各地血清學檢測一直有陽性病例。由于布魯氏菌為胞內寄生菌,一旦侵入機體,特別是形成多發性病灶后,很難將其從體內根除,耐過病畜很容易成為隱性傳播源。因此,該病的凈化常采用全面檢測和淘汰陽性家畜的辦法。為此,我們在某肉羊場進行了檢測凈化技術應用,收到了良好效果,特此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檢測程序

按照檢測淘汰的程序進行(表1)。初次檢測進行全群采樣檢測;若存在陽性結果,淘汰陽性羊,并進行全場消毒;間隔1~2個月,進行2次全群采樣檢測,根據結果淘汰陽性羊;依此間隔1~2個月進行一次采樣檢測處理,直到沒有任何陽性結果出現。之后每隔半年對種母羊按照10%~20%的比例和全部種公羊進行抽檢,應沒有陽性結果出現;若出現陽性結果,應淘汰陽性羊,并恢復對全群采樣檢測循環。

1.2 樣品采集與處理

采用人工保定,使用5mL一次性注射器頸靜脈采血,2~3mL/只,分別做好樣品標記和采樣記錄。血樣采集后,要將針管進行適當回抽,以形成斜面,利于血清析出。采集樣品送入實驗室后,將血清分裝入PG管待檢。必要時,采取離心方式分離血清。

1.3 檢測試劑與方法

布魯氏菌虎紅平板凝集抗原(批號201405),陽性血清(批號20140228),布魯氏菌試管凝集試驗抗原(批號20131113),均購自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全部樣品先采用虎紅平板凝集試驗進行初檢,再對陽性樣品和疑似陽性樣品用試管凝集試驗進行復驗。檢測方法結果判定按照國家標準GBIT18646-2002動物布魯氏菌診斷技術進行。

1.4 淘汰和凈化措施

對檢測陽性羊要堅決進行淘汰處理,不能用于生產和育肥。淘汰方法為定點屠宰,肉品進行蒸煮后外賣或食用,毛皮、內臟等進行深埋作無害化處理。有陽性結果檢出時,要徹底清理圈舍中積糞,集中進行密閉堆肥發酵,對場地用5%的生石灰進行鋪撒;對水槽等用具選用綠都百毒殺(稀戊二醛溶液)或綠都金碘(聚維酮碘溶液)進行消毒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對密閉的空間,選用煙水寶(二氯異氰脲酸鈉粉45%)進行煙熏消毒。

2 結果

2.1 首次檢測結果

全群共357只,其中種公羊6只,種母羊128只,其他為青年羊或羔羊。首次全群檢測虎紅平板凝集試驗5只陽性,2只疑似陽性;對陽性結果和疑似陽性結果樣品用試管凝集試驗復驗,5只陽性結果凝集效價均在1:50以上,全部為陽性;2只疑似陽性試管凝集試驗效價在1:25以下,初步判斷為陰性。羊群布魯氏菌陽性率約為1.4%。

根據檢測結果,按照既定的淘汰和凈化措施對陽性羊和羊舍進行淘汰、兀害化處理和全面消毒。并制定了帶羊消毒方案,1~2次/d對羊舍進行消毒。

2.2 二次檢測結果

繼首次全群檢測1個月時間,對淘汰陽性羊后的352只羊進行了二次檢測。結果顯示,虎紅平板凝集試驗2只陽性,通過試管凝集試驗復驗仍為陽性。陽性率約為0.56%。

淘汰無害化處理和凈化措施按照既定的方案實施。

2.3 三次檢測結果

繼二次全群檢測2個月時間,對全群350只羊進行了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2.4 四次檢測結果

繼三次全群檢測6個月時間,對羊群全部種公羊和部分母羊共計66只進行了采樣檢測,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結果顯示均為陰性。

3 小結與討論

1)布魯氏菌病的血清學檢測方法主要包括凝集反應、沉淀反應、補體結合反應、變態反應、ELISA試驗等。平板凝集試驗由于簡便易行,對試驗儀器耗材等條件要求較低等優勢利于基層推廣應用,并且能夠滿足大面積檢疫篩選的需求。對陽性和疑似陽性結果采用試管凝集試驗進行復檢,能夠提高檢驗的準確性,降低假陽性結果的誤判。

2)通過檢測結果可以看出該場存在羊布魯氏菌的感染問題。通過調查發現,與該場從外面引種有直接關系。該場引種檢測時,為布魯氏菌病陰性羊,購進后直接混群飼養,沒有隔離飼養和再次檢測,致使潛伏感染的羊成為該病的傳染源。凝集素抗體的產生需要一個過程,潛伏期可能檢測不到抗體,致使無法準確判斷是否感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引種前后至少檢測兩次,即首次檢測布魯氏菌陰性,在隔離飼養1~2個月再行采樣檢測,全部為陰性結果時才能混群飼養。

3)本試驗通過連續4次檢測,并淘汰無害化處理病羊,配合全場強制性消毒等措施,陽性感染由最初的1.4%降至0,沒再有新的感染病例出現,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有效證明了當前對于布魯氏菌病無定義流行病區及以上區域,檢測淘汰仍然是控制該病有效的辦法。

4)對于布魯氏菌感染羊的兀害化處理,本試驗采取了定點監督屠宰,肉品加工食用,毛皮、內臟等無害化處理的嘗試。一是擔心場主減少虧損的實際需求,將病羊外賣,增加疫病傳播和擴散的問題發生。二是考慮布魯氏菌對濕熱的抵抗力不強,60℃30min或70℃5min,甚至煮沸可以瞬間將其殺死,其肉品在熟制后完全可以食用。由于無害化處理辦法配套措施和要求還有待完善和規范,如補貼費用不足等;建議由政府部門新設或指定定點屠宰和加工,但同時要做好安全運輸、屠宰過程控制和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等全程控制工作。

5)在凈化過程中,消毒工作同樣重要。重點包括糞便清理、密閉發酵處理;場地消毒,如果為床上飼養,還要做好飼養床的全面高壓清洗和消毒工作;羊舍飲用水槽等物品及飼養人員衣物的清洗消毒等,關鍵是不留死角,以免病原菌殘存,引起疫病復發。

6)長期看來,布魯氏菌新型疫苗的研發和應用應該成為該病防控的有力武器。特別是標記疫苗等新型疫苗和相關檢測診斷試劑盒的研發,將有效破解疫苗免疫反應和自然感染兀法區別、疫苗毒性大和容易存在殘毒等問題,為該病檢測凈化及防控提供多樣化的選擇。要切實加強養殖人員和相關行業從業者的公共衛生教育,提高防控布魯氏菌病的風險意識,降低人員感染的機率,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肉羊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猜你喜歡
布魯氏菌無害化陽性
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檢測假陽性患者特征分析
隱蔽而兇險, 布魯氏菌病緣何又“抬頭”
淺談家畜布魯氏桿菌防治
鹽窩鎮:組織代表視察布魯氏菌病防控情況
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 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2020.2.18 農民日報)
檢驗呈陽性不一定是壞事
蕉壩鄉山羊布魯氏菌病的流行現狀與防控措施
河南孟津: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實現全覆蓋
廣西首家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投入運營
國家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