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背景下河北對接京津產業鏈的思路探索

2015-10-21 19:39劉琳
科技致富向導 2015年6期
關鍵詞:產業鏈京津冀

劉琳

【摘 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河北省多年來的夙愿。產業鏈的構建對于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舉足輕重。因此本文就河北如何對接京津產業鏈展開討論,對京津冀產業鏈條未能有效對接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最終提出推動京津冀產業鏈條構建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體系;京津冀;產業鏈

0.引言

產業鏈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紐帶。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曾提出“今天的國際競爭已經不是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一個全新的產業鏈的戰爭市場”。有產業鏈的地方,區域經濟就會形成一種活躍的聯動態勢,產業鏈就會給該區域的經濟帶來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這在長三角和珠三角表現的非常明顯。近年來,河北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推動我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根本解決經濟發展關鍵制約,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決策。2014年2月,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在唐山調研時就指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已刻不容緩。

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完整的產業鏈條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最根本、最基礎的條件。在當前強勢的京津冀一體化趨勢下,推動河北產業與處于經濟、技術高梯度地區的京津進行有效產業鏈接是加快形成較為完整產業鏈條的重要途徑。[1]

1.京津冀產業鏈條未能有效對接的原因分析

京津冀跨行政區域的產業對接已進行多年,學術界、各地政府、企業也都紛紛響應。河北工業大學的張貴教授更是提出,京津產業對接協作應以技術“進鏈”、企業“進群”、產業“進帶”、園區“進圈”為主線,以“缺鏈補鏈、短鏈拉鏈、弱鏈強鏈、同鏈錯鏈”的對接思路,然而,歷經多年京津冀的產業對接并未如大家所愿,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兩方面。

1.1從宏觀層面到微觀主體,“壁壘”無處不在

河北在地理位置上環抱京津二市,與北京、天津在地緣、人緣和業緣上聯系緊密。作為京津門戶,我省在對接京津產業上具有其他省份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幾十年來該優勢卻無法發揮,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京津冀內,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面,“壁壘”無處不在。如,由于行政區劃而形成的區域行政壁壘,在宏觀層面嚴重束縛了京津冀產業鏈的形成。同樣,企業“大而全”的經營格局,在微觀層面也阻礙著產業鏈形成。

1.2產業鏈之間存在“斷層”

縱觀京津冀地區,京津兩大城市雙雄并立,河北能與京津兩市產業銜接的中等城市數量很少,產業的傳遞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產業斷層。

站在河北的角度,之所以與京津出現產業斷層,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原因。具體來說,自建國以后京津二市具有相當大的政策和區位優勢,是我省所不能比擬的,造成現今我省與京津如此巨大的經濟和技術的落差。這是我省與京津之間出現產業斷層的客觀因素。主觀原因,主要是過于“自卑”。我們一直將其原因歸結為存在“技術懸崖”。然而邯鋼公司與北京現代公司簽訂了“汽車結構板供貨技術協議”。這一成功案例說明,我們應轉變思想,主動攻關,從我們的強項入手,從我們的支柱產業入手,努力挖掘我們可以做,卻沒有做的技術項目,以技術對接促進產業對接。目前來看,可與京津構建的產業鏈條包括:電子信息產業鏈、汽車產業鏈、裝備制造產業鏈、冶金產業鏈、石油化工產業鏈等。

2.推動京津冀產業鏈條構建的政策建議

2.1成立專門負責推動河北對接京津產業鏈的組織機構

京津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建立有效的高層次的京津冀區域內部協調機制。盡管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唐山、廊坊等市縣已與京津在體制機制層面的對接已積極展開,但是僅靠單一層次的地市級政府是無法完成如此復雜而艱巨的任務的。因此,建議成立專門負責推動河北對接京津產業鏈的組織機構。該機構的工作重點可把握以下兩點:一是密切關注京津的城市發展規劃和產業規劃,積極與京津規劃、發改、交通等部門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對方的發展思路、規劃、生產力布局等;二是依托我省的比較優勢,隨時掌握京津的大型企業和項目的進展情況,為尋求我省與京津的有效產業結合點,提供有益建議;三是協調指導相關市進行產業對接工作。

2.2積極轉變政府和企業的“懸崖”觀念,加強與京津的人才科技合作,從支柱產業入手,加快技術能力的提升

我省是典型的“二三一”型產業結構,多年的發展使得我省已具備發展現代制造業的基礎和能力。但是長期以來,我省與京津在制造業的對接總是不盡如人意,企業和政府雙方都將這一問題的癥結歸結為固有的“懸崖”難以逾越,從而直接影響了我省對接京津的積極性??梢?,積極轉變政府和企業的“懸崖”觀念已至關重要。目前,唐山在這方面的做法獨具特色,非常值得借鑒。

唐山的具體做法是:一方面,擴大與中科院、清華、南開、天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使其具備對接京津的能力;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假日博士”、“星期日工程師”等活動,邀請京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的博士、工程師等高科技人才,利用周末和假期來唐山深入企業通過開展技術合作、技術攻堅,挖掘對接京津的契合點。

2.3借力京津產業轉移,將孤島入鏈發展至成段入鏈

京津冀區域內部的產業梯度轉移自“十五”期間就已開始。面對產業轉移,企業多采取兩種形式:或是將整體或是將部分生產環節遷移至河北。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京津冀地區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總部在北京,而生產基地在天津或者是河北的現象。這些產業的轉移無疑會對我省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當然,我們還應該看到,僅僅依靠單個企業或某一生產環節的這種孤島入鏈的方式融入京津產業鏈,對我省的帶動作用十分有限。只有多個企業形成產業段融入京津產業鏈,才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拉動我省相關企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整個河北的發展。因此,我省應借助京津產業轉移的機遇,盡快向成段入鏈的方式轉變,鼓勵省內同一產業鏈上的多個環節的企業進行戰略性整合,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段,融入京津產業鏈。 [科]

【參考文獻】

[1]郭子源,楊繼成.構建河北省現代產業體系的思考[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9,12.

猜你喜歡
產業鏈京津冀
渝北:建設產業鏈上的經濟大區
農業產業鏈組織與規模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
推進內蒙古產業鏈現代化的思路和舉措
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成立
京津冀協同發展
重慶將重點打造千萬畝產業鏈基地
Apple Watch產業鏈上的企業
京津冀協同推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