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護理在腦卒中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2015-10-21 18:15陳云霞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中西醫結合腦卒中

陳云霞

【摘 要】目的 探討腦卒中患者的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方法。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腦卒中患者臨床資料。結果 兩組在治療前NIHSS評分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3周后,兩組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改善(P<0.05),其中護理組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 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腦卒中;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

腦卒中又稱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一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為共同特征的急性腦血管疾病[1]。在中國有75%的腦卒中病人喪失勞動能力,40%的重度致殘[2]。許多腦卒中患者致殘是在急性期至恢復期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康復護理方法,致使產生姿勢性痙攣,關節畸形,攣縮,肌肉萎縮等殘疾,不僅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心理和經濟負擔,病人的肢體康復越來越受到醫生和護士的重視。中醫護理在明確辨證的基礎上,采取恰當的方法進行護理和治療,以取得療效,促進肢體的康復?,F報告如下::,ht

1 一般資料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 100例,年齡45歲—85歲,均有肢體功能障礙和不同程度的焦慮。將這些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中西醫結合護理組 50 例,對照組50例,病人均自愿合作。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身體狀況,治療方案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護理方法

2.1 良肢體的保持 良肢體,是指為防止或對抗痙攣姿勢的出現,保持各關節功能位置,預防關節畸形而設計的一種治療體位?;颊呷⊙雠P位,頭陪抬高20-30°,上肢處于伸展位——將整個上肢放在一個枕頭上,肩外展50度,內旋15°,屈40°,上肢肘微變曲,腕和手指輕度伸展,手握健身球或紗布卷。下肢為屈曲位——髖、膝于屈曲位,踝關節于中立位,背屈90°,伸髖、膝,足下放置墊袋,防止髖內、外旋??捎密浾韼椭?。

2.2 針灸推拿 以疏經通絡,調和氣血,和絡開竅。上肢重者選陽池、后溪、病久取大椎、肩外俞,下肢重者選風市、陰市,病久配腰陽關、后環俞,留針1h,20min捻轉一次,每日一次,連用7-8天為一療程,間隔2-3天后行第二個療程[3]。推拿主要是穴位推拿,手法平穩,由輕而重,隨患者逐漸適應而加大作用力度,以不引起肌肉痙攣收縮為好。一般先用摩法逐漸改用揉法,從肢體遠心端推到近心端,約5分鐘左右。在推拿的同時,可結合被動運動,可指導患者用健肢幫助患肢做各種被動運動,亦可囑咐家屬幫助患者活動患肢[4]。

2.3 按摩和被動活動 在無進行性腦卒中發生,生命體征穩定后48h,根據肢體的功能狀況循序漸進地進行,先對肢體進行按摩,尤其要注意患側手肩、下肢的按摩,達到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消除腫脹,緩解疼痛,預防褥瘡和靜脈炎,然后對肢體關節做無痛范圍內的屈、伸、內旋、外展被動活動,主動輔助運動,借助滾筒、沙磨板等器具,進行上肢分離運動及控制能力訓練,下肢的床上橋式運動。

2.4 體位轉移和平衡訓練 早期在床上練習翻身,開始作雙胯向兩側擺動,然后帶動軀干向左右移動,當患者能進行翻身和半橋動作后,可逐漸訓練從臥位轉為坐位。先從側位坐起,再到患側臥位坐起,之后兩腿下垂,坐在床邊,進行坐位平衡訓練。

2.5 假性球麻痹的護理 假性球麻痹可導致病人飲水嗆咳吞咽困難,語言障礙等。針對不同的吞咽肌群,分別進行功能訓練。

a、頰肌。喉陪內收肌運動,將患者手指洗凈,取一塊無菌紗布,將一示指包裹后,放入患者口中,讓患者模仿吸吮動作吸吮其示指,體會吸吮的感覺。然后囑患者張口輕吸一口氣后閉嘴,使雙頰部充滿氣體,做鼓腮,吃氣動作,以使頰肌收縮有力。

b、加強舌肌和咀嚼肌的按摩運動。如患者不能自行伸舌時,護理人員可用紗布輕輕將患者的舌頭抓住,進行上下左右運動,反復作8-10次,然后把舌放回原處,輕輕托住下頜,讓病人閉口,左右咬動牙齒8-10次,每天早、下午各一次,15-20min/次,如果病人的舌頭能自行伸出,則盡力向外伸,然后舔下唇——左右口角——上唇,最后閉口磨牙咬動8-10次,每天早晨、下午各進行一次,15-20min/次。

c、語言訓練。假性球麻痹患者多伴有語言障礙,由于語言交流的障礙,失語患者往往無法正常抒發內心的情感,極易出現抑郁情緒,而抑郁情緒的產生常常影響患者的康復護理進程,從而使其生活質量水平進一步下降[5]。語言障礙與咽下有關,可積極訓練患者用喉發“啊”“馬”或用咳嗽、吹火柴來誘導發音,通過聲門開閉可促進口唇運動和聲門的閉鎖功能。2次/d,10min/次左右。

2.6 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指導患者進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協調訓練,運用正確的姿勢反復練習握筆,穿脫衣褲,協助病人逐步學會洗臉、刷牙、入廁等,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2.7 輸液護理 腦卒中患者少不了靜脈輸液,且由于輸注藥物多,輸液時間較長,且常輸入高滲液體。為防止靜脈炎的發生,應在健側肢體輸液,因為靜脈回流主要靠靜脈與心臟之間的壓力差及肌肉的收縮對血管壁的擠壓力來完成,血液回流的主要動力是肌肉的收縮,若肢體運動功能差,可致靜脈回流減慢,易發生靜脈漏滲而導致靜脈炎。

2.8 心理護理 腦卒中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情志上發生了變化,這直接影響疾病的轉歸,此時護理人員要熱情的接待患者,避免他們過度悲傷恐懼,消除緊張急躁情緒使其安心養病[6]。多數在意識清醒初期,表現為抑郁、煩躁、易怒、害羞。護理人員應以家庭為中心,做好家屬、患者的心理護理,讓患者的親朋好友陪伴患者,給患者心理安慰。護理人員應守護在患者床旁,隨時與患者進行眼神、語言、肢體語言的溝通,評估家屬、患者的心里狀態,疾病知識知曉度。安慰家屬,鼓勵患者。耐心傾聽病人對疾病和心理需求的講述,解釋疾病的過程、治療方法及鍛煉的重要性,讓患者的心里不再沉淪或崩潰,增強其促進康復的欲望。

3 結果

兩組在治療前NIHSS評分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3周后,兩組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改善(P<0.05),其中護理組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1)。兩組治療后NIHSS評分比較(X±S)

4 討論:,

近幾年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腦卒中患者康復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腦卒中是一種意外傷,對于突然的意外打擊,使病人和家屬產生抑郁,焦慮障礙而心理狀態與神經功能的康復密切相關[5]。本研究重視心理因素在人及疾病中的影響,通過心理干預,改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態度,積極配合治療,肢體康復效果明顯,與對照組比較,NIHSS評分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腦卒中患者在加強肢體功能康復的同時也應重視心理精神方面的康復。通過對腦卒中患者的中醫辨證護理,我們體會到心理護理是其康復護理的基礎。腦卒中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而處世消極,多生憂思惱怒,如果患者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則對提高療效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因此對腦卒中患者及早進行中醫辨證心理干預,可極大的促進患者的肢體康復,所以醫護人員要經常與患者交談,向患者解釋疾病的進展,幫助樹立戰勝疾病信心。:,

參考文獻:

[1]張淑琴.神經病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藍青.陳利群.胡煥濤.腦卒中社區康復模式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6,20(5A):1390-1391:

[3]李麗娟.中風后遺癥的辯證施護.河南中醫,2005,(25)11:88

[4]李文華.中醫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康復的影響[A].醫學新知.綜合版,2012,6(3):418-419.

[5]林潤,陳錦秀,蔡麗嬌.腦卒中失語癥患者生活質量研究進展[A].護士進修雜志,2013,5(28):403-405

[6]胡桂芳.腦卒中患者的中醫護理體會.中國健康月刊,2011,9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中西醫結合腦卒中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機械通氣患者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