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消化內科中消化道出血治療研究

2015-10-21 18:15熱娜阿不列孜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關鍵詞:消化道出血消化內科急診

熱娜?阿不列孜

【摘 要】目的:對急診消化內科中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方法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急診內鏡進行治療,對照組采取保守方法進行治療,對比觀察兩種治療方式的效果。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40例患者中38例有效,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40例患者中31例有效,總有效率為77.5%,觀察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急診內鏡治療消化道出血臨床效果顯著,在治療中可優先選擇應用。

【關鍵詞】急診;消化內科;消化道出血

本文主要探討急診消化內科中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方法?,F將相關資料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最小的32歲,最大的68歲,平均年齡(48.63±3.48)歲,病程最短的2天,最長的25天,平均病程(10.24±2.14)天;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最小的28歲,最大的70歲,平均年齡(50.19±2.98)歲,病程最短的4天,最長的26天,平均病程(11.27±2.85)天。對比兩組患者年齡、疾病類型、性別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8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規治療,治療項目包括抑酸、對癥、支持等。部分患者出血量大,生命體征不穩定,予以擴容、輸血[1]。

1.2.1對照組采取保守方法進行治療。

予以去甲腎上腺激素8mg加入冰鹽水100ml口服作鼻胃管滴注,根據病情調整用量,把握好滴注速度,待血壓升至所需水平后,減慢滴注速度,以將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內。也可使用凝血酶口服應用。凝血酶需要臨床用時新鮮配劑,且服藥時給予H2受體拮抗劑或奧美拉唑以便使藥物得以發揮作用[2]。

1.2.2觀察組采用急診內鏡進行治療。

(1)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明確鏡下檢查及治療的目的,與患者解釋說明治療原理,以求充分配合。監測生命體征,保證生命體征穩定。對消化道出血,心率>110次/分,血壓<90/60mmHg患者,給予快速擴容。開放2-3條靜脈通道,快速補液、輸血[3]。接受檢查治療的患者在術前8-12小時內禁食。

(2)待患者病情基本穩定后,進行急診胃鏡檢查。儀器:電子胃鏡、電子十二指腸鏡。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不同的診治方法。

(3)對治療后患者進行密切觀察,重點注意其不良反應,及時匯報,采用胃鏡下治療48小時后患者病情無好轉甚至更嚴重,應立即轉外科手術。

1.3觀察指標

根據治療后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將療效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標準。治愈表現為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生命指標恢復正常;顯效表現為治療后3天內臨床癥狀以及疾病體征顯著改善;有效表現為治療后3天內臨床癥狀以及疾病體征有所改善;無效即治療3天后患者病情無任何變化,甚至加重。

1.4數據處理

研究結束后,將所有的數據結果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計數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治療,觀察組40例患者中38例有效,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40例患者中31例有效,總有效率為77.5%,觀察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比較(n/%)

組別 例數 治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觀察組 40 13(32.5) 9(22.5) 16(40.0) 2(5.0) 38(95.0)

對照組 40 8(20.0) 6(15.0) 17(42.5) 9(22.5) 31(77.5)*

注:*:與觀察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癥候群,可由多種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是指從食管到肛門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盲腸、回腸、結腸及直腸。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可由消化道本身的炎癥、機械性損傷、血管病變、腫瘤等因素引起,也可由鄰近器官的病變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4]。其臨床表現根據出血量、出血部位和出血速度的不同有所差別,一般情況下,小量、慢性出血多無明顯自覺癥狀,急性大量出血時出現頭暈、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癥狀,甚至出現暈厥、四肢冰涼、尿少、煩躁不安、休克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應及時有效的對該類疾病進行治療。

本文主要采用急診內鏡對消化道出血進行治療,根據患者疾病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止血:

(1)靜脈曲張出血時,采用套扎器,對出血靶靜脈及曲張靜脈分別予以鏡下套扎,嚴重時可考慮輔以硬化劑(采用5%魚肝油酸鈉,血管內和血管外注射,血管內注射每點注射5-10ml,血管外注射每點注射2ml,注意總量不超過20ml)、組織粘合劑注射治療[5].

(2)鏡下見血管噴血、涌血、滲血等活動性出血時,選用鈦夾或采用注射的方式止血,也可根據病變性質、出血情況同時給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止血方式進行止血。

(3)活動性出血,鏡下僅見血管顯露或紅白血栓附著式,選用電凝止血,電極接觸出血病灶后通電,每次通電時間為3s,直至活動性出血停止。

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急診內鏡治療消化道出血的總有效率高達95.0%,明顯優于保守治療的效果(P<0.05),在急診消化內科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治療中可優先選擇。

參考文獻:

[1]張茹,沈冰冰,錢家鳴等.急診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特征與診治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10,49(1):38-41.

[2]蘭元軍.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診治分析[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0):348.

[3]許勤,胡乃中,崔小玲等.15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1,23(1):12-15.

[4]趙俊文.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診治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439.

[5]字光化.急診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療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3):216-217.

猜你喜歡
消化道出血消化內科急診
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血管造影診斷與介入治療在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價值
消化內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臨床治療分析
急性左心衰的急診護理措施
探討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
胃腸鏡在消化內科中的臨床應用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消化道出血臨床治療觀察
消化內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臨床診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