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環境變化與地質災害減輕戰略整合

2015-10-21 19:30孫綱
地球 2015年8期
關鍵詞:防災減災災害

孫綱

[摘要]近些年來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暖,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給我國的自然環境帶來的極大的傷害,地質災害的發生率逐年擴大,為了保障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減輕戰略,本文從地質災害的含義和屬性入手,分析了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并以此制定了減輕戰略。

[關鍵詞]地質環境變化 地質災害 減輕戰略

[中圖分類號] F407.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8-393-1

1地質災害的含義與屬性

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等,造成地址災害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是地球內部的動力,另一種是人力作用或者宇宙變化造成的。

自然、社會、資源三種是地質災害的基本屬性,這三種屬性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互相貫通,統一在一個整體內,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要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地質災害的屬性,通過對其科學的利用和整合,這樣有效的制定出防災減災策略,有利于減少災害的危害范圍。

2地地質災害的防治體系

地質環境的變化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地域性和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是由于地質環境的變化帶來的,人們可以通過地質環境的變化特征來分析和研究,利用環境變化來服務于人,來減輕地質災害其對人的危害。

2.1我國地址災害的基本情況

我國地大物博,地形復雜,因此我國地質災害復雜,種類多樣,波及范圍廣,傷亡人數眾多,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等都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山區和地殼板塊交接的地方,地質災害的發生的概率比較高,危害范圍廣,影響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地球表層內外動力長期作用造成的;同時,由于人類的活動,對環境造成了破壞,森林被伐,植被破壞,土壤酸堿程度加深,加重了泥石流等災害的發生,影響了人們的收入,導致地質災害的波及范圍廣、頻率高。

2.2地質災害的防治體系

地質災害的防治體系包含了很多的內容,地質災害的防治首先需要進行區域環境的調查,詳細了解環境中的安全隱患,評價其危險程度,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完善調查體系,為以后的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其次地質災害的預警是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與本地區的實際地址環境相結合,對于即將發生的災害公布于眾,是可能受到波及范圍的人員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由于目前國際技術水平有限,因此針對很多的地質災害還不能夠進行有效的預警;同時搬遷治理體系是針對一些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高,不適合人類生活的地方,組織居民進行搬遷工作,這樣有利于保障人的安全;最后,是應急處置體系,是通過建立應急準備機構和體系等方式,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整合,通過信息平臺和技術裝備等方式,實現對地質災害的有效掌控,只有這樣制定出的策略才能夠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地質災害的發生并非人力能夠阻止,人只能巧用心之,加以利用才能將災害轉化為主動災害。

3地質災害的減輕戰略

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制定可行的地質災害減輕戰略,想要真正的實現減少災害的發生概率,減少人員傷亡,首先需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人員要明確地質災害的屬性,掌握地質環境的變化趨勢。

3.1提高對地質災害的預防

想要徹底的減輕地質災害帶來的危害,首先需要重視地質環境的變化,立足全局,對于地質變化頻繁的地區要加強監控,掌握地質災害的動態變化過程,對于出現的特殊情況要加強監督和預測,如有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要提前做好預警工作,設置典型區域,重點監督,并作出相應的準備工作,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同時,針對地質環境的異常變化,工作人員要格外注意,組織專家組進行科學的研究和討論,通過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科學的、實效性高的地質災害減輕戰略。

3.2制定科學有效的策略

有效的戰略方案是提高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環節,是一切工作的依據,這就需要工作人員逐漸的完善,因此在設計防災減災策略時,想要真正的達到減少災害的目的,實現地質環境變化與地質災害減輕戰略的有效實施,要將這兩種方法相結合,實時檢測地質環境變化,同時要借鑒相關的防災減災的有效策略,始終將減災作為工作的核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災害的而發生,同時制定的方案策略時,還要結合實際情況,用科學的方法和理論為依據,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手段,這樣制定出來的策略才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

3.3動員人的力量

防災減災工作不是一個人,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所有人民的事情,因此在制定地質環境變化與地質災害減輕戰略時,要將人的因素考慮其中,人民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同時在提高全體人民意識的同時,還需要國家要積極的組織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他們是進行戰略整合的關鍵,因此要盡力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增加他們對先進的技術的利用能力,工作人員還要自主的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的經驗和教訓,同時還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預防災害的目的。

4總結

新時期世界經濟和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不斷加深,很多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和經驗在各國之間傳播,因此給我國防災減災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地質情況復雜,近些年來環境問題逐漸嚴峻,因此我國地質災害的種類繁多,再加上我國地大人多,災害危機的范圍廣,威脅大,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更加需要做好地質災害的防治,將地質環境變化與地質災害減輕戰略相結合,降低災害的損失,提高積極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振耀.中國的自然災害與災害管理[R]2004年亞洲減災會議,北京,2011.

[2]劉傳正.重大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的基本問題[J].自然災害學報.2006, 15 (3) :24-30.

[3]李鐵峰.區域地質災害評價預警的遞進分析理論與方法[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4 , 31 (4) -.1-9.

猜你喜歡
防災減災災害
中國“防災減災日”問答
自然災害高風險區居民防災素養調查
“安全”開會
防災減災(消防)應急疏散演練
氣象部門防雷減災工作及問題分析
災害肆虐
2015年我國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2.74億元
地震讓日本防災食品熱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