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民居建筑文化的傳統與開發

2015-10-21 19:39孫博于超
科技致富向導 2015年6期

孫博 于超

【摘 要】指出了民居建筑反映了各民族、各區域的歷史文化變遷和自然風土人情,是傳統建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針對傳統民居建筑的保護與開發,及對傳統民居建筑文化價值的研究,探討了如何更好地繼承與弘揚優秀的民居建筑文化,使當地的傳統民居建筑與文化散發出新的活力。

【關鍵詞】民居文化;傳統民居保護;傳統民居價值

0.引言

建筑文化不是封閉的,而是繼承、創造、延續的產物,就傳統民居的可持續發展而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只有不斷地從這些寶貴的現實遺產中,不斷發掘它對當今文化有利的一面,并且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適當的運用到現代設計中。在繼承優秀建筑文化傳統的同時,必須了解和研究傳統民居建筑的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今的快速發展中,使歷史的文脈得以繼續發展。

1.傳統民居建筑的價值

1.1審美價值

中國疆域遼闊,氣候類型多樣,地形復雜,人口眾多,擁有56個民族,文化積淀豐富,各民族、地區生活方式多樣,因而傳統民居建筑類型豐富,形態繁多,具有很高的美學、文化、歷史價值。傳統民居強調秩序性、對稱性的美學觀點。一進制民居以天井院落為中心,以軸線為對稱,依次延伸出廂房、過廊、前廳。堂屋為實體中心,院落為虛體中心,一實一虛,空間層次鮮明,秩序性極強。這種既定的空間尺度,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們遵循某種交往尺度,安定有序的生活。傳統民居強調理性秩序的布局方法,追求一種“禮制”思想。這種形式的美與人們日常生活的情感結合起來,融入了強烈的倫理道德觀念與社會情感?!霸郝涿窬邮敲窬有螒B中使用材料和結構技術最先進、構成因素最豐富,'禮'的層次最復雜和裝飾最多樣的一種類型?!蔽覈饨ǘY制文明制度等級森嚴,院落式民居封閉而有院落,中軸對稱主次分明,無疑是等級制度下的產物。院落式民居最早出現于秦漢之際,木構架與磚瓦筑屋技術、封建農耕家庭模式、禮教文化為這種居住模式的普及創造了條件。傳統民居建筑,講究意境之美?;瘶銓崬殪`動,創造出一種如音樂、舞蹈一般的律動之美,所以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傳統民居多采用“先抑后仰”的空間布局方法,創造出一種含蓄的美。雖然樸實無華,但又極有裝飾藝術之美。脊吻、馬頭墻、山花、窗棱、隔扇都有雕飾,雖不精美,卻富有立體感。

1.2歷史文化價值

傳統民居建筑盡可能的順應自然,充分利用本土建筑材料,利用自然溫差調節室內溫度。這種可持續的生態的居住文化,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居住觀。傳統民居的藝術美與實用性息息相關,并不牽強附會,增加沒有使用功能的裝飾。無論是民居中的形態、色彩、質感、光影等,幾乎都是與功能、材料、結構緊密結合的。民居形態與裝飾因素一開始就是服務于功能需要的,這就注定了它以人為本,道法自然的建筑理念。

2.傳統民居建筑的保護與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廣大農村開始拆舊建新,古老的傳統民居建筑被拆毀,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二層小樓。殊不知,我們失去的不只是古老破舊的房屋,而是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傳統。這些傳統民居建筑是我們無形的文化財產,具有寶貴的價值,亟待保護。但是,在保護傳統民居的同時,我們又面臨著許多難題。傳統民居一方面體現該地區傳統文化及地方建筑特色,給人類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另一方面傳統民居有些部分又與人們現代生活及審美情趣相矛盾。

(1)繼承歷史文脈,保護傳統民居建筑風貌。對于擁有古民居建筑較多的有價值的街區或古城鎮,保護時應考慮保存原街區或古城的格局和輪廓線。因為傳統的格式布局往往反映出當地的傳統文化特色。對傳統街巷、民居建筑形式、特點、體量、色彩、建筑比例等要保持原來的風格,原建筑材料可以根據發展和經濟的可能作適當改變。另外,應保證保護區內視覺的完整性。為此,除保護區外還應劃出一定的建設控制地帶,使周圍環境的發展和建設與保護區格調相協調。對傳統民居建筑在不改變外部形式的條件下,內部可作適當更新改變,以滿足現代生活的要求??蓪⒀亟窒锏拿窬咏ㄖ淖兓蚧謴统缮虡I服務性質用房,店鋪內部形式要與整個街巷風格相協調。商業服務性質可具有傳統特色,形成完整的傳統文化生活場所。

(2)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重點修復,還原其歷史價值。傳統民居建筑現保留眾多,但其完整性受到很大的破壞,應該挖掘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民居建筑群體,進行修復還原,這不僅是對傳統民居建筑的保護,同時也是對地域文化的一種重建,使當地的居民對地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認同感和使命感。

(3)傳統民居建筑在現代社會中的創新與應用。傳統民居并不是代表著滯后的、古老的民居建筑,而是隨著社會進步不斷變化發展的有機實體。為了滿足和適應新農村的發展,在保護傳統民居建筑的同時,借鑒與運用優秀的傳統民居建筑元素和環境特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材料、心理需求、審美觀念等因素,加以創新,在保持傳統民居建筑風貌的前提下,弘揚地域文化,創造出更適宜居住的新傳統民居。

(4)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旅游新民居。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返璞歸真,追求自然和諧的生活環境,古村落、古民居旅游日益紅火。傳統民居發展旅游,不僅可以為當地居民帶來不錯的收入,同時作為傳統民居文化的教育基地,使更多的人了解、喜愛并加入到保護傳統民居的行列中去。在旅游區中突出保護、修護古民居建筑、營造傳統民俗風情風貌,以日常的生活元素組織鄉土意境,密切聯系與游人的互動。

3.優秀傳統民居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優秀的傳統民居建筑元素在設計應用形式上有兩種:一種是在傳統的復古建筑中加入現代設計元素。這種建筑設計無論是在大的院落規劃,建筑布局,還是在小的建筑裝飾、庭院植栽等方面均遵循中國傳統的格局營造,保留大量的中式建筑元素,是比較容易識別的中式建筑。另一種形式是在現代主義建筑風格設計的基礎上加入喪失原有的功能性的、具有中式特點的裝飾符號,也稱為“現代中式”。

4.結語

傳統民居建筑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而民居的保護與發展,則是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了解傳統民居的價值,探討傳統民居保護與發展的良策。 [科]

【參考文獻】

[1]單德啟.中國民居[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3.

[2]汪之力.中國傳統民居建筑[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3]業祖潤.傳統民居建筑文化的繼承與弘揚[J].四川建筑,2014(1).

[4]張碧田,劉振亞.陜西民居[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