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教師的非專業素質

2015-10-26 01:46趙曼黃少同
亞太教育 2015年34期
關鍵詞:關懷素養專業

文/趙曼 黃少同

一、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通俗點講,就是人的學識、知識以及通過學習知識和感悟周圍文化氛圍而培養出來的素質。一般由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構成??茖W素養包含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三種品質內涵,即“真”。人文素養簡單說,就是人有文化、有文采和文雅的舉止,以關懷人為核心,即“愛”;藝術素養是認知和處理情感最終感受美的素養,即“美”。三者是有機統一體。

教師需要具備多元文化支撐其課堂教學,文化素養代表其文化底蘊,只有深厚方能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的文化素養可以感染學生,使他們的思想產生變化。語文老師談古說今、引經據典;外語老師一較中外,共賞歐美風情;數學老師極線審美,用藝術驅趕枯燥。這些都是教師用深厚的文化素養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文化氛圍,是一個教師文化閱歷的體現。

良好的文化素養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師長期的積累和優化,有意識地踏足文學之情、史學之境、哲學之思、音樂之美等領域,能在學科知識、博雅知識之間自由切換,于己,能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增加個人魅力。于學生,能感受文化、豐富知識、激發興趣。所以教師平時要博采眾家之長,豐富涉獵,既有知識又有文化才是廣大教師所缺的功力。

二、心理素質

教師的心理素質包含許多內容,本文僅從教師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兩方面加以闡述。理想的教師性格能創造一種舒適的學習氛圍,這種氣氛會使學生對教師及本學科的態度產生正面影響。健康的心理是在外部復雜情況的影響下仍能保持情緒穩定,用平靜理性的思考指揮正確的行動。[1]

個別教師性格趾高氣昂,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有的教師課上與學生互動的好,下課即變成話不多言的陌生人,使學生感到疏離;有的教師課堂遇到突發狀況手忙腳亂,影響學生情緒。這些都會使課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培養平易近人、睿智幽默、寬厚儒雅的理想品性,在突發事件中訓練心里的穩定性,處之泰然、鎮定自若,是教師良好心理素質的體現。

三、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即為人師表,是其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品位與格調,于無聲處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人格具有獨特性,所以有的老師平易近人,有的老師不怒自威,有的老師幽默儒雅。人格魅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或者是后天修煉的較穩定的高層次的個性特質,還是一種神奇的教學資源,如:自然散發的美好的人格魅力可以馴服桀驁的學生,反之,教師丑惡自私的人格則會招致學生反感。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從小了說,影響其對學科、教師、學習的親疏好惡,往大了說,則會影響學生的人性觀、價值觀、道德情操,它的作用就遠遠高于學習本身了,一個老師的人格可以成就一個學生,也可以毀了一個學生,其作用不容小覷。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育人,所以身為教師要加強自我修養,錘煉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楷模。

四、反思能力

反思是教師以教育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做出的行為及產生的結果進行思考和反省的過程?!秾W記》曰: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苯處煷蠖紝谭寄?、學生成績反思的多,卻普遍缺乏對教育藝術和專業發展行為的反思。

一般教師很少關注體態語、著裝、口頭語在課堂上的運用及對學生的影響,殊不知夸張或僵化的肢體動作、泛濫的口頭禪、緊張慌亂的姿態、邋遢的著裝、潦草的板書都會影響課堂效率。課堂上如何運用空間占位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何著裝既體現品位又與教學內容相得益彰;如何運用表情手勢影響課堂氛圍;如何既當眾教育了學生又不傷其自尊……課堂教學中既有有聲語言,也有無聲語言,均是教師思想情操、審美情趣外化的體現,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上一舉一動都應優雅大方。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特有的課堂習慣,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難矯正,需要不斷反思改正。

教師還缺乏對專業發展行為的反思,如急功近利地追求專業化的非專業行為。邊聽課邊批改作業,憑經驗記錄聽課結果;學校檢查聽課筆記就用一晚編纂出來;觀摩課上師生向聽課教師展現出精湛的演技等,這些非專業行為會使教師迷失自己,忘了自己為人師的初衷,值得教師深深反思。

五、關懷素養

諾丁斯關懷理論認為: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愛、理解和尊重,師生間建立一種“我—你”的對話關系。教師通過對學生的關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積極的情感。[2]

關懷理論認為教師教給學生的除了知識還應有情感、個性品質,在實踐中僅投入學科知識與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更需投入熱情和信念。師生一同探究對話,追尋真理的樂趣,建構學習共同體,使課堂鮮活生動起來。尼采《悲劇的誕生》中說:只有當人是真正具有充滿、豐盈的生命力的存在時,他才沉醉;只有當人沉醉的時候,他才是完滿的人。這里的沉醉是對其所投入的活動的狂喜和享受。教師要在諄諄教導中飽含情意,求思悟解中溢滿關懷,使自己充滿溫情,富有人性魅力。皮格馬利翁效應表明教師越關懷學生,學生在學習成績、道德成長上越能給予良性回應。

在關懷對象上,諾丁斯認為關懷的含義很全面:關心與自己有各種關系的人、動植物和自然環境、人類制造出來的物品以及知識和學問、關心自己及自己的精神生活。[3]可見,教師不但要關心學生,還要關心自己。

社會價值普遍認為教師應忘我地付出,卻忽視了教師本身也是鮮活的生命體,其精神領域除了學生也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特別是廣大中小學教師經常為教學、備課、培訓忙得團團轉。職業使他們長期失眠、腰頸椎疼、神經性頭痛,但社會輿論又賦予其高期待,他們不敢出錯,使得教育活動成為不得不承受的苦差事。教師需要自我關懷,工作之余,喝茶品茗,手撫書卷,體味儒家美學思想的個中韻味,培訓時聆聽心理大師的生活智慧。太苦則無以適情怡性,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之外自己尋找快樂。對教師而言,學會生活也是為了更好地關心學生,可以說,教師懂得自我關懷也是一門必修課。

無論是關懷學生還是關懷自己,教育關懷可以強化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在日復一日的枯燥教學中獲得愉悅和滿足,脫離疲勞教學,實現學生的成長和自我發展的雙贏。

六、改善和提高教師非專業因素能力的策略有以下幾種

(一)自我專業發展意識

非專業素質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因素,教師應對影響專業發展的錯綜復雜的非專業因素有意識培養、有效地加以整合,并融入專業發展規劃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拓寬專業發展的道路。

(二)開展教育研究

教師對易忽略的非專業發展素質做調查分析,對其與實踐結合時產生的困惑進行總結和反思,產生課題,撰寫論文。把握研究的引導性和應用性,以保證成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偨Y研究成果,向全校推廣。在校際之間開展各種教研課、觀摩課,使教師舉手投足間優雅大方、訓練有素,不斷豐富自己的非專業素質,最終促進專業能力的提升。

(三)參加專題培訓

職能部門要在教師培訓內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非專業因素成分,有意識地組織一系列非專業素質的專題培訓,如:教師體態語培訓、教師口頭語、書面語培訓。利用教師的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充電,促使教師強化認識,自覺行動。

(四)教師間交流合作

教師要保持開放交流的心態,增強同事間的人際交往。通過榜樣試教,觀摩錄像,教學研討,談讀書心得,促自我覺醒,同事間評價指正,取長補短,隨時更新教育觀念和專業知能。

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受到專業因素和非專業因素的影響,良好的非專業因素可以幫助教師專業因素發揮作用。有些非專業因素屬于先天性的,大部分教師的非專業因素要后天培養,并在工作中有意無意地調整和改善。一個優秀的教師更要注重非專業素質的培養,以促進職業的成長和發展。

[1]連榕.教師專業發展叢書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3]諾丁斯著,于天龍譯.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關懷素養專業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現代就是細枝末節的關懷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