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下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2015-10-26 18:41黃臣
亞太教育 2015年34期
關鍵詞:教育現狀新課程研究

黃臣

摘 要:現階段我國農村教育正處于重要的發展階段,農村地區由于其經濟落后,教育資源缺乏,其地理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強對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的研究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其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現狀,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幾點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現狀;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12-0031-01

一、新課程下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現狀

1. 地理科目不重視

當前對地理課目不重視的教育現象在農村初中教學中較為突出,在初中教學安排中,數學、語文、英語等科目的分數較高,在初中學生綜合考評中占據重要地位,再加上部分教師和家長都重視學生的數理化學習,從而忽視了初中地理學科的開展。再加上人們把地理學科劃分為文科科學,而很多教師都鼓勵學生選擇理科,這也造成了地理課目在教育體系中得不到重視。

2.教學資源配置不足

初中地理教學資源相對不足,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嚴重匱乏,通過調查顯示,農村初中普遍缺乏專業化的地理教室、地理資料室和標本室,有些學校甚至連最基本的地球儀和世界地圖都沒有,更談不上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利用。很多農村初中學校中,地理課時的安排較少,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開展全面性的教學,教師為了趕課程,往往會減少教學內容,影響了教學效果。

3.師資隊伍專業性不強

初中地理師資隊伍配置不足,同時教師的專業化素質不強,其教學方式陳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造成了地理教學效果不佳。通過調查顯示初中地理教師中,??茖W歷的教師占據比例較高,同時教師的年齡較大,和大城市學校教師相比,其師資力量就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大部分地理教師的專業化知識較為匱乏,無法靈活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技術難以開展,因此師資隊伍專業性不強也造成了教學效果不佳。

二、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現狀原因分析

農村初中地理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較多,例如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資源缺乏等,尤其是農村中學教學的基礎教育投入和城市教育有著很大的差距,農村基層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教育資源有限造成了初中學校僧多粥少,學生數量和教育資源不匹配,從而造成教育陷入困境。再者農村中學的課程改革推行力度不足,缺乏配套的執行支持體系,農村初中實施信息化、現代化地理課程的條件并不充分,再加上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不適應,從而制約了初中地理教育的深入開展。

三、新課程下初中地理教育對策

1.嚴格執行新課程改革要求,保證地理學時

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現狀的改革要嚴格執行新課程的改革要求,首先要改變教育觀念,地理學科是重要的基礎學科,新課程改革要求地理學科不但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要增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性讓位于學生,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轉變思想觀念,加強對地理學科的重視。再者要強化對地理學時的規劃,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地理課程,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深化教學層面,引起學生的教學共鳴。此外要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把地理教學和周圍熱點新聞結合在一起,主動思考其問題發生的根源,有意識培養自我的結合意識和思考能力,擴展自我的地理眼界。同時學校也應該注重學生的時政教育,有意識的豐富時事熱點的獲取渠道,在教室配置電視機、多媒體大屏幕等,定期定時的組織觀看新聞節目,同時增加時政課的授課課時。

2.加大教育資源投入

通過調查顯示,農村初中教育資金投入大部分是由當地政府承擔的,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中,農村初中的教育資源投入較少,從而造成其教學設備普遍缺乏。因此教育部門要強化對農村地理教學資源的投入,完善地理教學設備,如強化地理實驗室、手工制作室、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同時使學生能夠接觸到常用的教學工具,如地球儀、地圖等,從而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再者要發揮當地企業的經濟優勢,鼓勵企業對教育資源不足的學校進行捐助,從而提高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的水平。

3.提升師資隊伍力量

教育部門要重視對農村初中地理教師的培訓再教育,當地的教育部門可以邀請高校的教育專家作為培訓教師,為農村學生創造良好的深造機會,提升自我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再者要發揮城市中學的優秀教學資源,采用帶動互幫的方式來帶動農村地理教育的提升,促進農村地理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對教師自身而言,要加強地理教案的設計工作,重視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合理選擇地理教材,保證教學教材凸顯知識重點和難點,提高教案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再者要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把多媒體技術融合到地理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來展示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直觀性。此外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側重于地理與時事新聞的聯系,促進農村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4.完善考評制度,提高地理學科地位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要改變地理學科的副科地位,提高其學科地位,學校領導都要轉變教學思維,把地理學科納入到教學評估內容中,從而強化教師對地理學科的重視度,讓教師從自身的教學入手,不斷完善自我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模式,提高地理教學水平。教育部門要改革評價方案,讓教師參與到地理教學評估中,把教學成績納入到職稱評估、每年評優和晉級中,凸顯地理教學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輕視地理學科的問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農村初中地理在教育課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當前教學中呈現出了對地理學科不重視的現象,再加上農村地區的教師資源配置不足,造成了農村初中地理現狀不容樂觀。因此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要嚴格執行改革要求,保證地理課時,同時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并提高師資隊伍力量,全面提高農村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廖濤.農村初中地理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5,(24).

[2]孫健.農村初中地理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4,(03).

[3]江紅來.新課程下農村初中地理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05-01.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育現狀新課程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生存狀況與教育現狀研究*
淺析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的策略與途徑
高校ACCA教育現狀及其問題探討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