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地圖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015-10-26 18:56李春江
亞太教育 2015年34期
關鍵詞:事物區域教學

李春江

摘 要:地圖是包含內容豐富的一種地理教學直觀教具。常言道,千言萬語匯成地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使用得當,能生動、具體、深刻的展現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和地理原理與過程,能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感和對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淺析了如何運用地圖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地圖;地理教學;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12-0067-01

一、地圖的基本特征和分類

(一)地圖的基本特征

我們認為地圖具有四個基本特征:法則性、概括性、地理信息載體和用符號表現等。首先,地圖必須遵循一定的數學法則。地圖通常必須把地球曲面上的事物和現象轉換為平面狀態加以表示,因而比例尺、地圖投影、各種坐標系統就成了地圖的數學法則。其次,地圖必須經過科學概括。地圖上所表示的經過分類、簡化、夸張和符號化,從現實的地理環境概括到具體的專業地圖,要經過對所要表現例如地形河流等要素進行概括。從地形到河流,從建筑物到礦產資源等等不同的地理要素,都具有自己所對應的地圖符號語言,只有完整的準確的地理符號才能準確的表示地理事物。地圖因為容納和展現了復雜的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因此它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

(二)地圖的分類

按照制作地圖的比例尺、地圖展現的內容、地圖的用途和地圖表現的區域范圍等方向把地圖進行分類。

1.比例尺是地圖重要的參數:按照地圖的比例尺可以分成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圖等。大比例尺地圖所表現的區域比較小、但是所表現的內容微觀、詳細。而小比例尺地圖所表現的區域空間范圍大,但是表現內容是宏觀、粗略的。

2.按照地圖展現的內容:可將地圖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

普通地圖在教學過程和生活中最為常見,宏觀的展現繪圖區域的何種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特征。例如表現各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關系和重要城市、礦產資源等信息為主的世界行政區劃地圖。表現一個區域的地形、和河流等為主的地形圖。普通地圖內容比較概略,且地理信息量密集可以表現很多的地理要素。

專題地圖是以普通地圖作為底圖基礎的,重點反映某一種或幾種專門的要素,依內容要素可分為:自然地理圖、社會經濟地圖和工程技術圖。

3.按照地圖的用途:參考圖、教學圖、地形圖、航空圖、海圖、海岸圖、天文圖、交通圖、旅游圖等。

4.按照地圖表現的區域范圍:地圖是客觀存在地理事物的模擬和展示,地圖要表現的區域可以宏觀到整個地球也可以微觀到幾平方公里的區域。例如表現中國交通線路的中國交通線路分布圖,還有省級交通線路分布圖,兩者的差異就是地圖表現的區域范圍差異。

二、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中學日常地理教學和中高考考察側重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相互聯系和地理原理的理解和應用,最終內化為學生認知結構中的合理可持續的發展觀和自然觀和人地關系觀念。將地圖應用與地理教學過程可以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地理素養。并且地圖教學也是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地圖可以使地理事物空間分布規律形象直觀的展現出來

客觀存在的地理事物是復雜、宏觀的,并且其分布規律并不是輕易到我們肉眼可以觀察和發掘的。因此將宏觀復雜的地理事物簡化和圖表化展示的地圖能有助于學生形象直觀的認識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

(二)地圖圖文結合,利于學生高效掌握

如前段所言,客觀存在的復雜宏觀的地理區域,被形象化、針對性的展示在地圖上,使學生將地圖和文字化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自己的圖文結合知識鏈。我們可以利用地圖的圖文結合的作用應用于地理教學中產生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觀察中國地形圖,讓學生說出中國的地形分布和山脈之間的關聯,以及主要的河流分水嶺和氣候分界。也可以在講中國地形分布的知識時,讓學生自己繪制簡單的中國地形分布圖。

(三)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化整為零

巧用地圖,使抽象宏觀復雜的地理事物變為具體和直觀,減輕學生對地理事物空間分布規律和地理原理的學習難度。地理教學是具有針對性的,比如學生需要掌握中國主要的山脈名稱和走向。水系的分水嶺和氣候分界等。地圖將有用的地理信息展現在圖像上。

(四)善于利用地圖背后的奧秘,促進學生對地理事物的探索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學生對地理事物的興趣的潘多拉魔盒開啟后,地理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例如:內蒙古的盟市劃分從東北至西部依次為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集寧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等??梢宰寣W生觀察地圖,思考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三個地級市的名稱由來。呼倫貝爾市名稱典故源自呼倫湖和貝爾湖。大興安嶺穿越興安盟而過,因此得名興安盟。通遼市位于內蒙古和遼寧省交界處,意為通向遼寧。這些地圖背后的典故和奧秘能激發學生對地理事物的探索性趣。

三、怎么樣使用地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利用地圖針對性強調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和分布形態

地圖準確的、科學的指示出了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和分布形態。例如,在高中區域地理的教學中要針對性的掌握日本、印度、澳大利亞、法國、英國、德國、埃及、美國、巴西、中國等國家的自然地理知識和人文地理知識。而對一個區域或國家進行正確定位是進行地理認識和分析的第一步。地圖上準確的利用經緯度對區域進行標示。教師充分利用地圖的這一特性,使學生善于觀察、記憶和掌握地圖,培養學生對于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快速定位的能力。很多地理事物的分布形態也被直觀的展現在地圖紙上,比如將黃河的形狀想象成“幾”字,將長江想象成英文字母“W”。河流和山脈的分布形態,可以從地圖上直觀的觀察出來,有利于學生將枯燥的地理知識轉化成形象生動的幾何圖像進行記憶。

(二)應用地圖讓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空間分布規律和相互聯系

地圖能以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反映地理事物空間分布和相互聯系。地理事物空間分布規律和相互聯系的本質為地理事物原理。地理事物空間分布規律和相互聯系是由學生觀察地圖結合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的來。例如,我國降水量總體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原因是西北內陸距海遙遠、地形阻擋、雨期較短導致降水量少。

參考文獻:

[1]蔡孟裔等.新編地圖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張毅.地理繪畫技法,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3]亨德里克·威廉·房龍.人類的家園.endprint

猜你喜歡
事物區域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奇妙事物用心看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春天來啦(2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