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靜空靈,物合心源
——禪宗美學影響下的中國意象油畫

2015-10-29 16:41史曉楠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禪宗油畫美學

史曉楠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100)

虛靜空靈,物合心源
——禪宗美學影響下的中國意象油畫

史曉楠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100)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其精神氣象、人文之美、審美理想都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糧,因此可以說,意象油畫不是簡單地用油彩畫中國畫,它傳承的是中國文化精神、民族審美心理,是中國文化包容度的顯現。

意象油畫;禪宗美學;意境;禪味

任何一種藝術形態的生成和發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會一定程度上受到它所處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文化的影響,并在影響中汲取營養。比如,表現主義對尼采的反理性主義的追捧;超現實主義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領悟等,這些思想都在各個流派的作品中折射出其光輝。意象油畫也不例外,中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其精神氣象、人文之美、審美理想都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糧,因此可以說,意象油畫不是簡單地用油彩畫中國畫,它傳承的是中國文化精神、民族審美心理,是中國文化包容度的顯現。

一、禪宗思想是當代美學根基之一

禪宗美學是中國古典美學繼莊子美學后的第二次飛躍,是一種深受禪宗影響的中國古典美學思想。反映到美學上有兩大特點:(1)它是人格主義的,它的“悟”、“清靜”“定”、“慧”、“解脫”等都關乎人格。希望超越事物的表象而去關注其更深的內在,發現精神世界中的規律與變化,從而達到精神與想象的統一;(2)它是自然主義的,禪宗自然觀的美學品格,首先在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本由自然生,崇尚自然是禪宗美學的理念。

禪宗美學通過對外在景物的情感抒發,從而寄托和傳達出人的情感和觀念,使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創作出了既有理智不自覺地干預而又飽含情感的藝術形象。表現在繪畫作品上,外物景象不再是具體事物自身,而是浸潤了創作者的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個人主觀的情緒自身,而是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觀形象。這種感受正是禪宗所說的那種非概念所能窮盡,非語言所能表達,既確定又不確定、合目的又無目的的整體意象觀。因此可以說禪宗美學是中國意象繪畫的精髓,也是衡量具有中國文化特征和美學價值重要標準之一。

二、散發著禪宗思想的意象油畫

意象油畫作為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產物,他是一個內涵豐富且外延廣闊的美學概念,是油畫藝術這一西方畫種在中國本土所體現出來的最具民族特質的繪畫藝術,似乎折射著中西方兩種藝術,因此,中國畫和油畫藝術在意象油畫上都能找到各自的烙印。中國意象油畫區別于西方油畫藝術的最大特征是它內在所蘊含的文化精神,是一種與自然處宇宙相通相融的“天人合一”宇宙觀,是中國人特有的東方文化精神。意象油畫表現了典型的東方意境,是中國人的獨特文化內含對藝術家的影響,追求的是一種精神的超脫,追求的是“心游物外”、“物我為一”的一種精神境界。為了達到這種神游的境界,意象油畫主張的不是對某一物象的再現,而是要求藝術家經過主觀的提煉、概括與取舍,融合自己對自然物象的印象和感悟,對其作一種抒寫性形象塑造,精心經營畫面形式來傳達某種意境??傊?,中國意象油畫是在中國文化語境下生成并迅速發展的,它呈現的是中國文化精神影響下的中國本土藝術風貌,以中國意象美學觀念融于油畫藝術的創作中去,重意境的發生和詩意的傳達,以寫意、的表現手法追求形象上的似與不似之間,彰顯中國文化精神特質。

三、當代油畫家的意象探索

歐洋是中國意象油畫的拓荒者,她將中國“文人畫”的趣味與西方印象派的光與色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到的畫風。她的畫不僅僅是表現畫面,更強調“意在畫外,畫中有詩”,彰顯了中華民族經典傳統的“寫意性”審美理念,別具一格,讓人耳目一新,給人一種東方意象之美。朱德群、吳冠中、莫雄、許江、方立軍張大林等,雖都是意向性油畫的擁躉,但作品展現的風貌又不盡相同;吳冠中先生是將油畫意象化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大師,其作品中無處不帶有一種清靜自在式的童趣,畫中山水寥寥數筆,勾勒出畫家心中的烏托邦,是對凡塵的一種出離,是一種對人生的體悟,也可以說是一種超脫,是對禪宗思想不謀的契合;莫雄的繪畫專注于暗香寒春的描繪,他想用油畫語言來表達梅花在中國文化中的品質、格調和寓意。他選擇的意象不僅是中國畫中的似與不似,而且是油畫語言和水墨語言的似與不似,他用油彩改變了水墨畫的形式,以意構境,通過豐富而靈巧的油畫語言傳遞了中國禪宗文化的氣質和韻致;張大林的《荷花》系列,以荷花作為傳達的載體,這個載體是具象的,其精神層面帶有一種禪味。他的油畫以“美”為主,以“我”為主,把客觀的自然納入自我的觀察與體驗,形成以“我”為中心的自然禪意,形成別具一格的油畫心象,這又何嘗不體現出對“禪”的體悟。

總之,融合了中國老莊、玄學美學的禪宗美學思想,是一種人格主義,講清凈、究悟、定等“無心”的人格觀念;禪宗美學是一種自然主義,講究空的自然觀念,是一種由心境創造的意境。包含了禪宗思想的中國意象油畫應該是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統一,它不是客觀存在,也不是畫家對客觀存在的物象的描模,而是油畫家的心靈的創造。它尋覓境界中的頓悟,更關注以人為主體的心境,主張一切物都為人心所創造和幻化。這種心證與心悟的感性式、直觀式的審美方法,深深影響著中國文藝的創作,它深入文藝的精神核心,產生心靈化與境界化的實質美感。

[1]孫玉婷.從三宅一生看禪宗美學[EB/OL].http://news.efu.com. cn/newsview-192830-1.html,2012-01-12.

[2]張大林.意象油畫[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J213

A

1005-5312(2015)08-0190-01

猜你喜歡
禪宗油畫美學
仝仺美學館
一張油畫
盤中的意式美學
禪宗軟件
油畫《塬下》
油畫
論舊禪宗與王維的詩歌創作
純白美學
《歲月長又長》(油畫)
《愚公移山》和醫學“禪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