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大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2015-10-29 07:05劉繼楠
科學家 2015年9期
關鍵詞:生活污水收集處理

劉繼楠

摘 要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來源為沖廁、餐飲、洗衣、洗浴、清掃以及家庭圈養禽畜等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會引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造成生態破壞和疾病傳播。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需通過提高農村干部和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推廣環保技術。從而采取有效的收集、處理方式,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建立健全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 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

中圖分類號 X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5)09-0108-01

1 農村生活污水水質及排放要求

大連村鎮生活污水水質根據污水來源、季節用水特征等因素不同亦隨之變化。故,水質的確定應以實測值為基礎分析確定,PH值為6.5-8.0,SS值為150-200,CODcr值為250-400,BOD5值為150-230,NH4+-N值為30-50,TP值為20.0-5.0。同時應進行實地普查,對當地用水情況充分了解后,酌情確認。按照村鎮污水不同排水去向和不同用途,排放的水質必須滿足國家或地方相對應的排放標準要求。

2 大連市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統

2.1 村鎮生活污水收集方式

結合村鎮生活特點、對不同自然村落的調查結果,可以將村鎮生活污水收集方式分為三種:庭院收集、分散收集、集中收集。

1)庭院收集。庭院收集以一戶家庭為對象,排水人口為5人或更少,排水總量小于0.5m3/d。污水來源主要為化糞池上清液、廚房、洗衣洗浴間。收集后的污水通過以戶為單位的簡易處理設施處理。庭院收集系統參見圖1。

2)分散收集。分散收集以小型村落為單位,排水人口在50左右,排水總量小于5m3/d。分散收集是利用庭院收集,將各戶的污水通過管道引入污水處理設施。分散收集系統參見圖2。

3)集中收集系統。集中收集,按照規模細分為小型收集系統和大型收集系統。

小型收集系統,排水人口約50~5000人,10~1000戶家庭,排水總量5m3/d~500m3/d;村鎮建設排水系統。村民居住集中的行政村、自然村、小型村落(如二類村或較小的一類村)可適當采用該類污水收集系統。

大型污水收集系統,排水人口約5000~10000人,1000~5000戶家庭,排水總量500m3/d~1000m3/d;經濟較為發達、村名居住集中的村鎮科采用該類收集系統。集中收集系統參見圖3。

2.2 污水處理模式

大連地區村鎮污水除了具有我國東北地區村鎮污水處理總體分散、局部集中、冬季氣溫較低等特點之外,還具有鄉鎮經濟比較發達,村鎮工業數量較多,海岸線長、無較大河流的特點。根據大連地區農村社會經濟和自然地理特點,村鎮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城市郊區型、農業為主型、海島或近海型。

由于村鎮經濟增長的不平衡,不同區域村鎮存在較大差距。同時因地域不同形成的居住方式、生活習慣不同,也造成了不同村鎮的不同排水情況。處理不同的排水情況也應對應的采取不同的處理模式,常用處理模式主要有:分散處理模式、集中處理模式、統一并網處理模式。

1)分散處理模式。分散處理模式,采用中小型的處理設備,亦或采用生態處理方式,以村鎮或村莊聯合為基礎,分片區處理。對于大連周邊海島、山區等村鎮尤為適用。分散處理模式首先通過化糞池、沉淀池出水,流經生態濕地或采用地埋式凈化槽處理。處理后的出水可收集用于灌溉農作物。分散式模式分布靈活、施工便利、管理簡易,同時出水水質有所保障。而在對出水水質要求較高的旅游區餐飲、洗浴排水,需經隔油池后,通過凈化設備、膜生物反應器處理以使出水達到排放

標準。

2)集中處理模式。集中處理模式,建設集中的中大型處理設備對排水進行處理。在村民集中的鄉鎮,村鎮布局密集、交通便利,經濟發展程度較高,排水規模較大的地區推薦采用此類處理模式。由于來水集中,設備采用先進,依此類模式建設的處理設施相對占地面積小、抗沖擊能力強、運行維護方便、易于管理,可更好的控制出水水質。而對于周邊村落,可利用大連丘陵地勢的高差,敷設污水管網對污水進行收集,兼以配套小型污水提升泵站、處理站進行集中收集后進行處理。在建設條件及技術能力容許的情況下可采用荒地、洼地進行濕地、氧化塘、生態濾床等生態處理系統,在減少用地的同時減少建設管理費用。

3)統一并網處理模式。統一并網處理模式,利用城市大型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通過修建污水收集管線,提升泵站,將村鎮全部生活污水統一收集,并入城市大型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此種模式適用于距離城市較近的城鄉結合部村鎮,如大連市營城子街道、牧城驛街道等。此種處理模式具有處理效果顯著、運行管理專業的特點,對于實現由“分散治污”向“集中治污、集中控制”的發展目標具有現實意義。

3 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通過提高農村干部和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保障農民群眾身心健康。從而推廣使用環保技術、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建立健全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孫瑞敏.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排水現狀分析[J].能源與環境,2010(5).

[2]張寶軍,劉輝,沈士德,等.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態處理應用研究[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3]鐘秋爽,黃娟.太湖流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運營機制及適宜技術[J].中國給水排水,2012(2).

[4]吳立.關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若干意見和建議[J].水工業市場,2012(6)

[5]浦建新,戴飛.蘇州相城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策研究[J].水工業市場,2012(6).

猜你喜歡
生活污水收集處理
城市規劃檔案的收集與利用策略分析
巧用物理“秘籍”,幫助學生練功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進展研究
淺論非法證據排除
網絡犯罪中電子證據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淺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橋梁軟土基礎處理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