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創新創業體系構建的問題與思考

2015-11-02 01:10王逸鳴李少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10期
關鍵詞:體系構建創新創業

王逸鳴+李少文

摘 要:以北京大學團委為例,介紹了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主要架構,總結梳理了高校創新創業體系構建普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明確了高校在創新創業工作中所應擔負的基本職能,并據此提出高校創新創業體系科學構建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業;體系構建;創業實踐平臺

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正在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視,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組織管理往往受到部門分割的制約而不能形成合力,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內涵的片面認識又常常導致其被看成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短期行為。[1]為此,高校必須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從人才培養的高度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整體設計,選擇適合自身的教育模式,并逐步構建創新創業體系。

北京大學團委創新創業工作現狀

本著“推進創業教育,服務創業實踐”的工作理念,北京大學團委運用競賽、培訓、論壇、交流等形式,努力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逐漸形成了以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為主體,以創業知識培訓為重點,以創業交流研習為依托,以創業基金評選為助推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以“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系列賽事為主體的創新創業工作,是學校團委的品牌項目。自1991年至今,北京大學“挑戰杯”系列賽事經過23年的發展漸趨成熟,已經成為校內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權威性和導向性的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同時,北京大學“挑戰杯”系列賽事理念也在不斷變化。2006年,學校團委設立“特別貢獻獎”,通過向校內各職能部門招標的方式設置重點課題,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校園發展結合起來;2008年,學校團委設立跨學科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此外,賽前舉辦院系宣講會、培訓講座、部門見面會等,加強對選手科研水平的培養;賽中,選手與評審老師的溝通與互動,使參賽選手盡可能多地收獲經驗;賽后,加強對獲獎選手的跟蹤調研,在聽取參賽選手意見與建議的同時,通過首都“挑戰杯”、全國“挑戰杯”、學術論壇、科技作品博覽會等學術交流平臺為參賽選手提供鍛煉機會?!疤魬鸨钡馁愂露ㄎ粡膯我坏母傎惏l展成為學校學術育人工程的一部分,真正貫徹了“學術為本,創新成才”的賽事宗旨。

創業計劃大賽自1999年舉辦以來,已成為學校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成為拓展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潛力的渠道。在競賽導向上,注重引導學生以自行開發或參與開發中小項目參加比賽;在競賽體制上,不斷完善初賽、復賽、決賽答辯的三級競賽體系,將書面審核與現場答辯有機結合;在評審機制上,不斷提高校外企業家、風險投資家等業界人士的比重,給予參賽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指導。以第十五屆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為例,參賽作品共132件,作品覆蓋能源、生物醫藥、服務、信息技術、金融、環保等多個類別,參賽者來自校內20多個院系。其中,“CHEERS簡衣時尚設計”平臺作品榮獲首都“創青春”創業大賽金獎,SKILLFAIR作品榮獲全國“創青春”創業大賽MBA專項賽金獎。

除了在校內營造創業氛圍外,學校團委還與各省市團委、其他大學建立起合作機制和溝通渠道,每年互派優秀創業團隊進行創業交流與競賽。2014年下半年至今,第十六屆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的優秀創業團隊多次參與了省際與校際創業交流。

學校團委的創新創業工作,始終本著以創業知識培訓和創業交流研習為重點,加強創業分層科學指導的思路,以基金贊助和校際交流為助推,拓展學生創業資源;加強創業工作組織體系建設,搭建全員育人創業教育平臺。其中,每年與東京大學的校際創業團隊交流以及河合創業基金資助已經成為學校團委的重點工作之一,吸引了大量校內的實力團隊參與其中,豐富了學校創新創業體系。

高校創新創業體系構建普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技術型創業人才稀缺,專業化師資力量匱乏

一方面,創業教育服務起步較晚,也普遍存在創業人群精英化傾向和盲目創業等誤區。我國現在創業很多,但創新卻相對較少,創業項目更多的是瞄準市場而不是瞄準技術,追求利潤而非創造市場。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北京大學學生的創業主要分布在14個領域,排在前兩位的是IT和教育,關于科技方面的創新還是很稀缺,但真正能推動社會進步的恰恰是科技類創業。推動創新比推動創業更重要,重復性的創業實際沒有太大的意義和價值。因此,需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將學習的知識投入到創業應用,要找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創業中的應用優勢。

另一方面,從事創業服務指導的專業師資隊伍與創業服務人才相對匱乏。此外,創業教育服務多偏重理論性研究,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經驗較少,使得創業服務效果無法達到最優。

2.服務定位模糊,支持覆蓋面小

深度的創業項目服務應該貫穿于從項目培育、項目論證到項目指導、孵化和實施的全過程;具有廣度的創業項目服務應該包括對項目的科學管理和對項目產品的市場推廣等。 以這樣的標準來反觀目前的工作,廣度和深度仍然缺乏。具體表現在對項目的孵化和實施缺乏相應的支持,更多的是提供項目展示的平臺,而非后期發展的資源,這使得創業項目的發展舉步維艱。

經過調查,學生創業除需要項目指導幫助外,還存在以下需求:一是資金支持,存在項目前期難以融資以及融資到款時間長等問題;二是技術支持,存在想法很成熟卻對接不到設計平臺的技術人才;三是場地支持,調查的104支團隊中,只有11%的團隊是學校提供場地,40%需要自行找場地,34%的學生將場地選為最需要的幫助,因為缺少場地使得創業團隊難以正規化運營、難以得到注冊地點;四是法務和財務支持,學生創業很難兼顧到法律和財務問題,而且初創團隊也沒有更多的資金去聘請專業的法務與財務人員;五是人員需求,在校學生在期中、期末季很難兼顧工作與學業,這就需要招聘全職員工,而單憑某一個創業公司來普遍推廣自己的招募信息確實力量太小。

3.政策落地難,服務難到位

在國家層面上,創業政策在細節上并沒有觸及根本,政策有效落實也需要進一步觀察,尤其是與畢業生對接的政策。例如:因為戶口政策沒有落實,如果畢業生創業失敗,沒有第二次創業機會,將由于不再擁有畢業大學生的就業資格,只能返回家鄉。

在高校層面,目前,不少高校的創業服務工作還只是停留在喊口號上,而具體到落實和真正讓學生受益的工作還做得不夠。以工作細節為例,學校各部門舉辦了不少創業比賽,但給學生的獎金卻不能及時發放。創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搶占先機,如果獎金一拖再拖,待發到學生手中時已經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了。為什么一筆創業獎金要輾轉幾個部門才能發放到學生手中?能不能設置專門的人員直接對接學生獎金的發放?有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讓學生花費最少的時間、精力得到最大化的效益?此外,高校相關政策的制定仍然存在不科學的地方,從學生視角考慮問題較少,并未解決學生的真實擔憂。例如:是否可以制定一個明確的政策來解決學生因在校期間創業而帶來的學業上的壓力問題。調查中,“小醬油”的聯合創始人說道:“我必須考慮到創業對學業的影響,剛開始創業時我的腦海里一下子就蹦出來了這些問題:難以兼顧課業,是否可以休學創業?休學期間誰來解決學生的住宿和安全問題?創業是否可以轉化成學分,減少學分要求?”?!八墒蠼逃钡穆摵蟿撌既艘舱f道:“我的23人團隊中有18個在校生,在期中、期末季在校大學生很難兼顧工作,希望學??梢詾閯摌I大學生提供學習上的幫助,降低他們的學分要求?!睂嶋H上,沒有學校的政策支持,在校學生創業的機會成本實在太高。

4.資源與手段缺失,部門分割陷困境

目前,很多指導服務都還只是大方向的政策指導、大范圍的信息指導或者非?;\統的技巧指導,鮮有深層的戰略指導,也沒有與當前市場環境緊密結合。經過廣泛調查,目前學校的創業團隊至少面臨兩方面困惑:一是信息渠道不暢通,學生普遍反映不清楚如何從學校獲得支持,很多團隊直接以社會化方式進入市場,直接尋找商業投資,與學校并不產生交集;二是參加賽事與獲取資源并不掛鉤,即學生參加校內外的相關賽事,甚至被選中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比賽,但由于學校沒有專門扶持創業團隊的機構,團隊無法從學校獲得足夠的支持,從而導致一些優秀的創業計劃擱淺,無法轉化為現實成果。

此外,還有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即創新創業服務工作缺乏統籌性、科學性和完整性,創新創業教育的組織管理往往受到部門分割的制約而不能形成合力。第二十三屆挑戰杯特別貢獻獎的一份成果報告指出,學校有許多和創業相關的部門,卻沒有一個是主導創業的部門,形成了“備胎現象”,誰都有義務但沒有權利,這也導致沒有統一信息渠道溝通校內校外資源。伴隨實踐發展,現有的學生創業工作體制逐漸顯露出弊端,集中體現為資源分散和缺乏統一管理。

高校創新創業體系科學構建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創業教育,鼓勵技術創新

創業服務部門應當學習國內外高校優秀的創業服務理念與方法,根據自身情況建立相應體系,逐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進入第一課堂;同時,還應整合學校與社會資源,著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創業指導隊伍。學校團委已將創業教育納入“形勢與政策教育”的課程體系,邀請成功校友回校講座,在提升學生創業意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綜合素養。學校團委還將聘請知名學者、企業家組成“一對一”創業導師團,聯合校友資源,建立企業與學生的定期交流機制,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的培養。從全國范圍來看,下一階段高校應出臺相應政策,提倡并激勵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從而推動更多的創新型創業人才進行技術型創業。

2.建立有效溝通機制,確保創業政策落實

一是要根據創業者的需求制定政策。要積極傾聽創業者的聲音,通過微信平臺、問卷、BBS等途徑廣泛征集創業者的意見,根據其創業發展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政策,做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不做牽著創業者走的領路人,要做推著創業者走的知心人。

二是要將政策落到實處。需要學校相關部門及時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堅決杜絕“有政策、沒細則;有細則,沒落實”的現象,狠抓政策落實。對一些實施起來有困難的政策,要注意吸收其他院校的好經驗、好辦法,爭取在政策落實上有所突破。

3.構建信息平臺,加強資源整合

在將想法轉化為現實的過程中,學生缺乏的是信息和資源:誰愿意對我的創業進行投資?成果該由誰推廣到市場?哪些企業是我能放心合作的?信息和資源的缺乏,往往會成為大學生創業的最大攔路虎,對此有必要構建創業信息平臺,加強創業資源的整合,發揮聚合效應。一是要將校內各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統一平臺發布發展導向、扶持政策、產業需求、合作企業等信息,并嚴格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和真實性。 二是要加強校際之間的信息資源整合,加強與國內外兄弟院校之間的溝通合作,共享創業信息資源,努力實現人才互通、項目共融、創業共進。

4.構建創業支持體系,打造創業實踐平臺

首先,要積極開展創業孵化器工作,爭取學校的支持以建立校內大學生創業園等實踐場所為主,讓優秀的創業項目入駐孵化,為學生初始創業提供服務,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創業方案付諸實踐,真正幫助學生創業團隊獲得現實效益。但目前學校相關部門已經建設的孵化器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入駐申請手續太煩瑣、周期太長、不利于鼓勵學生創業等。要提高效率,還需要用市場的辦法來解決孵化器的問題,推動學生創新創業平穩有序地進入實踐階段。目前,團委已孵化出一支學生創業團隊來建設孵化器,并形成了具體策劃與實施方案,即將在校內設立分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幫助創業團隊解決場地問題。另外,應繼續定點孵化學生創業團隊,主要是為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一是孵化法務支持創業團隊,為初創團隊統一提供系統周密的法律咨詢與法律幫助;二是孵化財務支持創業團隊,為創業團隊提供財務咨詢并實現財務專業人員外包共享;三是孵化融資平臺創業團隊,尋找現有相關創業團隊,為創業團隊和投資人之間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

5.成立創新創業指導委員會,促進各部門工作有機融合

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創新創業工作指導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其中,清華大學的學生創業工作統一由學校團委管理,同時建立了“創加”創業服務平臺,在整合、發布創業信息的同時,為正在創業的學校團隊提供資金和校友資源支持;上海交通大學團委組建學生科技創新實踐中心,專門對接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取得了激發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良好效果。

借鑒上述高校經驗,以北京大學為例,筆者認為學??梢曰I劃設立“北京大學學生創業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協調各類創業資源,并為創業團隊提供全套創新創業服務。一方面,可以有力整合優化校內現有資源,改變資源分散現狀,避免重復建設,為學生創業團隊提供更全面、權威、時效的創業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孵化器等平臺推動創業方案付諸實踐,走向市場,真正幫助學生創業團隊取得現實效益。

參考文獻:

[1]房汝建. 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3).

[2]殷志,鄒瑾. 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創業工作的問題及對策—以衡陽市石鼓區為例[J].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3]高尚. 高校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創業工作探討[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團委)

[責任編輯:李藝英]

猜你喜歡
體系構建創新創業
高職教育質量管理內涵及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農村職業學校學生成績考核體系的研究
如何構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園管理問題研究
把握“金鑰匙”打開創業門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