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客星球三部曲

2015-11-14 22:22
時間線 2015年6期
關鍵詞:眾籌星球創客

所有創客都為創造而生,對于好項目而言不存在“資本賽冬”

自從“創客”一詞及其所代表的創客精神進入中國以來,大眾對于創客的認識就在不斷地被刷新。如果從起源上講,創客們其實是一群愿意動手創造新事物(特別是硬件)的“自造者”群體,由于3D打印機的出現,他們被譽為最有可能改變傳統制造業的顛覆者;而中國,“創客”一詞越來越朝著“創業”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下。

有趣的是,在中國兩座創業中心城市北京和深圳,創客們的生存狀態也分別因地域而有所不同。很典型的,北京的創客們大多都演變成了躋身商業大潮的創業者,而且以軟件項目居多;而深圳的創客們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早期推崇分享和開源精神的“布道者”們,所專注的項目也以硬件居多—這與深圳獨有的制造業氛圍有關。二者唯一的相同點,大概就是其創造的本質。

所有創客都為創造而生。如果說遍布中關村的各式孵化器可能會令人產生身在中國硅谷的錯覺,那么,一個以眾籌為初衷的真人秀節目更能令人看清中國創客風潮的本質。至少,創客星球是在努力這么做。

創客星球將自己定義為“全球眾籌加速器”,是一個為創意項目和想法提供集資的平臺和社區,同時也是全國首檔原創電視眾籌節目。盡管聽上去傳統電視媒體與新興的時髦創客概念有點不搭,但實際上,大眾媒體的介入對于將原本屬于小眾群體的創客運動發揚光大,乃至成為風靡全國的流行風潮,功不可沒。

登上這檔節目的創客和點評嘉賓們就沒有地域之分了,觀眾們看到的是全中國創客創業風潮的一個縮影,同一個項目也可能會遭到同臺嘉賓完全不同的犀利評價。例如,曾經被媒體過度追捧、甚至稱其為“建立了中國版Space X”的90后創業者、翎客航天創始人胡振宇,曾經在創客星球上獲得一位嘉賓“把很多不可能變為了可能”的高度贊譽,也被同臺的另一位嘉賓斥責為“過度包裝夢想”。

總之,創客星球記錄了這一切,并在年度星球盛典上為所有創客們的夢想和價值做了一個“總結”。今年的10 月 16 日,是創客星球節目2015年年度星球盛典舉辦的日子,也是2015創客指數發布暨頒獎典禮。

這一次,創客星球邀請了在開源硬件、人工智能、無人機、穿戴設備等領域的知名創客代表和企業代表,與觀眾分享他們的前沿探索。同時,有超過50個創客團隊在盛典現場布展,展示他們新奇酷炫的產品創意。為鼓勵和表彰今年倍受大眾認可的創客項目以及為創客發展做出貢獻的機構和組織,今年的星球盛典頒出 6 大年度創客獎項和 6 大年度行業獎項。

不過,相比這些獎項,《時間線》雜志觀察到了更具價值的事實—創客本人、專家和投資人、大數據,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共同勾勒出了中國創客風潮的全貌。

被推到風口浪尖的孩子

深圳柴火空間創始人潘昊在題為《中國創客這一年》的演講中說:“這一年對于中國的創客來說非常精彩,我們就像在海邊拾貝殼的孩子,突然被一個大浪推到浪尖上?!?/p>

自李克強考察柴火空間以來,柴火空間接待了過萬人的探訪,“創客”也變成熱詞。從中央到地方各個省市直轄市都開始推出自己的政策,去助力更多的創客空間。光是在上海,我們就可以看到至少有36家空間開始誕生。這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機。但當每一個風口聚集了太多資源的時候,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創客應該是一群制造風口的人,他們有自己的興趣,自己看到一個非常細分的需求,并且去完善它去創造它。然而在剛開始的時候,這可能跟商業化完全沒有關系。

他認為,在“創客”這個概念傳播的過程中,人們更多地把創客們看作創業者。而當人們太多地談創業時,其實忽略了一個創新的基礎,就是只有當大家都做一些與眾不同但一開始看起來沒有太大價值的東西時,才可能產生更多有價值的創新,和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

關于創客如何創造風口,億航聯合創始人熊逸放則提供了一個有啟發性的未來視角。他以現場試飛一架自己公司研發的小型無人機作為開場,正好與他的演講主題《無人機的下一個引爆點》相呼應。

“地面變得越來越擁堵,而我相信天空還有很大很大的空間?!彼故玖艘环鶃碜杂鞘幸巹澗值膱D,上面是有關倫敦未來的設想,天空飛著各種飛行器,“而未來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空中?!?/p>

熊逸放說,無人機未來有兩個趨勢:一個是無人機的聰明化和智能化。天上每個飛行器都必須越來越聰明,具備像谷歌無人駕駛一樣的技能,有在空中感知環境的能力;另一個是無人機的傻瓜化,未來空中的任何飛行器都會像如今坐地鐵一樣簡單和方便,智能設備可能取代傳統遙控器,開啟更多人機交互方式。

這一年,全民皆創客

2015 年是創客騰飛的一年,無數產品從0走向1,普通大眾也從不知道創客是什么到全民皆創客—無論是草根還是名人,都想投身這片藍海。在這次星球盛典上,幾位跨界代表從不同視角分享了作為創客的感受。例如:

曾被李克強總理點贊的機器人創客Ai.Frame 創始人孫澤波認為,創客這一年來最大的改變是提供了一個思考生活的新方式。

微軟 Xbox 中國區負責人謝恩偉表示,創業不光是自己走出來做一些自己想做也喜歡做的事,在一些大的公司也會有很多創業的機會。這位全球 500 強企業高管盛贊創客們的創新精神。

北大心理學教授 Dr. 魏的觀點有些犀利,他認為現在創客變成了一個時髦的詞,甚至出現了泡沫,很難看到真正的創新,“潮流退去后會留下什么?”

洛可可集團董事長賈偉今年看到的最大變化是,創客已經不是一兩個人,而是壯大為幾千人、幾萬人、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創新聯盟。

不過,光有這些代表的觀點還不足以令我們看到創客這一年的全貌,身處行業一線的投資人們更有發言權。幾位金牌投資人在這次盛典上共同討論了“資本寒冬”這個熱門話題。例如:

GGV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表示,寒冬來臨對于有本事的創業者是件好事,雷軍創業時也被認為是處于資本寒冬期。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劍威。他說,資本市場轉冷對于優秀的創業者而言是一個好消息,競爭對手融不到錢,創業者則可以更多地關注產品和市場需求本身。戈壁創投合伙人徐晨也基本贊同這一點。

還有另一種觀點并不認同“資本寒冬”的說法。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根據專業的數據給出自己的觀點,未來五年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的比重有望大幅攀升,而現在的難點是如何讓更多的投資進入需要轉型和升級的企業中。

創客指數道出的“真相”

相比活生生卻常受限于主觀感受的人,數據通常扮演冷靜而準確的角色。今年,創客星球聯合零壹財經發布了國內首個以數據形式反映中國創客活動、產品和文化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2015 中國創客指數。創客星球希望能夠借此為中國創客和相關群體提供更加專業的產業洞察。

據眾籌指數報告顯示:截止到2015年8月,全國權益眾籌平臺總數達到167家,多集中在北上廣;1月至8月,主要權益眾籌平臺發布的創客項目為3043 個,共獲得了8.08億元的籌款,共有335萬人為創客項目貢獻了資金,權益眾籌行業交易總額達到15.7億元,累計支持人數近700萬人次。

從項目數量上來看,公益類項目占比最高,達到了 22%,創意設計類(約15%)、智能家居(約14%)緊隨其后;智能家居(26%)、智能交通(22%)、智能穿戴(14%)三類項目籌款額最高,獲得的支持人數也最高。

與此同時,這些項目同質化現象突出,3D 打印、無人機、虛擬現實等項目數量稀缺;機器人項目有望成為下一個引爆點。

創客們,被鼓勵到了嗎?

猜你喜歡
眾籌星球創客
摧毀吞噬星球
眾籌
新聞眾籌初探
讓路人都可以坐下來當創客
創客
創客
定增相當于股權眾籌
試水“眾籌+新三板”
米彎彎的星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