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歌:烏鴉》是余怒的分界線

2015-11-17 19:06于貴鋒
新詩 2015年2期
關鍵詞:雅歌解構烏鴉

◎于貴鋒

《雅歌:烏鴉》是余怒的分界線

◎于貴鋒

烏鴉,作為龐大隱喻系統的核心和支點,多少年來在我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作為黑暗(夜)的代名詞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它的顛覆意味著對整個隱喻系統的顛覆。九十年代初,在詩歌領域,詩人不約而同地選取“烏鴉”作為突破口,并由此逐步建立了他們的美學基礎,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言說方式,其中于堅、余怒是代表性人物之一。

于堅的《對一只烏鴉的命名》寫于1990年。烏鴉,“黑夜修女熬制的硫酸”,成為“敘述的愿望”,和企圖“對一片不祥陰影的逃脫”。對“烏鴉”傳統意義的不斷開掘與不斷的游離過程,就是對一座作為“符號”的建筑物的不斷掏空,是對“烏鴉”一詞的還原。在于堅這兒,他明確地表達了一種重構的愿望,因此在后來,他重新進入了一個新的隱喻系統,讓“事件”(而不是某個名詞)成為隱喻的客體。

余怒這首寫于1992年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余怒更為簡潔、隱晦地達到了“解構”(剝開)的目的,他讓他的作品“限制”在解構(剝開)本身上,讓詞語在一個既定的范圍內活動。這種“限制”卻恰恰又通過文本體現了“背叛”的精神。當把“雅歌”這種已有約定意義的詩歌形式和“烏鴉”這個即將被解構(剝開)的詞語放置在一起的時候,澄明、穩定、結實和模糊、分散、不確定之間就已經出現了言說的空間。余怒把目光更多地停留在它們之間的縫隙。

“聒噪”既是烏鴉的叫聲(建立在某種先驗的情感基礎上),也是“意義”的聲音,當它(轉換為“烏鴉”)被強行從它原本的“形式”(一只鳥)上剝離,“以強大的烏黑”(轉換為顏色)“平衡各種鳥”時,烏鴉實際上已經不是“最初的”烏鴉,烏鴉成為某種意義的犧牲品,被框定在一個有限的“意義空間”?!八靡宦暭饨小边M入“情感時間”,“再昏眩一次”意味著重復,這直接指向了“隱喻”的弊端,它的夸張和虛假。但昏眩者卻又無法擺脫,因為一只烏鴉就取消了(“平衡”)各種鳥,取消了“烏鴉”所可能引起的另外的正常感受?!耙欢褟U墟”表明了“昏?!钡臒o效。

“天空已經離去”,表面上是因為昏眩,實際上在我理解,該“天空”指“隱喻意義的天空”,對于“我”來說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我”和“烏鴉的表象”相對。在此,作者開始了對自己的審視。那只表象的烏鴉,使詩人感覺到“我小 我潔白”,“成了瑕疵”,并將那“黑”(顏色)轉換為“傍晚的天空”,又將對“夜”的“成見”, “用一只彈弓”轉嫁到真實的烏鴉。

“烏鴉:我留在天堂的影子”,這正是隱喻所帶來的我們傳統的文化心理結構,當一片羽毛落下來的時候,客觀的烏鴉成為一具尸體,成為我們咒罵的對象,烏鴉這個詞也實際上已經死了。

和于堅不同的是,余怒只是指明了一個事實,當然他在推倒別人的、自己的原有“建筑”的同時,也為自己開拓出了一塊詩歌的空白場地。他必須清理廢墟后建立起自己的詩歌之屋。這種破壞和顛覆,正是基于前面已經說過的現代主義的一種反叛精神。同時它必然借用現代主義的方式來對現實進行不斷的、詩歌上的解構、剝離,這是它的美學基礎。整體創作也是處于一種“解構”的統一觀照下,是用一種“剝開”的方式進行的。

當許多詩人在不斷創新、尋找出路時,我們發現余怒相對來說比較堅決地實施著他的詩歌主張。因為更多的相同,成就了余怒的獨特性,也彰顯了余怒探索的價值。

猜你喜歡
雅歌解構烏鴉
還原
解構“劇本殺”
雅歌
《人月圓 · 中秋》
“一元的多樣性的音樂”——西村朗《雅歌》中Heterophony技法研究
小烏鴉
彭濤形而上的現世解構
烏鴉喝水后傳
張愛玲的逆“不及物”敘述以及對群體意識的解構
烏鴉搬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