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形結合"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

2015-11-21 05:49邱元香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數形數形結合解析

邱元香

(三明市明溪縣城關中學 福建三明 365000)

淺談"數形結合"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

邱元香

(三明市明溪縣城關中學 福建三明 365000)

數與形是和諧與統一的整體,是把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圖形結合,是數學教學和數學研究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數形結合思想是數學教學中重要的解題思想。在教學中反復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去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形結合 解題應用

數與形是和諧的統一的整體,是數學教學和數學研究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由圖形性質來研究數量關系,或由數量關系來研究圖形性質,這種重要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在我們初中數學教材中都有所滲透。在七年級“有理數”一章中就先入為主,充分利用數軸直觀形象地表述了有理數的有關概念及運算。到方程解應用題中又通過列表、圖式,使隱含的等量關系明朗化;而八年級,隨著無理數的引入,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一一對應”就很容易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證明以及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無不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

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反復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強化、領會、掌握數形結合思想,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解題時自覺運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很多數學問題,在使用常規方法進行證明或解答時,常常無從下手,若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去證明、解答,立竿見影,由繁變簡,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F本人結合自己多年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體會,談談數形結合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

一、利用數形結合巧解最值問題

新課標中注重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特別強調數形結合的思想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1:如圖(1),A、B兩個村子在河CD的同側,A、B兩村到河CD的距離分別為AC=2千米,BD=10千米,且CD=5千米,現在要在河邊 CD上建一自來水廠,分別向 A、B兩村輸送自來水,鋪設水管工程費用為每千米 2萬元,問:P在CD上的那個位置可以使鋪設水管的費用最???總費用多少?

解析:要使鋪設水管的費用最小,即 PA+PB須最短,先作出點A 關于CD的對稱點A′,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連接A′B 與直線 CD 的交點 P,即為所求,則 PA=PA′,那么PA+PB=PA′+PB=A′B,

問題轉化為求 A′B,根據題意構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B的長。

解:作 A 關于直線 CD的對稱點 A′,連接 A′B,與 CD的交點,即為自來水廠P的位置,連接PA,則PA =PA′,過B作 BE⊥A A′交 CA 的延長線于 E,則 BE=CD=5千米,CE=BD=10千米, A′C=AC=2千米,

A′E=10+2=12千米,根據勾股定理,得:

∴鋪設水管的總費用為2×13=26萬元。

∴蜘蛛爬行的最短路程為 10。

例 2、如圖(2)所示,圓錐的母線長 OA=8,底面的半徑 r=2,若一只小蟲從點A出發,繞圓椎的側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點A,則小蟲爬行的最短路線的長是多少?

解析:學生在解此題時,想當然地認為小蟲爬行的最短路線就是圓錐底面圓的周長 π4。而實際上并非如此,我們必須將圓錐的側面展開,沿母線 OA剪開,展開得一扇形,連接 AB,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從而求出最短路線的長。

設扇形的圓心角為n度,則:

以上兩題,要學會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由形助數,把問題解決。

二、數形結合在代數式求解中的應用

在有理數的運算中,學習乘方運算時,一旦出現 n次方,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下面舉例說明。

解析:這是初一練習冊的一道題目,是高中的數列求和問題,對初中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方法一:可設計如圖所示的一個邊長為 1的正方形,其面積為1。

讓學生思考:連接正方形的一條對角線所得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如何?再作其中一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所得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又如何?依此方法一直作下去呢?學生很容易就明白:

方法二:設計另一種情境:用一根長為1米的木棒,第一次先截去第二次再截去剩下的依次進行下去… …(如圖4)

圖(4)

我們可以列表表示上述關系:每次截去的木棒長都等于剩下的木棒長。

于是

通過數與形的結合,把原本看過去不可解的數學計算問題,借助具體的圖形,把原本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學生既明白也容易理解。

三、利用數形結合巧解字母的取值范圍

在不等式這一章中,有關于字母的取值范圍是難點,學生常常出錯,下面舉例說明。

例4:關于a的不等式3x-a≤0的正整數解是1、2、3,求 a的取值范圍。

由于不等式3x-a≤0的正整數解是1、2、3,

例5:已知方程關于x的方程 x2-(4a-1)x+3a+4=0的一個根大于5,另一個根小于5,求a的取值范圍。

解析:本題如果直接解答,要考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及根與系數的關系,解起來比較麻煩,如果利用二次函數及圖象聯系起來,可直觀簡捷地解決問題。

令 y= x2-(4a-1)x+3a+4,則問題轉化為拋物線y= x2-(4a-1)x+3a+4與 x軸的交點在(5、0)的兩側,因為 1>0.拋物線的開口向上,畫出草圖,如圖(5)所示:

圖(5)

由圖像可以知道當x=5時,y<0,

即52-(4a-1)5+3a+4<0解得a>2,即為a的取值范圍。

此題看似與圖像無關,但卻可以利用圖像解決,因此利用數形結合,可以拓寬思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四、數形結合在函數中的應用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最難理解和掌握的就是函數了,函數是在某一變化過程中,出現兩個變量,尤其是解析式中出現了待定系數時,增加了函

數的難度,因此學生要善于利用數形結合,對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深入理解和掌握,掌握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

例 6:二次函數 y=ax2+bx+c的圖像只經過第一、二、三象限,則一次函數y=ax-b的圖像是( )

解析:此題未給出二次函數的圖像,若憑空想象,大多數學生得不到正確的結論。因此我們必須畫出二次函數的草圖(如圖 6)。結合圖像,再結合二次函數的一些性質,就可以判斷 a、b、c的取值范圍,進而可以得出正確結論。

由圖可知:拋物線開口向上,所以 a>0,

拋物線與y軸交于正半軸(含原點),所以c≥0,

∴a,b同號,∴b>0

∴一次函數y=ax-b的圖像經過第一、二、四象限,應選A。

五、利用數形結合巧解幾何求值題

有些幾何問題若能以“數”助“形”,把復雜的幾何問題轉化成代數問題,能使問題簡單化。

求∠C的度數

解析:由∠BAC-∠B=900,故設法構造直角三角形。

如圖 8,在已知△ABC中,過 A 作 AD⊥AC,交 BC于 D,則∠DAC=900

∵∠DAC=∠BAC-∠BAD=900,

∵∠DAC=∠BAC-∠BAD=900,

又∠BAC-∠B=900

∴∠B=∠BAD,則BD=AD,

∴∠C=300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反復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在形的問題難以解決時發揮數的功能,在數的問題遇到困難時,畫出與它相關的圖形,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就能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圖(7)

2002.1 ~2中小學數學

1999.3 中學數學雜志

猜你喜歡
數形數形結合解析
數形結合 理解坐標
數形結合 相得益彰
數形結合百般好
三角函數解析式中ω的幾種求法
數形結合 直觀明了
睡夢解析儀
電競初解析
對稱巧用解析妙解
數形結合在解題中的應用
淺析數形結合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