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當代社會主義的研究綜述

2015-11-29 01:36吳楊梅吳廣莉
今日湖北 2015年18期
關鍵詞:境界馬克思理想

■文/吳楊梅 吳廣莉

關于當代社會主義的研究綜述

■文/吳楊梅吳廣莉

摘要對我的研究生導師董艾輝老師關于當代社會主義現狀分析研究的相關論文,對其論文的方向、觀點進行一個總體介紹。通過對導師論文的研究和學習,深入了解了當代社會主義的情況,進一步學習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以及對待社會主義的正確態度,對這些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歸納并得出自己的結論與感想。

關鍵詞社會主義內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價值正確態度認識

“社會主義”是一個古老而嶄新的話題。六十多年的建設、改革歷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問題進行不懈探索。但事實證明,我們過去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回答還是有教條、有誤解、有空想,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新時代,我們更應該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社會主義,要樹立起真正符合時代要求的,也是真正屬于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觀,破除人們頭腦中多年來關于社會主義的舊觀念。

一、對社會主義內涵新認識

社會主義是人類發展到了資本主義后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社會主義是從天地境界的高度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社會主義是一種歷史學說;社會主義的實現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對于未來社會主義的具體問題的解決,就像數學家解方程式一樣,只有在它本身包含著解題的條件和因素時,才能作出答案。

(一)社會主義是一種社會理想

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學說中主要是一種社會理想,作為一種社會理想,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是建立在勞動與資本的對立這個現實的基礎上的。他不僅看到勞動積極的一面,還看到其消極的一面,即異化的、強制的一面,消極面是同社會的對抗制度聯系在一起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變成同資本對立的雇傭勞動。當然,我們不能指望在現實世界中實現那種絕對完美的社會,而只能盡量的努力趨近這個目標。因此,我們也不能指望社會主義成為一種盡善盡美的社會,而只能希望在現實社會中盡量的趨向于完美。實現這一理想是一個十分困難的過程,現在只不過是接近這一理想罷了。

(二)社會主義是一道方程式

馬克思之前,關于社會主義的定義有300多種,關于社會主義的流派各種各樣。在馬克思看來,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對于未來社會主義的具體問題的解決,就像數學家解方程式一樣,只有在它本身包含著解題的條件和因素時,才能做出答案。如果已知條件不夠,那么,這個方程式不能解。所以,馬克思說:“我們不想教條式的預想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薄盀榱耸股鐣髁x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于現實的基礎之上?!边@就充分地說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不是來自某種主觀的愿望和想象,而是馬克思恩格斯基于對歷史規律和現實趨勢的洞察得出的,具有強大的現實感和邏輯力量。這一理想的實現需要實踐理性,需要在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改進。當社會主義尚缺乏變為現實的條件,尚缺乏實踐經驗的時候,熱衷于設計未來社會的具體藍圖,是注定要失敗的。所以,馬克思、恩格斯歷來反對把他們的理論當作標簽到處亂貼。

(三)社會主義是一種精神境界

儒家說,每人各有自己的世界,因而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我國新儒學八大家之一的馮友蘭先生把人的不同境界從大的方面歸納為4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的特征是,意識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員,并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情,這種境界是圣人的境界。馮友蘭先生把達到了這個境界的人叫“圣人”。也就是說,只有從天地境界的高度思考問題的人才能覺解社會主義的必須和必要。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政治理想的提出,這不僅涉及到經濟利益上有競爭,也涉及到儒家思想、封建思想中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問題。既然幾千年形成的,我們就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讓它蕩然無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要借助于一種文化的力量。這個文化就是建構在相互理解和多元化選擇基礎上的一種忍讓、一種寬容、一種理解、一種思維方式的改變,一種精神境界的提高。

(四)社會主義是一種歷史學說

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是他應用他的歷史唯物主義,從歷史的角度來闡述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必將為社會主義社會所取代的理論,而不是對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所設想的理想社會的模式進行發展和完善。如果不把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思想理解為一種歷史學說,而理解為一種治國安幫的學說,現成答案的匯編,那么,對馬克思的以上觀點是難以把握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是以封建社會為母體、以資本主義為外部條件而產生的,沒有經歷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封建主義影響根深蒂固,所以,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資本主義的滅亡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我們只有先學習和利用資本主義,才能最終戰勝和消滅資本主義。

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

新中國建立后,對社會主義的內涵不斷豐富和發展,對其有了比較深刻和全面地認識,對進一步理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和諧是中國共產黨不懈奮斗的價值追求

“和諧社會”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狀

態,而不是社會形態。社會和諧作為社會存在的一種狀態,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也是人類永恒的價值追求。這種社會狀態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中國共產黨所追求和實踐的社會主義就是一個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既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又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既體現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同時又扎根于當今中國國情的現實;既是中國共產黨不懈奮斗的價值追求,也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也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土壤里長出的理想之花,一定會結出豐碩之果。

(二)“以民為本”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就是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對我們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以人為本就是以民為本,就是要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作為最高價值取向;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高價值主體;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是中國共產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高價值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高價值理想。

(三)利益多元化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追求和諧,而且主張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認不同,提倡兼收并蓄,厚德載物,調節社會矛盾使之達到適度、適時、適當的和諧狀態。如果一味追求同而不能和,不僅不能使事物得到發展,而且反而會使事物衰竭或毀滅。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是要整齊劃一,而應關注人們之間的共同性和個性的差異性,使人們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追求表現出豐富的個性差異,從而更加文明,更為開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又能把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處理妥當,使社會充滿創造活力又生動而有序。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種活而不亂、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統一的社會。

(四)共同富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目標

共同富裕與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兩個主要體現,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實現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共同富裕的社會。共同富裕的實現程度影響著作為和諧社會主體的人的自身的和諧、影響著人與人和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才有可能平衡社會矛盾,保持安定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和諧。正如鄧小平所說:“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我們就是要堅決執行和實現這些社會主義的原則?!敝挥袌猿趾蛯嵭羞@個原則,我們構建的和諧社會,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和諧社會,也才真正能夠實現社會的持續發展、長期和諧。

三、對待社會主義的正確態度

縱觀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對社會主義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水平,要想社會主義繼續在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繼續發光發熱,我們必須要對社會主義樹立科學的態度。

(一)從歷史前提和現實實踐出發來看待社會主義

馬克思曾一再向世人明確地宣告:“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想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這就表明,馬克思貫徹的是從現實生活條件出發的實踐原則,堅決反對并擯棄那種從理性抽象原則出發的教條主義做法?!盀榱耸股鐣髁x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于現實的基礎之上?!边@也就更充分地說明,社會主義不是來自某種主觀的愿望和想象,而是馬克思恩格斯基于對歷史規律和現實趨勢的洞察得出的,具有強大的現實感和邏輯力量。所以,從客觀歷史實際和現實實踐出發來看待社會主義是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二)用全球化的思維方法來看待社會主義

全球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全球化正在從實踐領域向意識、精神領域擴散,成為人們思考問題、看待世界的新背景。社會主義不是一個空洞的東西,而是一個現實的運動。社會主義運動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環境和國際環境也應該在適應社會與世界變遷的過程中逐步發展和豐富起來。今天我們研究社會主義,也必須考慮當今國際社會變化的基本特點和走勢,適應全球化發展的要求和潮流。全球化的思維方法來看待社會主義,就是要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作為全球范圍內的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來對待。因為全球化的世界應該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全球化要求世界用對話代替對抗,用和平代替戰爭,以合作代替掠奪,以共存代替你死我活。只有這樣,才會有全人類的共同進步,才會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實現。

(三)以動態的實踐性思維方式來看待社會主義

現實的社會主義只能是符合規律的創造性的革命實踐的產物,而不是用某種現成的觀念模式“套”出來的結果。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分析研究的是以對資源和金錢占有為主要特征的工業經濟時代的資本主義,而今天我們面臨的是以智力和知識占有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的資本主義。所以,我們應該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現實結合起來,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精神實質,而決不能對馬克思主義作教條式理解,也不能停留在過去對社會主義的一些不科學的甚至扭曲的認識上??傊?,我們對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不能像過去那樣用靜態的概念性思維方式來認識,而只能用動態的實踐性思維才能科學地把握。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65:416.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9.

[4]董艾輝,陳華,高連杰.也談什么是社會主義[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5]董艾輝.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思考[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2).

[6]董艾輝.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社會主義[J].求索,2006年6月.

(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境界馬克思理想
馬克思像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三重“境界” 讓宣講回味無窮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品“境界”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