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EXCEL的地形圖圖幅號轉換查詢方法

2015-12-03 02:29梁林峰
自然保護地 2015年3期
關鍵詞:圖幅單元格公式

梁林峰

(山西省林業調查規劃院 山西太原 030012)

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有兩種,按1993年以前標準產生的,稱為舊分幅與編號,按1992年和2012年《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1-2]標準產生的,稱為新分幅與編號。由于目前我國使用的測繪資料仍有大量的舊分幅與編號地形圖,所以需要進行新舊圖幅號之間的轉換,同時也經常需要進行新圖幅號與點位坐標的相互查詢。筆者通過對有關文獻資料[3-8]系統研究,利用EXCEL函數建立了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新舊圖幅號轉換及查詢計算模板。該模板界面直觀,操作簡單,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便于推廣使用。

1 地形圖分幅與編號

新舊1∶100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均采用國際標準。分別按緯差4°、經差6°進行分幅,其中每一格為一幅1∶ 100萬地形圖。新舊編號基本相同。

舊地形圖按經、緯度分幅的編號只規范到1∶0.5萬。1∶50萬~1∶0.5萬比例尺地形圖都是按照規定的經差、緯差進行劃分。但分幅的基礎不同,其編號采用不定長代碼編排。

新地形圖按經、緯度分幅的編號規范到1∶500。1∶50萬~1∶500比例尺地形圖都是按照規定的經差、緯差進行劃分,同比例尺新圖幅劃分的經差、緯差與舊圖幅相同。新地形圖分幅都是以1∶100萬比例尺地形圖為基礎加密進行,地形圖編號采用連續代碼編排,共由10位或12位代碼組成。

2 計算原理及程序功能

地形圖新舊圖幅轉換計算公式均采用直接計算的方法,新圖幅號與經緯度值的相互查詢計算采用《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中的計算方法,但對部分計算公式進行了改進。

使用者可以參照圖示建立模板,按提供的公式輸入相應單元格即可。利用該EXCEL計算模板,可以實現以下5種計算功能:已知地形圖新圖幅號轉換為相同比例尺的舊圖幅號;已知地形圖舊圖幅號轉換為相同比例尺的新圖幅號;已知某點或圖幅的西南角圖廓經緯度坐標,計算其所在各比例尺地形圖的新圖幅號;已知新圖幅號,求算其圖幅西南角、東北角圖廓經緯度坐標;已知新圖幅號計算其不同比例尺圖幅隸屬關系。

3 利用EXCEL 進行轉換查詢的方法

3.1 由新圖幅號計算舊圖幅號

打開“在1∶100萬圖幅內由新圖幅號轉換舊圖幅號”計算模板,見圖1。

圖1 由新圖幅號轉換舊圖幅號模板

先將已知的新圖幅號填入第B列對應比例尺的單元格內,然后在原始數據輸入區將新圖幅在1∶100萬圖幅內對應比例尺的行號、列號寫入相應的單元格中,即可自動計算舊圖幅的對應比例尺代碼。各單元格內輸入的公式如下(等號“=”前為單元格代碼,從等號開始為實際輸入公式,以下同):

E6=2*(C6-1)+D6;

F7=4*(C7-1)+D7;

G8=12*(C8-1)+D8;

G9=12*INT((C9-1)/2)+INT((D9-1)/2)+1;

H9=2*MOD((C9-1),2)+MOD((D9-1),2)+1;

G10=12*INT((C10-1)/4)+INT((D10-1)/4)+1;

H10=2*MOD(((INT((C10-1)/2)+1)-1),2)+MOD(((INT((D10-1)/2)+1)-1),2)+1;

I10=2*C10+D10-4*(INT((C10-1)/2)+1)-2*(INT((D10-1)/2)+1)+4;

G11=12*INT((C11-1)/8)+INT((D11-1)/8)+1;

J11=8*MOD((C11-1),8)+MOD((D11-1),8)+1;

G12=12*INT((C12-1)/16)+INT((D12-1)/16)+1;

J12=8*MOD(((INT((C12-1)/2)+1)-1),8)+MOD(((INT((D12-1)/2)+1)-1),8)+1;

K12=2*C12+D12-4*(INT((C12-1)/2)+1)-

2*(INT((D12-1)/2)+1)+4。

3.2 由舊圖幅號計算新圖幅號

打開“在1∶100萬圖幅內由舊圖幅號轉換新圖幅號”計算模板,見圖2。

先將已知的舊圖幅號填入第B列對應比例尺的單元格內,然后在原始數據輸入區將舊圖幅在1∶100萬圖幅內對應比例尺的代碼寫入相應的單元格中,即可自動計算對應比例尺的新圖幅行號、列號。公式輸入及計算區各單元格內輸入的公式如下:

J6=INT((C6-1)/2)+1;

K6=MOD((C6-1),2)+1;

J7=INT((D7-1)/4)+1;

K7=MOD((D7-1),4)+1;

J8=INT((E8-1)/12)+1;

K8 =MOD((E8-1),12)+1;

J9=2*INT((E9-1)/12)+INT((F9-1)/2)+1;

K9=2*MOD((E9-1),12)+MOD((F9-1),2)+1;

J10=4*INT((E10-1)/12)+2*INT((F10-1)/2)+INT((G10-1)/2)+1;

K10=4*MOD((E10-1),12)+2*MOD((F10-1),2)+MOD((G10-1),2)+1;

J11=8*INT((E11-1)/12)+INT((H11-1)/8)+1;

K11=8*MOD((E11-1),12)+MOD((H11-1),8)+1;

J12=16*INT((E12-1)/12)+2*INT((H12-1)/8)+INT((I12-1)/2)+1;

K12=16*MOD((E12-1),12)+2*MOD((H12-1),8)+MOD((I12-1),2)+1。

圖2 由舊圖幅號轉換新圖幅號模板

3.3 已知圖幅內某點或圖幅西南圖廓點的經、緯度,計算其新編號

打開“已知圖幅內任意點或西南角經緯度計算新圖幅號”計算模板,見圖3。

圖3 已知圖幅內任意點或西南角經緯度 計算新圖幅號模板

先在原始數據輸入區將已知經、緯度值按顯示格式寫入相應比例尺的單元格中,并且同時要在1∶100萬比例尺對應行輸入相同經、緯度值,以便計算1∶100萬圖幅行、列號。輸入時只更改度(°)、分(′ )、秒 (″ )的數值,不要去掉(°)、(′)、(″)的標志。即可自動計算對應比例尺的新圖幅行號、列號。公式輸入及計算區各單元格內輸入的公式如下:

E5=LEFT(C5,3)+MID(C5,FIND(" ° ",C5) +1,2)/60+MID(C5,FIND("′",C5)+1,2)/3600;

F5=LEFT(D5,2)+MID(D5,FIND("°",D5)+1,2)/60+MID(D5,FIND("′",D5)+1,2)/3600;

G5=CHAR(INT(F5/4)+65);

H5=INT(E5/6)+31;

G6=B6-INT(MOD(F6,4)/(4/B6));

H6=INT(MOD(E6,6)/(6/B6))+1。

第E、F、G、H列其它單元格采用本列上一單元格下拉復制的方式輸入。

3.4 已知新圖幅號計算該圖幅范圍(圖幅西南、東北圖廓點的經、緯度)

打開“已知新圖幅號計算圖幅西南、東北角經緯度”計算模板,見圖4。

圖4 已知新圖幅號計算圖幅西南、東北角 經緯度模板

先將已知的新圖幅號填入第C列對應比例尺的單元格內,然后在原始數據輸入區將對應比例尺行、列號寫入相應比例尺的單元格中,同時要在1:100萬比例尺對應行輸入1:100萬圖幅行、列號。公式輸入及計算區各單元格內輸入的公式如下:

F5=($E$5-31)*6;

G5=(CODE($D$5)-65)*4;

H5=TEXT(F5/24,"[h]°mm′ss.000″");

J5=TEXT((F5+6/B5)/24,"[h]°mm′ss.000″");

K5=TEXT((G5+4/B5)/24,"[h]°mm′ss.000″");

F6=($E$5-31)*6+(E6-1)*(6/B6);

G6=(CODE($D$5)-64)*4-D6*(4/B6)。

第H列和第I列的其它單元格復制H5單元格公式輸入,F、G、J、K列其它單元格采用本列上一單元格下拉復制的方式輸入。

3.5 在同一幅1:100萬圖幅內不同比例尺新地形圖的行列關系換算

打開“在同一幅1∶100萬圖幅內不同比例尺新地形圖的行列關系換算”計算模板,見圖5。

圖5 不同比例尺新地形圖行列關系換算模板

先在原始數據輸入區將當前新圖幅號、比例尺、1∶100萬圖幅劃分為當前比例尺圖幅的行(列)數、當前圖幅的行、列號寫入相應的單元格中,并且提前在公式輸入及計算區填入1∶100萬圖幅劃分為各比例尺圖幅的行(列)數。公式輸入及計算區各單元格內輸入的公式如下:

D6=C6/$C$3;

E6=INT(($G$3-1)*D6)+1;

F6=INT(($H$3-1)*D6)+1;

G6=IF(D6<1,E6,$G$3*D6);

H6=IF(D6<1,F6,$H$3*D6)。

第D、E、F、G、H列其它單元格采用本列上一單元格下拉復制的方式輸入。

4 幾點說明

(1)在計算模板中所列的舊圖幅號編碼只是常見編碼格式,各地區不完全一致。舊圖幅編碼中出現的各比例尺代碼如為A、B、C、D,甲、乙、丙、丁,或a、b、c、d 時,應用模板時對應輸入或輸出數值分別為1、2、3、4。

(2)新圖幅編號的行號輸入時只輸入實際序號,計算輸出時也只輸出實際序號,規范填寫圖號時要用0補齊3位或4位。

(3)我國圖幅緯度范圍在0°~56°內,1∶100萬地形圖圖幅代碼分別為A、B、C、D、……、N,也有的用數字編號,對應輸入數值分別為1、2、3、4、……、14,應用模板時輸入、輸出值均為字符碼,如需體現數值碼則需要改寫部分公式。

(4)我國圖幅經度范圍在72°~138°,1∶100萬地形圖圖幅對應列號為43、44、45、……、53,應用模板時按實際列號輸入、輸出。

(5)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緯度值中的度數位數不同,在應用“已知圖幅內任意點或西南角經緯度計算新圖幅號”計算模板時,需將E5、F5單元格中的“LEFT(C5,3)”函數中的“3”根據當地經、緯度度數的整數位數改寫為“1”或“2”。

(6)新舊圖幅號轉換只需轉換1∶100萬圖號后的代碼即可,且只對1∶50萬~1∶0.5萬7種比例尺地形圖進行轉換。查詢可以增加1∶2 000、1∶1 000、1∶500三種大比例尺地形圖。

(7)所有輸入公式只從等號“=”開始輸入,等號前為單元格位置。

[1] 國家技術監督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GB/T 13989-92)[S].1992.

[2]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GB/T 13989-2012)[S].2012.

[3] 劉宏林.地形圖新舊圖幅編號變換公式的探討[J].解放軍測繪學院學報,1998,15(2)∶125-128,130.

[4] 劉宏林.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新舊圖幅編號變換公式及其應用[J].測繪通報,1998,(8)∶36-37.

[5] 林輝,唐可平,王苗根,等.地形圖分幅及圖幅號轉換[J].華東森林經理,2011,25(1)∶59-62.

[6] 余旭.地形圖新舊圖幅自動轉換的實現[J].焦作工學院學報,2004,23(3)∶190-192.

[7] 韓麗蓉.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與編號的計算方法[J].青海大學學報,2006,24(6)∶79-82.

[8] 孫萬民.新舊地形圖編號及范圍解算方法[J].海洋測繪,2009,29(5)∶30-32,36.

猜你喜歡
圖幅單元格公式
組合數與組合數公式
排列數與排列數公式
基于ArcEngine自動生成1∶5萬地形圖標準分幅圖框
合并單元格 公式巧錄入
流水賬分類統計巧實現
等差數列前2n-1及2n項和公式與應用
玩轉方格
玩轉方格
地形圖空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例說: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