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陽光體育運動的高校體育軟實力建設

2015-12-06 00:35王若文
少年體育訓練 2015年6期
關鍵詞:實力體育運動陽光

王若文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體育部,上海 201418)

基于陽光體育運動的高校體育軟實力建設

王若文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體育部,上海 201418)

1 前 言

我國政府頒布和實施的“陽光體育運動”不僅為高校體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多年來,各高校都十分注重“硬實力”建設,但在自身“軟實力”提升方面重視不夠。本文旨在通過對陽光體育運動與軟實力內涵的解讀,揭示與分析高校在實施陽光體育運動中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高校體育軟實力建設的若干對策。

高校體育整體實力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是指師資隊伍、經費狀況、體育資產等外在的“形態”實力。相對于硬實力,軟實力是指高校的體育文化、體育價值觀、體育體制與機制、以及體育形象等要素構成內在“神態”實力。結合軟實力的構成要素,在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吸引學生自覺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動參與鍛煉,始終是陽光體育運動實踐中面對和亟需解決的難題。加強軟實力建設,對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2 陽光體育運動與軟實力的內涵

2.1 陽光體育運動的涵義

陽光體育運動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是以增進學生健康為宗旨,以增強學生的體質為目的,以豐富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為形式,引導學生邁出教室,步入操場,在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自陽光體育運動的提出后,學校體育工作及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被置于國家制度層面,并依法保障所有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運動技能學習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基本權利,同時也成為促進我國教育和學校體育事業持續發展的一項系統工程。

2.2 軟實力的內涵

“軟實力”(Soft Power)原本屬于國際政治術語,其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約瑟夫·奈教授(Joseph S.Nye)于1990年率先提出的。軟實力的基本含義是“通過吸引而不是強制他人來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的能力”。軟實力可以分為3個層次:(1)是文化及價值觀等意識形態方面的吸引力;(2)是社會經濟制度以及發展模式等方面的同化力;(3)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力、自身價值觀的構建力、對國際規范制度的主導力和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力等”。自軟實力概念引入我國后,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并站在不同的層面和視角對軟實力的內涵進行了探究,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其目的就是力圖充分利用軟實力,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率,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那么,就體育而言,盡管國內學者對體育軟實力有著不同的定義和解讀,然而對構成體育軟實力基本要素已達成共識,即體育文化、體育價值觀、體育體制、體育制度與政策,以及體育形象。體育軟實力就是由這些基本要素對他人產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2.3 體育軟實力與陽光體育運動的關系

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硬實力的支撐,更需要軟實力的推動。而這種軟實力的推動力來自于體育自身的文化吸引力、價值觀感召力、制度導向力以及形象的感染力等。因此,體育軟實力既是促進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重要體現??梢?,加強軟實力建設對于推動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十分必要。

3 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體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3.1 高校體育保障與需求之間存在差距

陽光體育運動是面向全體學生,從國家制度層面保障所有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學習運動技能的權利和需求。然而從現狀看,保障與需求之間仍存在差距。有調查顯示,高校運動場地器材仍無法完全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學生課余活動缺少教師指導,學生健身缺乏指導服務,課余時間安排不合理;體育課程內容、體育活動開展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要求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3.2 高校體育缺乏協同和聯動工作機制

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陽光體育運動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然而事實是,許多高校將陽光體育開展的職責僅落實到學校體育職能部門,形成一家獨撐的局面,以致陽光體育的開展收效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多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逐漸擴大,高校體育教師數量并未隨之按學生人數增長而增加,以致體育教師數量不足。為此,迫切需要舉全校之力,形成聯動工作機制,協同推進陽光體育運動。

3.3 高校體育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強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重智輕體思想的影響,學生鍛煉意識薄弱,態度消極,導致學校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中往往采用制度化的強制性方式,將學生“推拉”到運動場,以達到所期望的結果。那么,如何變被動為主動,通過改變方式,引導、鼓勵和吸引更多的學生走出教室、邁向操場,是目前高校至今難以解決的問題。從現狀看,倘若高校仍然沿用陳舊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只注重運動場地規模的擴大和器材設備的先進,顯然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為此,加強軟實力建設,塑造獨特校園體育文化和體育品牌形象,提高校本體育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增強對學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3.4 高校體育硬件設施供求矛盾略顯突出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需要體育場地設施的支撐。近幾年來,盡管各高校在體育硬件建設方面加大了投入,然而要完全滿足“陽光體育運動”中所強調的在校學生“每天鍛煉l小時”的要求,尚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有調查顯示,“大多數高校已達到《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中‘基本配備類’要求,只有極少數學校尚存一定差距。但是,體育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感受則有所不同,有半數以上體育教師認為目前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不能較好地滿足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的需要?!睘榇?,高校有必要強化制度軟實力建設,通過完善管理措施,有效提高體育硬件設施的使用率,以緩解體育場地設施的供需矛盾,滿足學生體育鍛煉需求。

4 提升高校體育軟實力的對策

4.1 重視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軟實力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價值是以人為中心,滿足每個學生體育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學生是高校體育教育的主體,校園體育文化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與學生形成一種必然的互動關系,它能滿足學生的某種生理與心理的需要,形成一種生活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并使學生對其產生一定的依賴性,這就是體育文化的價值所在。從目前看,有研究認為,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對精神層面的挖掘遠遠不夠,缺乏特色,給人以“千校一律”的感覺,難以形成自己的傳統,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還有學者認為,“陽光體育運動”難以深入持久開展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于長期忽視體育文化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影響,即缺乏文化影響力的滲透”,體育文化基礎長期處于缺失的狀態。而支持人們愛好和長期參與體育運動的恰恰是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為此,從長遠來看,更多的是要加強高校校園體育的內涵建設,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環境文化著手,提升高校體育的文化環境、教育水平、指導質量和服務水準,使之產生吸引力和感召力,讓學生愿意接受和樂于接受,并使其從中受到教育和激勵,以影響學生的意識與行為。

4.2 完善體育制度構建和提高制度執行力

制度是軟實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如果說“陽光體育運動”是學生體育活動的權力保障,那么,制度就是促進陽光體育運動貫徹與實施的保障。然而,目前高校體育管理存在的問題是,高校體育文化的制度建設滯后,管理流于形式。各高校在體育文化制度建設方面普遍存在兩種情況,一方面是正式約制較多,限制面較寬,未能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約制;另一方面是在管理行為上又流于形式。這種流于形式化的制度管理將會給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和負面效應。為此,在深化陽光體育運動進程中,要注重制度創新,尤其是要重視輿論、激勵、協同與后保機制的建設。此外,在細化和完善“陽光體育運動”保障制度的前提下,重點確保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4.3 加強管理與提升整體合力

陽光體育運動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全員性系統工程,面向全體學生,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因此單純依靠學校體育職能部門難以承擔這項繁重的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領導體制,創新長效工作機制;需要制定陽光體育與分管校領導、有關職能部門、學生團體、院系負責人相互制約的評價體系;需要打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并充分發揮媒體宣傳的作用,才能確保真正實現和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有效開展。只有強化制度與方法創新力,強化制度執行力,強化文化滲透力以及強化師生內聚力,才能提升高校體育合力,發揮體育軟實力的整合作用。

4.4 提升高校體育形象

學校形象是學校軟實力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良好的學校形象可通過軟實力建設得以提升,也是軟實力建設成果的具體體現。良好的學校體育形象不僅有助于增強學校影響力和凝聚力,提升學校綜合軟實力,還能提高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高校體育形象與學生對高校體育的滿意度及對學生的吸引力有著密切關系。滿意度越高,形象越好;形象越好,吸引力越大。有一項大學生對高校體育工作滿意度的研究調查顯示,大學生對體育課滿意度保持在較高水平;對高校體育文化氛圍、體育設施滿意度保持在中等水平;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活動的組織、體育活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滿意度保持在中等偏下水平。由此表明,目前高校體育形象并非令人樂觀。為此,加強高校體育軟實力建設,從體育價值觀念、體制機制、文化環境、服務理念等方面增強影響力、提升吸引力、提高感召力,以塑造高校體育良好形象,有利于進一步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

5 結 語

陽光體育運動是我國政府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大舉措,在陽光體育運動的背景下,高校體育的發展既迎來了機遇,又面臨著挑戰,不僅需要硬實力的保障,更需要軟實力的推動。為此,加強軟實力建設,注重提高體育文化、體育價值觀和體育制度的吸引力,完善制度構建和執行力,提升體育管理整體合力,塑造良好地體育形象,對進一步推動陽光體育運動具有積極的作用。

[1] 冀麗麗.北京市重點高校學生體育健身需求的調查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2.

[2] 李育剛.“陽光體育”背景下普通高校體育新格局的構建[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3] 段黔冰.四川高校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1).

G807.4

A

1674-151X(2015)06-031-03

2015-05-13

王若文(1959 ~),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管理。

猜你喜歡
實力體育運動陽光
“在黨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體育運動
實力搶鏡
走,出發!
王曉晨:逆襲靠實力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當務之急
場上拼實力,場下拼表情,就這么拼了
走在陽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