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師職業聲望及影響因素的探究

2015-12-06 00:35任海靜張志勇
少年體育訓練 2015年6期
關鍵詞:聲望體育教師職業

任海靜,張志勇

(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體育教師職業聲望及影響因素的探究

任海靜,張志勇

(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1 前 言

當代中國,廣大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家長的溺愛養成了他們不愛運動的習慣;我國考試制度的壓迫,繁重的課業阻礙了青少年追逐運動快樂的腳步。近年來,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事故也是頻頻發生,其結果形成了一種普遍現象,表現為父母對孩子的珍視程度完全束縛了學校開展體育活動鍛煉的手腳、學校體育教育計劃不能按照素質教育的規定嚴格實施,這種現象導致學校體育課程缺失,也嚴重削減了體育教師的數量以及質量,各種因素的堆積導致了體育教師地位以及聲望的下降。若想讓高素質的專業體育人員選擇從事體育教育這一工作,讓在職的體育教師有更大的熱情投身于體育教育事業之中,從而提升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就必須提高對體育教師的關注度,提升其職業地位以及職業聲望。對體育教師的職業聲望進行研究分析,不僅有利于其社會聲望和地位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國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升,而且為2020年將中國建成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2.1 國外對職業聲望的研究

西方有關職業地位和聲望的研究始于19世紀末期。美國人口普查人員W ·亨特將職業地位劃分為了4個等級,分別為產業主、職員、熟練工人和一般體力勞動者。世界上最早提出職業聲望這一認知概念的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他將社會分成財富、權力、聲望3個層次來分析,財富象征著經濟界,權力則是政治界的代表,聲望則反映著知識分子,清晰地表現出了其分層的結果,其中教師包含于知識分子。1925年,G ·康茨第一次使用了自己編織的職業聲望表,對美國職業聲望進行了調查,隨后有學者發表了一些關于美國職業聲望調查的論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伴隨著對職業聲望這一概念的理解和進一步傳播,職業聲望這一概念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并且逐漸與其他學科相互關聯、滲透,例如:有的學者將社會統計學的方法應用到社會分層研究之中,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職業聲望量表;有的通過職業聲望研究分析得出的成果應用到其他領域,比如社會學領域;也有學者將職業聲望應用到研究不同國家、地區的差異比較之中,如布勞和鄧肯的地位獲得模型。

通過翻閱多篇文獻得出,職業聲望成為了人們評價一個職業社會地位的重要依據,其評價依據主要體現為:學歷高低、工資待遇水平、職業幸福感、勞動價值等。一些社會學家根據人們對職業聲望評價標準的不同,將其歸納為4種理論模型。第一種是戴維斯和莫爾的功能論,他們認為職業的地位和聲望存在差異是合理的,其起因于職業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差異。在功能作用上比其他職業更被社會所需要,這些職業本身具有某些特殊利益,比如工資待遇、福利、社會地位等,因此可得出職業聲望的差異源于職業功能的差異。第二種是T·帕森斯提出的共同價值觀和首要社會機構論,該理論認為職業聲望是由價值觀的不同所決定的,評價的標準是由社會首要機構所倡導的共同價值觀。T ·帕森斯認為共同價值觀和社會首要機構造成了職業聲望評價的差異,該理論還認為社會的首要機構不是某個固定的機構,它是由時下的文化、歷史等多種因素決定的。第三種是R ·辛普生和 I ·辛普生提出的教育、技能、責任理論。該理論認為是職業所需技能、教育、責任的不同造成職業聲望差異的因素,該理論與第一種戴維斯和莫爾的功能論具有相似之處,但是具體觀點又有別于功能論。第四種是D ·特雷曼的職業聲望結構論。特雷曼通過查閱對60 多個國家的職業聲望方面的資料,編制出了“標準國際職業聲望量表”,該量表的數據顯示,各國對職業聲望的評價極其相似。特雷曼認為職業聲望的差異與社會結構的不同息息相關;同時他也認為,職業聲望只是由社會結構決定的,跟評價者無關。

2.2 國內對職業聲望的研究

在我國,由于長期以來受“只是勞動分工不同,而無高低貴賤之分”的傳統思想以及社會學學科發展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職業聲望研究起步較晚,直到 20 世紀 80年代才出現學者開始對職業聲望方面進行研究。發展至今,也出現了一些較有影響的研究成果,歸納分析其研究的方法和內容,對這一領域的深入研究是大有裨益的。不同學者對職業聲望的認識仍有所不同,有的認為職業聲望是公眾對某一職業角色在社會中的地位的一種評價,有的認為職業聲望是由個人聲望引申而來,兩者均表現出了重要的社會現象。我國經過近30年對職業聲望的研究,不同時期的學者在不同地區所研究的結果呈現出了一定的差異。如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結果顯示為功利性職業的聲望地位較高;在農村居民職業聲望的調查中,根據與城市不同的收入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對社會職業、職位了解較少,但與城市職業聲望調查并不存在較大差異。從總體來說,農村居民本身已經具有較強的職業意識與職業評價能力。著名比較社會學和城市社會學專家戴維波普諾認為:職業聲望的排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變化不大的,不同社會階層、地區的公眾對職業聲望的評價不存在明顯差異。針對這一觀點,中國部分學者對此進行了比對證明,分別對1983年、1987年、1993年、1995年、1999年 以 及2002年相關職業聲望的研究進行對比,并將其與特雷曼的調查數據進行對比,結果具有相當高的一致性,再一次說明了不同時期的職業聲望評價具有相似性。但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而造成的多元社會價值觀,形成了分裂性或沖突性的職業聲望的評價,社會轉型時期的實質主要是市場經濟的演變、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城鄉二元化發展等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沖突。通過兩個不同時期所得出研究成果的對比顯示可發現社會轉型時期的職業聲望特點以及演變軌跡,以及其背后反映出的時代發展脈絡與社會價值觀的變遷,但其中較為突出的調查結果顯示教師群體的社會認同度持續增高,且表現出明顯提升態勢。

21世紀初期,有的學者發現中國故有的傳統文化本來就影響著學校體育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再加上普遍追求智育升學率的影響,這在實質上降低了學校體育“三育”之峰位,體育教師的失范現象也嚴重影響了其職業聲望;有的學者發現由于對學校、學生和個人的期望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以及出現同是教師但在工資、福利待遇上卻同工不同酬,還有體育教師工作環境惡劣、學生對體育課缺乏興趣等各種因素使教師產生了職業倦怠感。還有的學者發現基于經濟待遇、社會權益、社會地位和職業聲望4個因素,導致了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焦慮感,甚至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現了體育教師的流失現象。但近些年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人才觀念的改變、素質教育的推行與改革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任務,致使學校體育在培養現代化專業人才方面的社會價值、地位明顯得到提高,體育教師的聲望也隨之上升。

現代體育成為了人們追求健康、預防文明疾患的主要方法和途徑,體育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能力、習慣等方面的作用使其職業聲望不斷提升,體育也逐漸被默認成為培養學生合作、協調的最佳科目,穩固了其今后的全面發展,這也為提高體育教師職位聲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我國經濟實力穩步增強的條件下,教育法制化、規范化的背景下,體育教師的工資水平、福利待遇等方面將逐漸改善,促使形成了“體育教師效應”,這將極大地提高其職業聲望。

3 體育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分析

我國教師的職業聲望與人們對教師這一職業特征的認識有關,影響人們認識的因素分為以下4點:一是教師的勞動價值;二是教師受教育的程度和職業道德;三是教師的經濟待遇;四是尊師重教的文化傳統。體育教師的職業聲望取決于其社會地位,而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取決于學校體育的地位,學校體育的地位更是取決于其職業地位和功能。其現狀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而成的,這更是由國家制度、社會慣性、學校環境和家庭與學生的影響所致。

3.1 體育教師的職業環境因素

職業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自然環境包括工作的條件、空間環境和勞動強度等;社會環境包括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和晉升機會、培訓機會等。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課時多,而且工作范圍較廣。除了給學生正常上課外,學校舉辦的各項校園活動大部分均是由體育教師在操辦;普通教師都在干凈衛生的教室上課,而體育教師一年四季均處于室外風吹日曬的惡劣壞境中教學;盡管他們整日勞累,但工資收入、福利待遇仍趕不上普通科目的教師,在進修、培訓等機會上也難以得到公平對待。調查顯示:50.4%的體育教師認為自己的地位低,79.8%的人認為自己的收入不足,45.1%的認為自己的工作條件差。另有37.5%的體育教師認為工作對自己已失去吸引力;60.6%的有放棄此職業的傾向;并有65%的人為自己的經濟收入感到悲觀;62.5%的人對自己的職業地位持消極否定態度。這樣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體育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地位、收入等表示不滿,并對自己以及職業都毫無信心,使體育教師對體育教育失去興趣,從而產生了怠倦心理。這一現象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2 體育教師的職業功能因素

在調查體育教師認為上體育課的目的中顯示,選擇增強體質的約占48%排在第一位,緩解學習壓力約占38%,而學習運動技術技能約占14%排在最后一位。大部分學者仍認為體育課程是緩解學習壓力的工具,是學校其他科目學習的附屬品。體育教師的職業功能取決于學校體育的功能,學校體育的功能在我國學校體育發展中總是沒能很好地解決和模糊不清的,致使學校體育發展沒有明確的目標、盲目前行,社會總是希望學校能夠拿出及時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忽視了學校體育長期、終身學習的效益,這樣的認知偏差若不改正,將會嚴重地阻礙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學校體育的作用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仍需廣大學者加以探討。

3.3 體育教師自身素質因素

一些體育教師平時不注重維護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往往給人們留下大大咧咧、粗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等形象;良好的運動技能是優秀體育教師所應具備的教育條件,但部分體育教師不思進取、不堅持鍛煉強身健體、職業信念淡薄,認為體育教育課程只是維持生計的手段;更為嚴重的是,因為工資待遇的不平等,產生了無心教學、敷衍了事的心態,導致大部分體育教師將精力投入到了課外兼職上,從而撫平心里的不滿,出現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現象;溝通能力低下,不為自己爭取上課條件、學習機會,毫無上進心、安于現狀,在科研方面更是置身事外,而領導更是對體育教師不聞不問、外行指揮。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和破壞了學校體育教育的正常發展。

4 提高體育教師職業聲望的對策研究

從客觀方面來看,體育教師職業聲望的下降不只是因為體育教師的不重視,更多的是因為國家、社會的不重視。習總書記在“五四”講話中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當代青年是實現中國夢的中流砥柱,青少年健康的體魄是國家不斷進步、發展的重要前提,發展之基礎,更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條件。政府應提高對體育教育事業的關注度,通過多種方法、途徑宣傳體育本身以及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使全國人民正確而充分地認識體育教師具有的重大社會價值。培養全國人民尊師重教的意識,也是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從主觀方面看,教師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職業觀和價值觀,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自覺扼制拜金主義思想,自重自律,加強自身為人師表的修養,真正體現教師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敬業精神。

正確認識學校體育的課程功能,正確認識體育教師本質功能,正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加強職業信念。在我國不斷發展的進程中,體育將成為人們追求健康、預防疾病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學校體育教師在培養人們的體育意識、強身健體、團結協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將使其職業聲望上升。體育教師也應正視自身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將體育知識通過有效手段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體育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積極爭取學習機會。首先應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可從兩方面著手:(1)體育教師在就業前的師范生期間應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使其多方面、多層次發展,在成為體育專業人才的基礎上拓展其他專業知識,努力將自己用知識武裝成全方面人才,一專多能,為其以后成為德才兼備的體育教師打下堅實基礎;(2)體育教師在職期間會不斷遇到各種困境和挫折,也會不斷發現身為體育教師教法、能力的不足以及自身問題,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信心,促使體育教育事業順利發展,因此體育教師應不斷為自己爭取學習機會,加強自身知識、技能儲備,只有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時的知識、技能更新才能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腳步、滿足社會的需求。另外體育教師的身體素質尤為重要,其可視為體育工作者對本職工作的態度與積極性,也極大地影響學生對體育教師的看法,因此體育教師應時刻保持自身運動技能的最佳狀態,堅持鍛煉。

學校也應改善體育教育環境,加大對體育教育的投資力度、體育設施的建設和修復,以及提高體育教師的工資水平。各種各樣的體育設施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還可以使體育教師的授課多種多樣發揮到極致,有利于提高學生家長、社會等對體育的認可度。經濟地位的高低是整個社會地位的基礎和關鍵。由于教育是全社會的一項公益事業,大多數教師的經濟收入是依靠國家財政的撥付,教師經濟地位的保障就取決于國家和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財政收入的狀況?,F在我國部分地區仍存在亂克扣、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體育教師更是經常得到不公平對待,經濟收入也無法得到保證,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從教的積極性,不利于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教育的健康發展。重視體育教師工資待遇,做到公平對待、同工同酬。提高體育教師的工資水平、福利待遇等是提高體育教師職業聲望的經濟手段。

5 結 語

通過對文獻資料的研究發現,職業聲望與社會地位對該職業發展的影響彌足重要。我們應該不斷激發體育教師的專業化和主動發展,努力為體育教師創建學習和發展的平臺,從各方面推進體育教師的進步,為我國學校體育的不斷發展奠定基礎。經調查顯示,近幾年來的體育教師職業聲望確實呈現出了不斷提高的趨勢,各界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大幅提升,通過高考體育分數所占比例逐步增大可得知,學校體育教育發展正處于上升階段。但經翻閱文獻發現,我國關于體育教師職業聲望的研究仍比較松散,大部分學者將目光放在了社會職業聲望排序上,或者集中在了普通任課教師身上,對體育教師職業聲望的研究相對來說較少。單從數量上來看,我國目前對中學體育教師的研究較多,但關注點基本都放在了中學體育教師的職業壓力、職業倦怠、專業化發展等方面,仍缺少對體育教師職業聲望的專門性研究。

[1] 李艷玲,閻力.職業聲望研究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0,(11):36-37.

[2] 連瑞瑞.社會轉型期職業聲望測量與變遷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6(11):53-56.

[3] 王曉芳.影響中學體育教師職業聲望的主題因素及對策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08(1):57-60.

G8407.3

A

1674-151X(2015)06-063-03

2015-05-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1BTY032)。

任海靜(1992 ~),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

猜你喜歡
聲望體育教師職業
體育教師在線教學行為的實證分析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程序員在俄羅斯最具聲望
悼李公正中先生
中小學體育教師創新行為的現狀與促進策略*
跟蹤導練(一)5
職業寫作
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
我愛的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