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孔子的擔當意識

2015-12-06 04:36劉晶晶盧曉燕
決策與信息 2015年21期
關鍵詞:衛靈公學說弟子

劉晶晶 盧曉燕

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91

論孔子的擔當意識

劉晶晶 盧曉燕

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91

孔子一生以實現“道”求天下安定,孔子崇尚先王之盛世,為此奔走各國以求實現自己的學說。事實上,諸侯無用孔子者,于是孔子退而致教育,培育弟子有擔當意識,來繼承自己的學說,實現天下有道。

孔子世家;孔子;追求;道;擔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鬃娱_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鬃訋ьI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鬃尤ナ篮?,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一、奔走各國以求道

孔子希圖參與政治,實現撥亂反正??鬃訉ψ约旱恼尾拍芟喈斪孕?,在魯的從政經歷,也證實孔子有相當的政治才能。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焙髞?,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翱鬃幽晡迨?,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笨鬃拥恼尾拍苁艿礁鲊T侯敬重。齊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衛靈公給孔子“粟六萬”;楚昭王曾欲“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但當時,社會局面動蕩不安,各諸侯國當政者爭霸圖存??鬃颖甲吒鲊?,思想學說不被接納,連遇挫折。

孔子的努力依然沒有改變“禮崩樂壞”的局面,現實的環境使孔子的政治思想不能用于各諸侯國,《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于陳、蔡之間,于是反魯?!痹隰攪?,“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執國政,是以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正道,最后是無所遇的結局??鬃釉谡紊系呐κ×?,所以孔子退而致力于教育,以詩書禮樂教弟子??v觀《論語》20篇,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內容都是有關社會價值的問答,孔子認為要重建社會的價值體系,使天下有道,士就是肩負孔子價值觀的理想角色。

為了培養能承擔“天下正”的士,孔子對弟子有很高要求。當冉求為季氏“聚斂而附益之”時,孔子要求弟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樊遲請學稼,孔子批評樊遲為“小人哉”;(《論語·子路》)??鬃优囵B弟子,就是要弟子擔當起社會拯救者的重任,讓社會重新歸于“正”。士并非“多學而識之者”(《論語·衛靈公》)的知識傳承者,而是能拯救亂世,重新樹立正確的價值體系,實現“天下正”者??鬃拥倪@種“天下正”的責任使命,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每當社會“禮崩樂壞”之際,許多先進的讀書人重新扛起衛道大旗,使天下歸“正”。

近代以來,當中國面臨“數千年唯有之變局”,社會凌亂不堪時,是林則徐、魏源等“士”開始睜眼看世界;是曾國藩、李鴻章等“士”開始了洋務運動;是康有為、梁啟超等“士”開始了戊戌變法;是孫中山等“士”開展了辛亥革命等等。這些先進的“士”承擔了社會道義,最終目的是結束社會的“禮崩樂壞”,使天下達到“道”的狀態。

《論語·為政》有“君子不器”之說,知識多只能說明你可做的事情多,可選擇的余地較大,但是不能說明就是“士”。士的精神就是一種道德精神,可以告訴你什么事情不能做??鬃铀v的“士志于道”也就是說:凡求道、問道、講道、明道、傳道、用道、行道等等都是此“志于道”,是在現實人生中的生命表現、實踐與目標追求,于是士就成為“志于道”,也就是實現“天下正”的實踐者,他們能夠超越個人暫時或局部的私利。

孔子之前的“士”不是做官,就是在民間從事相禮,孔子之后,“士”不僅是知識的傳承載體,并且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鬃拥膫ゴ笾幘褪亲尅笆俊背蔀橐环N靠學可以獨立生存的階層。

二、孔子擔當意識的深層內涵

關于孔子學說的來源,《論語·述而》記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笨鬃诱f自己僅是稱述往古,并無私創,原因是他篤信往圣先賢,喜好上古之道,猶如老彭所做過的那樣,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李啟謙先生把孔子對“道”的堅持提升到了更高的意境,認為《論語?學而》開篇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講的是孔子對道的堅持,可分為三個層次:

孔子說:“如果我的學說被時代(或社會)所采用,那不就太值得高興了嗎?(退一步說,如果時代沒采用),可是有很多贊同我的學說的人從遠方而來(和我一同討論問題),不也很快樂嗎?(再退一步說,不但社會沒有采用,而且人們也不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具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嗎?”1這一章與孔子一生坎坷遭遇吻合,孔子努力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很多弟子隨從。為實現“天下正”的理想,在魯國受到排擠,在“匡”被圍,微服過宋,陳蔡絕糧等一系列逆境。但是,孔子沒有悲觀失望,也沒有停滯不前,而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任何艱難困苦情況下都堅持“天下有道”的理想。

對于孔子的學說思想,弟子們理解的程度并不一樣,曾子理解為:“忠恕而已矣?!薄墩撜Z·里仁》;子貢認為是“多學而識之者”(《論語·衛靈公》)?!吨杏埂分兄赋觯骸爸宜∵`道不遠?!边@表述了“忠恕”并非就是“道”的全部,程頤謂:“忠恕違道不遠,非‘一以貫之’之忠恕也?!?“多學而識之者”的前一章是講述孔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保ā墩撜Z·衛靈公》)的困境,面對弟子們的困惑,孔子表達了“一以貫之”的價值觀。黃懷信先生在《論語新校釋》釋“道”為:“思想主張、學說?!?孔子的思想學說,就是孔子的價值觀。

《論語》的材料不是隨意編排,而是有內在的邏輯聯系,各篇都有一定的主旨??鬃拥膶W說雖然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但也的確有一個始終不離的中心,這就是孔子對現實社會秩序的關切。4也就是,孔子為實現自己的學術思想奔走各國,尋找能實現自己理想的國家,使天下歸“正”,重振“周道疲敝”,恢復周初的文、武之治,這是整個孔子最核心的價值觀。

[1]李啟謙.關于“學而時習之”章的解釋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J].孔子研究,1996:04.

[2](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274.

[3]黃懷信,龐素琴.論語新校釋[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84.

[4]楊朝明.論語詮解[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13:17.

劉晶晶(1980.12—)女,河北冀州市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工作單位: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盧曉燕(1971--)女,江蘇沭陽人,任職于江蘇沭陽縣圖書館,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猜你喜歡
衛靈公學說弟子
胰在臟象學說中的歸屬
漢語復句學說的源流
彌子瑕是對是錯?
陰陽學說在楊式太極拳中的表現淺探
弟子規
不欺暗室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弟子規
曠云學說普通話
出乎自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