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

2015-12-14 03:17羅劍宏
湖北社會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貢獻度格蘭杰協整

萬 依,羅劍宏

(中南大學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一、引言

從廣義上講,加工貿易主要是由工業發展或者新興工業化比較強勢的國家,采取投資的形式,將生產力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或者利用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力為自己的工業進行加工裝配產品的生產,然后輸出到發展中國家進行銷售。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跨國界的生產和加工銷售模式,就是加工貿易的典型性特征。就當前來說,我國的加工貿易主要包括了來料加工、進料加工、補償貿易和來件裝配等多種形式。

而從狹義上來說,加工貿易主要是指某些國家為了擴大對外貿易而進行直接的外商投資吸引,采用來料加工、進料加工或者原材料零部件的保稅監管進口和成片返銷的國際貿易方式。

近年來,不少經濟學家對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劉志忠和王耀中在考察了1991年以來加工貿易的發展狀況基礎上,對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性和貢獻等進行了深入的實證研究;[1](p89-92)喻春嬌和喻美辭根據1992-2003年的統計數據,對我國貿易的出口、進口、進出口和凈出口等進行了實證分析,全面的分析了我國90年代以來的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2](p69-71)孫楚仁、沈玉良和趙紅軍則根據加工貿易的特殊性分析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并將進口和出口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處于平等的地位中,而且根據因果分析和支出法及聯立方程組的科學方法,對我國的加工貿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進行了計量分析;[3](p54-62)陳清萍,邵海燕(2008)首先從理論層面就加工貿易對安徽省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進行了解釋;[4](103-107)然后利用相關數據得出1995-2006年安徽省加工貿易的出口彈性、進口彈性、增值系數、貢獻度和拉動度,并對安徽省GDP、加工貿易額、非加工貿易額進行最小二乘回歸分析。根據以上學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國的加工貿易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長期的課題研究,不同的學者根據不同的角度分析加工貿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產生的不同作用。鑒于此,本文將借鑒吸收以往學者對于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方式,將加工貿易對競爭增長的實際貢獻度和拉動度進行量化分析,然后運用單位根檢驗來判斷加工貿易和GDP是否平穩及同階單整,再通過協整方法和格蘭杰因果檢驗,對我國加工貿易和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和分析。

二、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分析

1.我國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加工貿易得到了長足穩定的發展,而加工貿易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分析成為當前學者關注的重點問題,國內外一些學者就根據理論分析進行大量的實證研究。本文將實證研究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用量化指標體現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和作用。

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根據以往的理論分析,可以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和在國民收入恒等式基礎上,利用簡單凱恩斯模型測算,如下:

Y=C+I+G+(X-M)

根據以上模型可以獲得增量恒等式:

ΔY=ΔC+ΔI+ΔG+(ΔX-ΔM)=ΔC+ΔI+ΔG+ΔNE

其中,恒等式中的Y表示國內生產總值、C表示消費需求、I表示投資需求、G代表政府購買支出、X和M分別表示出口和進口,NE=X-M表示凈出口,Δ表示增加值,當凈出口增加時,對外貿易正向地拉動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而當凈出口減少時,對外貿易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產生阻礙作用,也就是負拉動。由于凈出口主要由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形式的凈出口形式構成,因此其恒等式又可以表示為:

ΔY=ΔC+ΔI+ΔG+ΔNE=ΔC+ΔI+ΔG+ΔNE1+ΔNE2

其中,ΔNE1表示一般貿易的凈出口、加工貿易凈出口、ΔNE2其他貿易方式形成的凈出口、加工貿易凈出口。這樣可以得出:

根據上式,可以分析得出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拉動之間的量化公式,其中加工貿易的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度為=×100%=加工貿易凈出口增加額/GDP增加額×100%。

表1 加工貿易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根據以上公式,可以計算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點貢獻度和拉動度。1992年-2006年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和拉動度如表1所示。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在1992-2006年期間,我國加工貿易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度為6.2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平拉動度為0.75個百分點,貿易對經濟增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我們還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當各年的加工貿易凈出口量增加的時候,加工貿易正向拉動經濟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與拉動度都是正值;第二,從總體上來看,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和拉動度都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對經濟增長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2.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檢驗。

(1)樣本數據選擇。

本文采用1992-2006年國家支出法生產總值(GDP)及加工貿易出口(Y)數據進行分析,為了保證數據的可比性,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與加工貿易值以1978年為基期轉換為實際可比值。

(2)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分析。

現在,采用計量經濟模型對加工貿易出口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做深入研究。為了避免樣本數據的劇烈波動,本文分別對國內生產總值、加工貿易出口額兩個時間序列做對數處理,處理后的變量分別為LGDP、LX,單位為億元。

一是樣本數據單位根檢驗。傳統的樣本數據進行傳統的回歸分析,需要通過選用的時間序列數據平穩,從而避免由于變化趨勢而造成的偽回歸問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時間序列一般都是相對較平穩的,這對傳統回歸分析中的數據平穩性假定條件并不滿足。而在進行計量分析時,需要對其時間序列數記進行平穩的檢驗,本文主要采用ADF(Augment Dickey-Fuller)方法,并對樣本數據及其差分項的檢驗結果,如表2。

根據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原有時間序列數據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是不平穩的;而一階差分后的序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穩的。因此,原有的時間序列都是一階單整的,存在著一定的協調關系。

二是協整檢驗。從上述的單位根檢驗來看,國內生產總值和加工貿易出口額的對數序列數據都是一階單整的,因此它們之間應該存在著平穩的線性組合,即國內生產總值與加工貿易出口額之間存在一個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本文主要采用協整檢驗的方法,來驗證以上猜想,用變量LGDP與變量LX進行普通最小二乘回歸得到模型估計結果,最后對殘差序列e做單位根檢驗,表3所示為ADF檢驗的結果。

表3 序列e的ADF檢驗結果

由于檢驗統計量值-3.597小于當顯著性水平為0.05時的臨界值的-3.10,因此可以認為估計殘差序列為平穩序列,表明序列LGDP和LX之間存在如下形式的協整關系:

LGDP=5.3+0.6LX

依據協整方程的關系可以看出,較長時間內加工貿易出口額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非常穩定的正相關的關系,特別是從1991-2006年期間的數據來看,加工貿易出口額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將增加0.6個百分點。

三是格蘭杰因果檢驗。從上述協整檢驗結果來看,在長時間內加工貿易出口額與經濟增長間存在著比較穩定的正相關的關系。但他們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或者因果關系怎樣演變并不太明確,都需要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進一步驗證。采用格蘭杰因果檢驗,得到的結果如表4。

表2 單位根檢驗結果

表4 格蘭杰因果檢驗

從上述檢驗可以看出: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關系,特別是當最優滯后期的選擇為3的時候,拒絕加工貿易不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因果原因的犯錯概率低于10%,而經濟增長不是加工貿易的格蘭杰因果原因的概率同樣低于10%,兩個假設均被拒絕。因此,而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互為格蘭杰因果原因,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三、結論

從實證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歷史數據有力地證明了當前加工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及拉動度為正值,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同時可以看出,加工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與拉動都有著逐年增長的趨勢,持續推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通過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協整理論分析及格蘭杰因果檢驗可以認為,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互為格蘭杰因果原因,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存在著長期均衡的正相關關系,尤其是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有著極大的影響,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一結果證實了國內外學者的分析,即加工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這也說明我國一直以來堅持發展加工貿易的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加工貿易的發展對于實現貿易多元化,分散貿易風險,擴大對外出口,減輕就業壓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經濟問題的決定》指出,要“著力吸引跨國公司把更高技術水平、更大增值量的加工制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我國,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我國應該注重引導加工貿易的快速有序發展,以進一步發揮其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我國的加工貿易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雖然我國勞動力在數量上有優勢,但是相對來講勞動力素質差,在人力資源過剩的情況下卻存在技術人員相對稀缺的矛盾。其次,技術水平低,機械設備陳舊,產品檔次低,與國際發達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再次,由于經濟體制改革不到位,國有企業沒有成為加工貿易的主導力量,使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微觀主體為外資企業占據,進而加工貿易對國有企業產業技術進步和升級換代的積極影響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加工貿易的多數利益和加工貿易發展進程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中。因此,我們要發揮我國的優勢發展鞏固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勞動力素質;大力扶持發展大型加工出口企業,從而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提高行業生產標準、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薪技術產業,與香港臺灣合作,爭取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提高內陸的加工貿易技術水平,并且深入的優化產業結構,更好的促進經濟增長。

[1]劉志忠,王耀中.加工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3,(06).

[2]喻春嬌,喻美辭.關于加工貿易的經濟增長效應的再考察[J].北方經貿,2005,(01).

[3]孫楚仁,沈玉良,趙紅軍.加工貿易和其他貿易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估計[J].世界經濟研究,2006,(03).

[4]陳清萍,邵海燕.安徽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J].技術經濟,2008,(05).

猜你喜歡
貢獻度格蘭杰協整
充分把握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基于貢獻度排序的腎透明細胞癌串擾通路分析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協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協整分析
河南金融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協整分析
河南金融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協整分析
武器裝備體系能力貢獻度的解析與度量方法
欠發達地區R&D要素、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協整關系分析——以新疆為例
榜單
中國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貢獻度探索——基于VAR模型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