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中山討袁:派航空隊投擲土炸彈

2015-12-15 17:47王淼
文史博覽·文史 2015年11期
關鍵詞:航空隊孫中山炸彈

王淼

“用飛機在敵人上空飛行,撒下蒙汗藥,使敵人全部昏睡不醒,我們不用開槍打炮,只是去捉俘虜就行了。這豈不是戰爭的一場大革命嗎?”

1916年2月6日,孫中山在友人梅屋莊吉介紹下,認識了日本著名的民間飛行家坂本壽一。席間,兩人交談甚歡。興奮之余,孫中山詼諧地說了這番話。

早在七年之前的1909年,孫中山對飛機的作用和意義就有了深刻的認識。當聽說中國第一架飛機誕生于廣東青年馮如之手時,他興奮地預言:“飛機將成為新式的軍事武器,大大有助于實現我國國民革命?!?/p>

而此時,遠在日本,一直籌劃和指揮國內討袁事業的孫中山,對創辦革命軍首所航空學校有了更迫切的期待。

在與坂本就飛機的發展和作用做了深入的討論后,孫中山對這位民間飛行家發出了盛情邀請:“跟著我們黨干吧,我們在杭州修建飛機場,開辦航空學校。你務必加入我們的黨,然后做我們的飛行教官?!?/p>

受到鼓舞的坂本,第二天即和梅屋一同到孫宅,辦了加入中華革命黨的手續,并與孫中山具體商量了籌建中華革命黨航空學校的步驟。

正式掛牌開訓

孫中山最初擬定在中國杭州修建機場,但因戰爭尚在進行,無法落實,于是決定將航空學校校址暫時設在日本滋賀縣近江八日市的沖野野原。

這里原是日本陸軍的練習場。梅屋、坂本經八日市町町長之允許,在此基礎上平整了地面,修建了機庫,機場初具規模。而訓練用的飛機,一架是坂本自己從美國帶回來的寇蒂斯式飛機,另一架是日本前飛行員狄田常三郎遺留下的“翦風號”飛機。1915年年初旅美華僑捐贈的寇蒂斯詹尼教練機,此時也運到日本。這就是航校的全部家底。

接著是招募飛行學員。當時,旅美、加、日等國留學生及華僑青年,聞風前來報名者有一百三四十名,經甄試錄取47名。原擬錄取飛行班與機械班學員各20名,但因多半考生愿入飛行班,所以飛行班實際錄取30名。日籍飛行教官計有:坂本壽一、星野米藏、立花了觀、尾崎行輝等人。又聘有美國人史密斯為顧問。

1916年5月4日,學校正式開訓。機庫墻上,“中華革命黨近江八日市飛行學?!钡呐谱雍杖恍涯?。

在進入基本訓練之前,為了使學員感受行駛中的速度,學校特意買進40輛自行車,讓學員在機場練習騎行。接著又進行汽車駕駛訓練。當時日本汽車很少,滋賀縣尚無一輛汽車。后經梅屋送來一輛,才解決了訓練的教具問題。

1916年5月24日,坂本向梅屋做了關于飛行學校訓練情況的書面報告,內稱:“一是進行地面高速滑行訓練;二是學習飛機各部名稱和功能;三是學習有關的電工學、飛機設計和飛行原理;四是進行學員獨立地面滑行訓練。學員學習成績大體良好,其中劉季謀、胡漢賢、李文耀學習成績突出?!蔽闹羞€談到:“學員都是一些血氣方剛的青年,士氣高漲、學習熱心,與我的教學配合得很好,我感到工作頗為順利……”

學校經費來源,除了黨外援助和貸款之外,還得到了梅屋莊吉的私人捐贈。飛機場的租金,購買原料、自行車、汽車的費用,學生的住宿費、伙食費、津貼等都是梅屋籌來的。當時梅屋是這個學校的顧問,還是“中華革命黨東北軍武器輸入委員”,并掌管黨的經費,負責供應工作。

回國討袁

1915年12月,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為加速推翻袁氏王朝,孫中山于1916年春決定派飛機去戰略地位重要的山東參戰。次年春末,坂本壽一到東京領取了遷校任務。孫中山正式任命他為中華革命黨航空學校顧問兼東北軍航空隊總司令,授陸軍少將軍銜。坂本時年僅25歲。

5月,坂本率飛行學員、地勤人員約100人和3架飛機登上了神戶直達青島的輪船。返回中國的3架飛機就是航空學校訓練中的教練機。

飛機和人員到達青島后,乘火車去山東濰縣,組成中華革命黨東北軍航空隊。當時濰縣城內還為北洋政府軍所盤踞。在機場上組裝飛機的時候,還能清晰地聽到城內外相互對射的槍炮聲。

飛機組裝好之后,坂本親自駕駛,開始在北洋政府軍的上空低空飛行,撒傳單。傳單上印的內容是“快投降,否則就要投炸彈了”,當時一共撒了10000張。飛機參戰引起敵軍的恐慌,敵軍中流傳的順口溜說:“不怕南來一只虎,就怕北來一只機”,而對革命軍的士氣,則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

航空隊中雖然有幾十名中國飛行學員,但他們僅僅經過短暫的地面滑行訓練,都不具備駕駛飛機起飛執行作戰任務的條件。所以,駕機起飛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全是坂本壽一、立花了觀等幾個日本飛行教官。一般飛行高度在600米-1000米,空中飛行時間一次l小時左右。

有一次偵察任務飛行時,坂本發現了北洋政府軍的一隊騎兵,飛機即對正騎兵俯沖,嚇得敵騎兵紛紛跳下馬鞍,抱頭逃竄,趴在莊稼地里不敢抬頭,馬匹則向四面八方跑散。

5月25日,革命軍圍攻濟南,在雙方戰斗激烈之時,坂本、立花駕駛飛機飛到濟南府的上空,投擲了數枚炸彈,只見一陣陣火光,夾雜著一陣陣嘈雜聲。這是中國戰場上第一次在戰爭中使用飛機投彈。值得說明的是,當時沒有專用的航空炸彈,于是收集了許多裝“三炮臺”香煙用的空鐵罐,在其中裝入炸藥和導火索,制成土炸彈,可以說這是中國最早制造的專用航空炸彈。使用時,由飛行員操縱飛機對準轟炸目標,負責投彈的人坐在后艙,點燃導火索,然后用手投下來。

這種原始的炸彈威力不大,但是震懾力不小,濟南府的督軍靳云鵬和援軍張懷芝嚇得膽戰心驚,靳云鵬因此而辭職。在飛機進行了四五次轟炸之后,北洋政府軍派來談判代表:“不管怎樣,只有一個請求,就是不要再從飛機上投炸彈了?!迸c此相反,革命軍的士氣為之大振。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壽終正寢,帝制鬧劇收場。9月21日,東北軍和北洋軍在濰縣舉行了和談簽字儀式。在城內練兵場上兩軍代表校閱雙方的部隊時,坂本由北向南幾次駕機通過校閱場上空,以壯革命軍的威風。這是航空隊最后一次示威飛行。

航空隊于9月21日后解散,人員各奔他鄉。那3架飛機曾由接任大總統的黎元洪手下調往南苑航校,不久經日本政府出面交涉,又運回日本,下落不得而知。這所“中華革命黨航空學?!迸c“航空隊”就此結束,但它給中國革命播下了航空的種子,孫中山“航空救國”的宏愿后來得以在革命的廣東根據地實現。

猜你喜歡
航空隊孫中山炸彈
孫中山的綽號
彩色照片里的中國(1944~1945年)
開心炸彈
“我黨第一支航空隊”誕生始末
王緒陽孫中山人物畫作品選
孫中山彰顯氣度
漢口上空的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