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鍛煉對大學生樂觀人格的影響研究①

2015-12-17 01:09位可娜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27期
關鍵詞:獨生子女體育鍛煉人格

位可娜

(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四川南充 637002)

身體鍛煉對大學生樂觀人格的影響研究①

位可娜

(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四川南充 637002)

為提升大學生對身體鍛煉的重視,更好培養大學生樂觀人格,對身體鍛煉對大學生樂觀人格的影響進行研究。采用專家訪談法、文獻資料法等多種方法,對在校本科生的身體鍛煉情況與樂觀人格傾向因素進行調查分析。通過對比經常參加身體鍛煉較不經常參加鍛煉活動的樂觀人格傾向值,可以得出身體鍛煉可以促進大學生樂觀人格形成。為了提高學生健康狀況,促進學生樂觀人格形成,對學校、教師、學生提出一些建議。

身體鍛煉 大學生 樂觀人格 影響

大學生屬于當代中國健康積極、社會文化層次較高人群。培養大學生樂觀的人格是學校教育中一個重要目標,而樂觀屬于積極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領域,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目的是發現人們身上的美德和崇高思想,主要研究人們心理上的快樂、幸福等方面,拓寬了心理學的研究范圍。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健康、自信、樂觀、積極向上、勇于迎接挑戰,逐漸形成樂觀人格,適應當今社會需求,既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體現。人們似乎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在鍛煉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感受到鍛煉帶來的樂趣,把工作中生活中的煩惱拋于腦后,只享受這一刻的快樂。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大學生身體鍛煉對樂觀人格影響為研究對象,以鄭州市在校大學本科生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資料查閱法

在中國知網檢索了關鍵詞“樂觀人格”和“體育鍛煉”,能夠查找到4662條結果,然后再根據題目逐漸篩選,然后閱讀相關論文。除此之外閱讀整理了體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領域書籍進行研究分析。

1.2.2 專家訪談法

對該研究的問題,對一些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以及城鎮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進行訪問,切實了解現在的研究動向以及大學生體育教育等方面懂得情況,并且聽取了他們對這些問題的一些建議和意見。

2 結果與分析

2.1 大學生身體鍛煉概念界定

在對于身體鍛煉的研究方面,從目的、形式、手段、結果等方面出發,不同學者的定義不同。從身體鍛煉的目的方面,有學者認為身體鍛煉(physical exercise)不僅是增強體質同時也健全心理,調節精神。我國有學者把身體鍛煉定義為:“身體鍛煉是指以個體運用各種身體練習為主,結合衛生因素和自然環境,以達到防病治病、健身休閑為目的的軀體活動”。綜合以上各個專家學者的觀點,我們得出身體鍛煉是一種以提高身心健康為目的,以身體運動為手段,進而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體育活動,可以是利用閑暇時間進行適當運動,也可以是有規律的,定時進行長期持久的體育運動。

2.2 大學生樂觀人格概念界定

一說到樂觀,大家總會想到一些積極向上地正面事情,以及個人對人對事的態度。Seligman提出,擁有樂觀人格的人通常遇到消極事情會將其外在的條件,這些條件不是常人所能改變,比如說周圍環境,天氣變化等。國內學者對于樂觀人格的研究起步比較晚,王靜靜在對“中學生樂觀人格傾向”研究發現,中學生樂觀人格的培養和形成與家庭成員、情感表達、子女獨立性等因子有很大關系。我們認為樂觀人格主要指學生對未來生活學習工作有積極地認識,美好的期望,對所形成的結果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2.3 大學生身體鍛煉與樂觀人格分析研究

查閱文獻,我們發現對這方面調查研究中主要是通過發放問卷,調查了解到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找到制約大學生鍛煉的因素,并研究分析大學生樂觀人格現狀,進而發現身體鍛煉對大學生樂觀人格的影響。

由調查表1數據可知,鄭州市大學生體育參與總本情況樂觀,占81. 3%,且性別差異不明顯;農村學生鍛煉百分比高于城市,而獨生子女的體育鍛煉比率第于非獨生子女,且文科學生體育參與低于理科學生。

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將根據體育鍛煉多少分為體育鍛煉最多、體育鍛煉較多、體育鍛煉正常、體育鍛煉較少和非體育鍛煉這五類人,并對他們的樂觀人格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身體鍛煉最多的人樂觀度最高,悲觀度最低,與之相反的是,非體育鍛煉人口的樂觀度最低,悲觀度最高。研究顯示,經常參與鍛煉學生的樂觀度高于鍛煉較少學生,最低的為無身體鍛煉的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經常鍛煉的學生會通過身體鍛煉將消極情緒發泄出來,使身心放松,生活態度積極向上,活潑開放。而不經常鍛煉的人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得不到培養,遇到困難不及時與人溝通,憋在心里的原因。

表1 鄭州市大學生身體鍛煉情況

3 結論與建議3.1 結論

(1)大學生參與身體鍛煉狀況較好,且男生體育鍛煉情況好于女生,農村學生高于城市學生,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差,理科生優于文科生鍛;體育鍛煉情況對培養大學生樂觀人格有積極地影響,它可以促成大學生樂觀人格的形成,體育鍛煉和樂觀人格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體育鍛煉越多的學生越容易形成樂觀人格,悲觀度越少,體育鍛煉越少的人越容易悲觀,樂觀度越低。

(2)生源地在農村的學生普遍比生源地在城市的學生鍛煉情況好一些,而且非獨生子女比獨生子女鍛煉情況好一些,而且學科性質不同的學生鍛煉情況也不同。

(3)鍛煉情況不同的人在樂觀方面呈現正相關,鍛煉越多,樂觀度越高;而悲觀度方面,呈現負相關,鍛煉越多,悲觀度越低;體育鍛煉越多的人樂觀度較高一些,悲觀度較低一些,這說明體育鍛煉有助于促成大學生樂觀人格的形成。

3.2 建議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更助于大學生樂觀人格的培養,不僅需要老師、學生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學校領導重視,政府政策支持。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及教育部門應注重提升改善體學校育運動設施,為學生創設出一種積極活躍的體育鍛煉氣氛,使其形成主動參與身體鍛煉的良好習慣;而教師則要多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積極組織班集體進行體育鍛煉,合理進行體育課內外活動的開展,把體育課的教學重心轉移到提升到培養學生樂觀人格的方面。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應該加強學生樂觀人格的培養,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心理健康老師指導來訪者或者定期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鍛煉項目,如素質拓展、團體心理輔導等活動程度相對較大的心理輔導活動,這樣更能有效的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學生則要意識到身體鍛煉對樂觀人格形成的積極影響,,樹立終身體育觀,堅持健康運動提升身心健康水平,進而促進樂觀人格的形成。

[1]陳炳傳.體育鍛煉與中學生樂觀的關系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1.

[2]李山花.試論高校體育鍛煉牙吸的培養[J].四川體育科學,1996(2):5 5-5 6.

[3]季瀏.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孫延林,張曉,吉承恕,等.體育活動對大學生身體自我描述的影響研究[J].大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19(1):20-22.

G804.8

A

2095-2813(2015)09(c)-013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35

位可娜(1991—),女,漢,河南周口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體育指導。

猜你喜歡
獨生子女體育鍛煉人格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怎樣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嗎?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獨生子女可以直接繼承房產嗎?
政協委員提議獨生子女帶薪休假照顧父母
滇遼兩省城鎮居民體育鍛煉行為的比較研究
漫畫之頁
體育鍛煉不能放寒假
夏天體育鍛煉“四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