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氣象服務發展機制的創新研究

2015-12-21 23:07郭杰馬錦菊
科技與創新 2015年24期
關鍵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郭杰 馬錦菊

摘 要:在新時期,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和創新有助于發揮公共氣象的服務功能,從而實現公共氣象在人們生活中的有效應用。結合公共氣象服務的相關理論研究,分析了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現狀和創新方向。

關鍵詞:公共氣象服務;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氣象單位

中圖分類號:P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4.041

公共氣象服務結合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學科,我國各個地區的氣象局都將促進經濟發展、造福人民作為公共氣象服務的宗旨和理念。作為氣象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氣象服務不同于氣象預報和綜合觀測——它不僅僅是一項氣象業務,而是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服務的,更加靠近自然科學。

1 我國公共氣象服務的理論研究

對于現代氣象業務,公共氣象服務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公共氣象服務與預報預測、綜合觀測是有差別的。我國當前的氣象服務體系主要包含決策氣象、大眾氣象、專業氣象和科技氣象四部分。該服務體系體現出了氣象服務的公眾性,它是為政府、社會各個行業以及社會公眾服務的。在我國的氣象大會上曾明確指出,公共氣象服務代表了氣象科技服務的公益性。

2 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現狀

2.1 氣象部門的實際能力難以滿足需求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政府以及一些行業對氣象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使氣象服務在內容和范圍等方面不斷拓展,比如風險評估、災情收集、對氣候資源的預報和評估、預警發布、農業氣象服務等。由于我國一直將氣象部門定義為公共服務部門,所以,社會各界對公共氣象服務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我國對氣象部門這一事業單位的經費投入和人員編制是有限的,氣象部門在人力、財力和技術方面無法獲得更多的支持,在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明顯不足,這嚴重制約了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因此,大眾需求與實際能力間的矛盾會隨著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而更加突出。

2.2 大眾需求與服務缺位的矛盾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各企業及個人對公共氣象服務有著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在電力、交通等領域,對氣象部門的專業化和精細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面對用戶的需求,氣象部門難以找到專業人員來執行,導致用戶的需求得不到響應。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專業化、精細化的氣象服務隊伍,且已有服務隊伍的服務水平較低,一直無法有效解決氣象部門所提供的信息不專業、氣象科技服務缺乏科技含量等問題。

2.3 公共氣象服務與科技服務的矛盾

目前,保證氣象部門的穩定發展和提高氣象單位職工待遇仍然是氣象科技服務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此形勢下,公共氣象服務在發展中面臨著氣象服務行業公益性與經濟效益的矛盾。對于氣象科技服務行業而言,保障和促進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氣象科技服務所創造的收益。而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人們獲取氣象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樣,互聯網上的服務內容越來越豐富、覆蓋面越來越廣,這些都會使我國當前的有償氣象服務陷入兩難的境地。因此,很多氣象部門面臨著提高本行業的公益性與保證氣象科技服務收入這兩方面的矛盾,這也會對公共氣象服務股票的走勢造成影響。

3 公共氣象服務的創新發展方向

3.1 制訂公共氣象服務政策

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永遠無法滿足大眾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因此,氣象部門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制訂公共氣象服務政策。此外,還要根據氣象服務行業的特征,確立公共氣象服務的內容和范圍。在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下,根據現有的服務需求,分類氣象服務,將面向政府決策、面向公眾需求作為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的目標和宗旨,將國家改革事業單位的總體趨勢作為參考,明確公共氣象服務的任務和責任,從而規范氣象部門的行為。

3.2 加強公共氣象服務的體制建設

公共氣象服務的體制改革應與我國改革的總趨勢一致,體制環境也應與我國的整體環境相適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必須明確公共氣象服務的理想體制;從可操作性方面看,要保證公共氣象服務的體制模式與事業單位的改革相符合。

3.3 加強公共氣象服務的運行機制建設

公共氣象服務的運行機制要以過渡體制模式為導向,與公共氣象服務的目標模式的發展趨勢保持一致,并根據不同的運行管理機制區分公共氣象服務的類型。氣象單位要將公益性的氣象服務作為促進公共氣象服務發展的主要內容和核心任務,將氣象服務所創造的社會效益和大眾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作為有效發展的評判標準,不可將氣象部門的收益作為發展目標。此外,針對一些專業的氣象服務,要加強市場激勵體制的建設,采用企業化的管理模式。

4 結束語

隨著公共服務行業改革進程的加快,對于氣象部門而言,必須創新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機制。只有探索出更符合我國國情的公共氣象服務體制,才能促進其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矯梅燕.探索公共氣象服務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J].浙江氣象,2009(04).

[2]吳建東,瞿霞,鄧鶴.如何創新公共氣象服務發展機制[J].北京農業,2015(28).

〔編輯:張思楠〕

猜你喜歡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高中物理教學滲透人文精神的實踐與研究
淺談自然科學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管理
大學自然科學通識課的教學體會
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演變與發展
社會科學總論
努力規范社科術語  繁榮發展社會科學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也要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
緊緊抓住機遇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中西社會科學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