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水耦合對寒地水稻品質的影響

2015-12-23 13:58郭曉紅呂艷東周健姜玉偉潘世駒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0期
關鍵詞:寒地品質水稻

郭曉紅 呂艷東 周健 姜玉偉 潘世駒 劉麗華 鄭悅 李丹丹

摘要: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以龍慶稻1號、龍盾104為材料,研究肥水耦合對寒地水稻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2個品種各肥料處理間及水分處理間碾磨品質無顯著差異。較高的氮、磷、鉀肥施用量會增加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和堊白度。2品種粗蛋白含量均以F3處理最高,龍盾104 F2處理最低,龍慶稻1號F2、F1處理最低;水分處理,龍盾104 S1處理最高,S3處理最低,龍慶稻1號S4處理最高,S3處理最低。龍盾104 F1處理最高,F3處理最低,龍慶稻1號F2處理最高,F1處理最低;水分處理,龍盾104 S3處理最高,S4處理最低,龍慶稻1號S2處理最高,S4處理最低。2個品種的米飯食味評分各處理組合間無顯著差異。

關鍵詞:肥水耦合;水稻;品質;寒地

中圖分類號: S511.0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0-0071-03

水稻是耗水量較多的作物。傳統稻作生產中的水肥管理模式不僅造成水資源嚴重浪費,而且引起一系列的環境問題[1-2]。水肥耦合是指水和肥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以及對作物生長產生的影響。進行水稻水肥耦合研究,可充分發揮水肥對水稻品質協同激勵作用,減少化肥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3-6]。這對解決我國水資源危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7-8]。目前國內關于施肥對作物產量、土壤肥力的影響研究很多,對寒地水稻研究較少[9-11]。本試驗以黑龍江省慶安縣和平水利試驗站為試驗點,研究不同肥料用量、水勢梯度對水稻品質的影響,以期為寒地粳稻科學施肥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于2011年在慶安縣和平水利試驗站進行,防雨棚中人工嚴格控水,晴天打開防雨棚。供試水稻品種為龍慶稻1號、龍盾104,均為12葉品種。

1.2 方法

4月10日浸種,4月19日播種,4月26日出苗,秧田管理正常進行。5月20日移栽,每小區面積4 m2左右,每小區栽植2個品種,每品種4行,行距24 cm,穴距12 cm,選擇葉齡3.1~3.5葉的秧苗,每穴3~5苗。9月23日收獲。施肥處理見表1。肥料種類:46.4%尿素、46%磷酸二銨、50%硫酸鉀、99.5%七水硫酸鎂。施肥方法:氮肥40%、磷肥100%、鉀肥50%、鎂肥50%作基肥,在最后一次水整地前施入,耙入土中8~10 cm;50%鎂肥用于中期追肥,追肥時期12葉品種于9.0~9.3葉時每個小區進行單排單灌。分蘗肥要求早施,分2次進行,第1次施70%~80%分蘗肥,于返青后(4葉齡)立即施用;第2次施20%~30%分蘗肥,12葉品種于6.0葉齡施于色淡、生長差、分蘗少處。

用負壓式真空表監測土壤水勢,設3個水勢梯度,分別當土壤水勢達-10、-15、-20 kPa時灌水,即-10、-15、-20 kPa 為控水下限,自泡田起記錄灌水定額。具體操作為秧苗移栽本田后,5~6 cm水層深水護苗返青,返青后的各個生育階段,除了除草期、施肥期,灌水后田面不再保留水層(封閉除草,苗后施用除草劑期間多保持水層2~3 d,否則易出現草荒),不同生育時期水勢管理見表2,以常規栽培的水分管理為CK;減數分裂期遇低溫則灌深水達17 cm以上,低溫過后進行濕潤灌溉,齊穗后恢復到控水灌溉的水勢要求,蠟熟末停灌。育苗、移栽按常規旱育稀植三化一管進行,要求在本地同一條件下育苗,本田按葉齡指標計劃管理,適期收獲。

收獲后風干2~3個月,按《中國農業標準匯編:糧油作物卷》的標準測定品質。用FC-2 K型實驗礱谷機(YAMAMOTO,離心式)加工糙米。用VP-32型實驗碾米機(YAMAMOTO,直立式)加工精米。用ES-1000便攜式品質分析儀(日本靜岡機械株式會社)測定精米品質,測定指標包括精米長、精米寬、堊白率、堊白度。用VECTOR 22/N型近紅外光譜儀(德國BRUKER公司)測定精米的直鏈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用米飯食味計(日本佐竹公司)測定食味品質。以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生產的空育131(感官食味綜合評分75分)為對照。

2 結果與分析2.1 肥水耦合對稻米碾米品質的影響

2.1.1 肥水耦合對水稻糙米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肥料處理,龍盾104的糙米率以F3處理最高,F1處理次之;龍慶稻1號的糙米率以F1處理最高,F3處理最低。水分處理,龍盾104的糙米率以S1處理最高,龍慶稻1號的糙米率以S2處理最高。2個品種各肥料處理間及水分處理間糙米率均無顯著差異。

2.1.2 肥水耦合對水稻精米率的影響 由表4可知,肥料處理,龍盾104的精米率以F3處理最高,F1處理次之;龍慶稻1號的精米率以F1處理最高,F3處理最低。水分處理,龍盾104精米率以S1處理最高,龍慶稻1號精米率以S2處理最高。2個品種各肥料處理間及水分處理間精米率均無顯著差異。

2.1.3 肥水耦合對水稻整精米率的影響 由表5可知,肥料處理,龍盾104的整精米率以F3處理最高,F1處理次之;龍慶稻1號的整精米率以F1處理較高,F3處理最低。水分處理,龍盾104的整精米率以S1處理最低,龍慶稻1號的整精米率以S2處理最高。2個品種各肥料處理間及水分處理間整精米率無顯著差異。

2.2 肥水耦合對稻米外觀品質的影響

2.2.1 肥水耦合對水稻堊白粒率的影響 由表6可知,肥料處理,龍盾104堊白粒率以F3處理最高,且F3與F1、F2處理之間堊白粒率差異顯著;龍慶稻1號堊白粒率以F2處理最高,且3種肥料處理間堊白粒率差異不顯著。2個品種F3處理堊白粒率均高于F1處理。水分處理,龍盾104堊白粒率以S4處理最高,且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龍慶稻1號堊白粒率以S3處理最高,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均表現為S1處理>S2處理。較高的氮、磷、鉀肥施用量(F3)會增加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適當的控水處理(S1、S2)會降低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在-15~-10 kPa為控水下限范圍內控水,隨著控水強度的增加,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降低。

2.2.2 肥水耦合對水稻堊白度的影響 由表7可知,肥料處理,龍盾104堊白度以F1處理最高,處理間無顯著差異;龍慶稻1號堊白度以F3處理最高,各處理間無顯著差異。2個品種堊白度均為F1處理高于F2處理。肥料處理,2個品種堊白度均以S4處理最高,且與S1、S2、S3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2個品種的堊白度均表現為S2處理>S3處理。相同的氮、磷、鉀肥施用量下,適當地增加鎂肥施用量會降低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和堊白度。適當的控水處理會降低2個品種的堊白度,在-20~-15 kPa為控水下限范圍內控水,隨著控水強度的增加,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堊白度均降低。

2.2.3 肥水耦合對水稻米粒長寬比的影響 由表8可知,不同肥水耦合處理下寒地水稻各處理間米粒長寬比無顯著差異。品種不同,肥水耦合對稻米長寬比的影響不同。

2.3 肥水耦合對稻米營養品質的影響

2.3.1 肥水耦合對水稻粗蛋白含量的影響 由表9可知,肥料處理,2個品種粗蛋白含量均以F3處理最高,龍盾104 F1與F2處理之間粗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F3與F1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龍慶稻1號在不同處理下粗蛋白含量差異均不顯著。水分處理,粗蛋白含量龍盾104 S1處理最高,龍慶稻1號S4處理最高2個品種粗蛋白含量均以S2、S3處理含量較低。龍盾104 S4與S3處理粗蛋白含量差異極顯著,S1、S4處理之間粗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S2、S3處理之間粗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龍慶稻1號S1與S3處理之間粗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

2.3.2 肥水耦合對水稻直鏈淀粉含量的影響 由表10可知,肥料處理,龍盾104 F1處理直鏈淀粉含量最高,F2處理次之,F3處理最低,其中F1與F2處理之間直鏈淀粉含量差異顯著,F1與F3處理之間直鏈淀粉含量差異極顯著;龍慶稻1號F2處理直鏈淀粉含量最高,F1處理最低,3個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龍盾104 S1、S4處理直鏈淀粉含量較低,S2、S3處理含量較高,其中S3與S4處理之間直鏈淀粉含量差異顯著;龍慶稻1號以S3處理直鏈淀粉含量最高,以S4處理直鏈淀粉含量最低。

2.4 肥水耦合對米飯食味評分的影響

由表11可知,2個品種的米飯食味評分在各處理組合間無顯著差異。品種不同,肥水耦合處理對稻米米飯食味評分影響不同。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2個品種各肥料處理間及水分處理間碾磨品質無顯著差異。較高的氮、磷、鉀肥施用量會增加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和堊白度。相同的氮、磷、鉀肥施用量下,適當地增加鎂肥施用量會降低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和堊白度。適當控水處理會降低2個品種的堊白粒率和堊白度。各處理組合間稻米粒長寬比無顯著差異。2個品種粗蛋白含量均以F3處理最高。水分處理,2個品種粗蛋白含量分別以S1、S4處理最高,S2、S3處理含量較低。龍盾104在S1、S4處理下直鏈淀粉含量較低,S2、S3處理下含量較高。龍慶稻1號以F2處理下直鏈淀粉含量最高,以S4處理下直鏈淀粉含量最低。2個品種的米飯食味評分各處理組合間無顯著差異。品種不同,肥水耦合對稻米的米飯食味評分的影響不同。賀帆等認為,進行氮肥管理能較好地協調水稻產量與品質的關系,獲得較高的產量并部分改善米質[12]。根據寒地水稻生產的實際情況,本試驗的新施肥技術更為適合當前寒地粳稻生產的實際需要。因此,在栽培上如何進行合理調控、定向定量施肥,實現寒地水稻高產優質栽培,還需要進一步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和環境、氣候等因素綜合考慮。本研究在有限水稻品種間和單一土壤類型中進行試驗,應進一步擴大試驗范圍、內容,加強不同土壤、不同類型水稻在不同水肥耦合下水稻生理生態特性研究,進一步探討非充分灌溉條件下的水肥耦合情況,建立適用性較廣的水肥耦合模式。對水稻的水肥耦合控制并未做到全生育期完全處理,未來應對不同生育期的水肥處理進行全面研究。在水稻生理指標測定中也未能做到完全把握,需要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陳敏建,梁瑞駒,劉玉龍. 我國二十一世紀的水和糧食問題[J]. 水利學報,1999(1):1-7.

[2]汪德水. 旱地農田肥水關系原理與調控技術[M]. 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5:50.

[3]張 岳. 中國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J].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1998(5):3-6.

[4]張福鎖,馬文奇. 肥料投入水平與養分資源高效利用的關系[J]. 土壤與環境,2000,9(2):154-157.

[5]崔玉亭,程 序,韓純儒,等. 蘇南太湖流域水稻經濟生態適宜施氮量研究[J]. 生態學報,2000,20(4):659-662.

[6]魏永華,何雙紅,徐長明. 控制灌溉條件下水肥耦合對水稻葉面積指數及產量的影響[J]. 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10,26(4):500-505.

[7]張忠臣,彭顯龍,劉海英,等. 寒地水稻施肥新技術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8):53-55.

[8]劉守龍,童成立,吳金水,等. 等氮條件下有機無機肥配比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探討[J]. 土壤學報,2007,44(1):106-112.

[9]趙俊曄,于振文,李延奇,等. 施氮量對土壤無機氮分布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及小麥產量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6,12(4):466-472,494.

[10]王勝佳,陳 義,吳春艷,等. 施肥組合對水稻作物產量與土壤肥力的長期影響研究[J]. 浙江農業學報,2004,16(6):372-376.

[11]張國榮,谷思玉,李菊梅,等. 長江中下游地區高產稻田施肥與產量的關系[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10(1):75-80.

[12]賀 帆,黃見良,崔克輝,等. 實時實地氮肥管理對水稻產量和稻米品質的影響[J]. 中國農業科學,2007,40(1):123-132.

高 岳,宋京城,闕小峰,等. 灌漿期噴施葉面富硒劑對水稻莖、籽粒富硒及氮磷鉀吸收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0):74-76.

猜你喜歡
寒地品質水稻
基于寒地公園適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長春為例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寒地黑土無公害水產品健康養殖發展思路
寒地鴨場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
寒地多年生毛櫻桃改接李優良品種技術
氯化鈣處理對鮮切蘿卜生理與品質的影響
“鄞紅”、“巨峰”、“紅富士”葡萄及其雜交后代品質分析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聯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成為“品質”代名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