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甸龍灘庫區網箱養殖現狀調查及對策探討

2015-12-23 12:31熊洪林陳嶙楊艷吳衛東李玉紅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0期
關鍵詞:對策探討現狀調查

熊洪林 陳嶙 楊艷 吳衛東 李玉紅

摘要:網箱養殖已經成為羅甸龍灘庫區水產養殖的主要形式,是發展羅甸漁業經濟的有效途徑。調查發現,羅甸龍灘庫區網箱養殖規模較大,主要經營實體為漁業專業合作社,大部分養殖戶采用套箱養殖模式進行漁業生產。庫區主要養殖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鯉魚(Cyprinus carpio)、鳙魚(Aristichthys nobilis)、斑點叉尾(Ietalurus punetaus)、長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等魚種,除鳙魚和匙吻鱘(Polvodon spathula)外,全部用商品飼料喂養。庫區沒有形成漁業產業鏈,所有苗種都來自于外省,所有商品飼料都從外地購買,養殖成本較高。網箱養殖從業人員缺乏魚類增養殖知識和相應的技術培訓,高密度養殖導致的魚類缺氧死亡和魚病暴發是導致養殖戶虧損的主要原因。庫區網箱養殖科技含量較低,漁業設施落后,養殖污染較大,外來物種入侵嚴重。建議庫區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對養殖戶進行定期培訓,加大科技投入,走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漁業道路。

關鍵詞:羅甸龍灘庫區;網箱養殖;現狀調查;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 S9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0-0281-04

紅水河是我國12大水電基地之一,被譽為水電資源的“富礦”,是我國水電開發、防洪及航運規劃中的重點河流。位于廣西天峨縣境內的龍灘水電站大壩工程按“海拔400 m設計,375 m施工”完成,由此形成的龍灘水庫水面浩大,接受的流域面積達98 500 km2,占紅水河總流域面積的71%。龍灘水庫的主要任務是發電,同時具有防洪、航運、旅游、水產養殖等多方面功能。羅甸龍灘庫區地處10°23′~107°03′E、25°04′~25°45′N之間,位于黔、桂兩?。▍^)接合部,北岸為貴州省羅甸縣,南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樂業縣、天峨縣。當龍灘水庫蓄水位達正常水位375 m時,水庫總面積達377 km2,其中羅甸庫區占有水域面積達76.1 km2,占龍灘庫區水域總面積的20.186%。羅甸龍灘庫區主要由紅水河羅甸水面及其支流蒙江(上游為漣江)、壩王河(上游為沫陽河)和曹渡河羅甸水面組成(圖1),屬于山谷河流型水庫中的多支型水庫,與周圍陸地接觸面積大,外源性營養來源多[1];再加上庫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溶氧較高且分布較均勻,具有良好的漁業生產性能。

羅甸龍灘庫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炎熱,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9.6 ℃,最高氣溫42 ℃,年積溫6 900~7 500 ℃,10 ℃以上積溫6 472 ℃;年平均日照時間1 500 h左右,無霜期330 d以上;降水量豐富,常年降水量在1 100~1 200 mm之間。庫區水體pH值7.5~7.8,水質總體評價為Ⅱ類,符合《漁業水質標準》[2]。由于庫區海拔和緯度均低,具有春早、夏長、秋遲、冬短的氣候特征,冬季水體最低溫度都在16 ℃以上,非常適合溫水性魚類的生長,漁業潛力巨大。

目前羅甸龍灘庫區已經成為貴州省主要水產品養殖基地之一,是全國100個水產科技園區之一,同時也是貴州省唯一的水產科技園區,羅甸縣因此成為了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示范體系的示范縣。

1 羅甸龍灘庫區網箱養殖現狀調查

1.1 庫區網箱養殖歷史回顧

2007年龍灘水庫蓄水前,羅甸縣的漁業生產極不發達,漁業規模一直很小,主要依靠天然捕撈以及少量的山塘和池塘養殖。2007年龍灘水庫蓄水后,當地農民開始進行網箱養殖,當年發展網箱8 000多口(按照6 m×6 m規格計算),合28.67 hm2[3],養殖魚類主要有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鯉魚(Cyprinus carpio)。2010年以來,網箱養殖迅速發展,集約化養殖迅速成為羅甸全縣水產養殖的主要方式,水產品產量和漁業產值直線上升,使羅甸成為貴州省乃至全國的漁業重點縣,實現了漁業產業的跨越發展。2013年,全縣年水產品總產量達17 180 t,實現產值2億多元。全縣網箱達到1.89萬口,合68.04 hm2,產魚量達15 575 t,養殖品種主要有草魚、鯉魚、長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斑點叉尾(Ietalurus punetaus)等。

1.2 庫區網箱養殖現狀調查

1.2.1 調查方法及范圍 為了準確掌握羅甸龍灘庫區網箱養殖的真實情況,在羅甸水產技術服務中心、羅甸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紅水河鎮紅河村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調查組于2014年7月25日至8月1日、8月18—23日到庫區網箱養殖現場對網箱養殖情況進行實地調查,訪問了當地的養殖戶并進行了實地拍照。調查范圍覆蓋了紅水河羊里碼頭至蒙江茂井碼頭的所有網箱養殖戶。

1.2.2 結果與分析

1.2.2.1 庫區網箱養殖規模與經營方式 目前羅甸龍灘庫區網箱養殖主要集中在紅水河羊里碼頭和蒙江茂井碼頭附近水域、蒙江與壩王河交匯處、蒙江下游、蒙江與紅水河交匯處等水域,共有養殖戶122戶,其中外來養殖戶27戶,本地養殖戶95戶。共有網箱2.3萬口左右,合82.8 hm2。網箱分為投餌網箱、生態網箱(非投餌網箱),其中以投餌網箱為主。外來養殖戶主要來自四川、重慶、湖北等?。ㄊ校?,為單干戶,不交水面租金,但每年要交納給當地所在村集體2 000元左右,用于當地公益事業及治安、協調等費用。本地養殖戶少數為單干戶,絕大部分歸屬于當地的吉強、元春、天泰3個漁業專業合作社,不交水面租金。漁業專業合作社為本社社員提供貸款擔保,根據養殖戶的要求統一購進飼料,成魚統一銷售,銷售款的15%由社員自主支配,其余的85%由合作社支配。關于魚苗或魚種,社員可以要求合作社統一購買,也可以自己購買;如果由合作社統一購買,配發給養殖戶后3 d內死亡的,社員可以從合作社得到補償。endprint

1.2.2.2 主要養殖魚類與苗種來源 根據養殖規模排序,目前羅甸龍灘庫區主要養殖魚類有草魚、鯉魚、鳙魚(Aristichthys nobilis)、斑點叉尾、長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南方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瓦氏黃顙魚(Pelteobagrus vachelli)、革胡子鲇(Clarias leather)、羅非魚(Tilapia spp.)、烏鱧(Channa argus)等,另外有1個養殖戶正在試養匙吻鱘(Polyodon spathula),并初步取得成功。在這些養殖魚類中,鳙魚、匙吻鱘用生態網箱養殖,其余的都是用投餌網箱養殖。養殖魚類苗種主要來自于廣西、湖南、湖北、四川等?。▍^),但鳙魚苗種來源不足,限制了生態網箱的發展,部分養殖戶收集漁民從庫區打撈上來的小型鳙魚(1 kg以下),投入生態網箱飼養,成活率達99%左右。

1.2.2.3 苗種成活率與魚病 羅甸龍灘庫區的養殖戶為了節約成本,引進的苗種規格都很小。目前羅甸龍灘庫區草魚的養殖規模最大,有2種類型的魚苗:一種類型是普通魚苗,從廣西南寧買進,規格800 尾/kg,30元/kg,單價 0.037 5元/尾,成活率為30%~40%;600 尾/kg規格的魚苗,40元/kg,單價0.066 7元/尾,成活率為40%~60%。另外一種類型為抗病毒魚苗,從湖南省買進,規格600 尾/kg,50元/kg,單價0.083 3元/尾,成活率為70%~80%;如果是水花苗,則120元/萬尾,成活率為20%~30%。

羅甸龍灘庫區養殖戶的死魚現象比較嚴重。從魚苗開始,直到商品魚出售,死魚現象時有發生。導致草魚死亡的主要魚病有2種:一是腸炎,二是爛鰓病。導致長吻(江團)、斑點叉尾(叉尾)死亡的魚病主要是愛德華氏病、高溫病。在茂井片區調查和訪問養殖戶時發現,一些養殖戶養殖的1 kg 左右的長吻死亡現象嚴重,病魚的表現癥狀為體表出現局部紅斑,解剖發現肝臟發白、膽囊腫大、膽汁分泌異常。無論是哪種疾病,一經發病,都會導致養殖魚類死亡。

1.2.2.4 養殖方式及飼料成本 羅甸龍灘庫區的投餌網箱(網目50 mm)分為大、小2種,大網箱分為內網、外網2個部分,內網面積為12 m×12 m,深度為5 m,主要養殖草魚和鯉魚,養殖密度為6 000尾/箱左右(按照商品魚計算);外網距內網0.5 m,深度為6~7 m,主要用來養殖鳙魚(花鰱),養殖密度為200尾/箱。這種外網套內網的養殖模式稱為套箱養殖[4],不僅可以有效利用投餌網箱產生的殘餌、增加魚產量、凈化養殖水體,而且能夠預防投餌網箱大規模逃魚。小網箱面積為 6 m×6 m,主要用來養殖長吻、南方大口鲇、革胡子鲇、黃顙魚、烏鱧等,養殖密度因魚種而異。生態網箱的面積一般為 10 m×20 m,深度為7 m,養殖密度為2 000尾/箱左右。草魚、長吻的商品魚規格為1.25 kg,鯉魚、羅非魚為0.75 kg,飼養周期為1年;鳙魚的商品魚規格為2.5 kg,飼養周期為2~3年。其他魚種的商品魚規格不限,養殖戶和商家可以自行協商。

純粹的生態網箱飼養的鳙魚主要濾食天然餌料;如上所述,投餌網箱外網飼養的鳙魚除濾食天然餌料外,還能夠食用內網漏下來的殘剩飼料。投餌網箱的飼料用量非常大,據調查,1個中型養殖戶的飼料用量每年可達300 t左右。從魚苗到商品魚,羅甸龍灘庫區的養殖戶全部用商品飼料喂養(生態網箱除外),而革胡子鲇用死魚喂養。商品飼料主要來自貴州大興、貴州萬江源、黔西通威、南寧通威、昆明恒大等廠家。魚苗飼料的價格為6 000~7 000元/t,為浮性飼料;0.25 kg以上規格魚飼料的價格為4 100~4 900元/t,為沉性飼料。飼料成本以草魚為例,從魚苗到商品魚(1.25 kg),飼料系數為2.5~3.0左右;如果商品飼料價格按4 500元/t計算,則飼料成本為11.25~13.50元/kg。

1.2.2.5 銷售 羅甸龍灘庫區的單干養殖戶,自由銷售商品魚,自己和買方商談價格。加入了合作社的養殖戶,沒有自由銷售的權力,由合作社與買方談價、統一銷售和結算。商品魚銷路很廣,但價格波動較大,行情差價1個月之內甚至可以達到2元/kg。幾乎每天都有2 500~5 000 kg運力的魚類專用運輸車來買魚,這些買魚車輛主要來自重慶和貴州的貴陽、遵義、六盤水、都勻等地;早春和冬季還有來自成都等地的買魚車輛。

2 庫區網箱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 苗種培育與飼料生產

羅甸縣乃至黔南州境內都沒有魚種場和魚苗繁殖場,也沒有配套的飼料加工廠。如上所述,養殖苗種都要從外省購買。從外省購買魚苗,不僅成本高,而且存活率低,無法得到相應的技術指導。此外,所有養殖用飼料都是從外地運來,運輸費用較高,增加了飼料成本。因此,在羅甸龍灘庫區興建魚苗繁殖場和飼料加工廠,不僅可以提高魚苗的環境適應性和存活率、降低飼料成本,而且能夠為養殖戶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以及開展其他方面的科研工作。

2.2 從業人員缺乏魚類增養殖知識和相應的技術培訓

羅甸龍灘庫區的網箱養殖戶原本大都是農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他們缺乏魚類增養殖知識和相應的技術培訓,在網箱建設、飼料投喂、飼養管理、魚病防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都比較原始,“靠天吃飯”的成分還很大。

在網箱建設方面,網箱技術設施不規范,漁棚簡陋,電線亂搭,網箱過道狹窄破爛,外人甚至不敢在上面行走(圖2)。

在飼料投喂方面,對所飼養魚種的食性缺乏了解,過分依賴商品飼料,不僅養殖成本高,而且容易引起魚類疾病。如草魚是庫區規模最大的養殖對象,養殖戶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草魚的食性,從苗種開始,一直用商品飼料喂養。庫區周圍的荒山荒坡很多,但他們沒有用來種植適合草魚食用的牧草。由于長期食用商品飼料,缺乏自然適口餌料,草魚腸炎發病率較高,1 kg 左右的草魚經常死亡(圖3),養殖戶們已經見怪不怪了。endprint

在飼養管理方面,很多養殖戶不知道如何管理,他們沒有養殖密度、高溫缺氧、酸堿度、溶氧量等相關概念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管理方法一成不變。在所調查的養殖戶中,沒有一戶有水溫計、便攜式酸度計和溶氧儀等基本設備,所以有時整口網箱的養殖魚類死亡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調查過程中發現,1位岑姓養殖戶,7月份高溫期間1口大網箱的1 kg左右草魚全部死亡,損失近10萬元;但在與其交談時,仍然不知道魚死的原因,由此不難看出,同樣的死魚事故也許仍然難以避免。

對于魚病,養殖戶更是束手無策,一旦發病,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養殖魚類大批死亡。魚病的發生與養殖用水的理化性質、氣候條件、飼養密度、飼養方式、飼料來源等關系密切,但養殖戶們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所以魚病頻繁發生,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7月份調查過程中發現,1位王姓養殖戶的長吻正在暴發高溫病,1 kg左右的長吻死魚廣泛遍布,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腐爛死魚的味道(圖4)。8月份調查時發現,該養殖戶的損失達20萬元左右。調查中還得知,1位蔣姓養殖大戶(外來養殖戶),2013年養殖長吻、斑點叉尾時,遭到高溫病和愛德華氏病的毀滅性打擊,當年損失接近200萬元。

由于不懂養殖技術,養殖戶規避風險的能力很弱,有的中小養殖戶虧損嚴重,負債逃債的現象時有發生,如1位葉姓養殖戶為了逃債,至今不見蹤影;1位李姓養殖戶賣掉了自己的

房子去養魚,結果血本無歸,弄得家庭破裂。調查中得知,身負數十萬元債務的養殖戶也不在少數,有的在苦苦支撐,期待著大翻身的那一天。由此可以看出,養殖戶及相關從業人員缺乏魚類增養殖知識和相應的技術培訓是造成養殖戶重大經濟損失的主要因素,建議有關部門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對養殖戶進行定期培訓,以推動庫區網箱養殖的健康發展。

2.3 碼頭基礎設施落后,管理混亂

目前整個羅甸龍灘庫區有羊里、茂井2個裝卸碼頭,相對于茂井碼頭來說,羊里碼頭基礎設施要好一些。茂井碼頭沒有旅店設施,前一天來買魚的人只能在自己的車上將就一夜,非常影響休息。通向碼頭的道路狹窄,半坡處只有1個沒有硬化的小停車場,裝卸處只有1條窄路,僅能容納1輛車裝載。裝載處水面有幾個人工漁棚,到處停有小船;養殖戶送魚通道狹窄,非常耽誤裝魚時間。同時,收購野生魚的車輛無法開到江邊,影響了漁民的交易。8月21日在碼頭做魚類資源調查時發現,4輛來買魚的罐車,第1輛車從08:00開始裝車,最后1輛車一直到13:00左右才裝完魚。魚是鮮活農產品,如此緩慢的裝魚速度肯定會對買家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這種負面影響可能會更大。羊里碼頭設施相對完善一些,有水上旅店和1個專門的裝魚平臺;半坡有1個硬化的中型停車場;通往裝魚處的道路相對較寬,不會影響漁民的野生魚交易;此外還有1艘專用載車船,可以把大型裝魚車直接送到養殖網箱裝魚(圖5)。2個碼頭幾乎無人管理,完全依靠人們平時養成的行為習慣來維持,所以有時碼頭顯得異?;靵y,漁民的打漁船和養殖戶的交易船要搗騰多次才能到位,大家的交易行為很受影響。建議當地政府和村集體科學規劃碼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委派專人管理碼頭,為漁民和養殖戶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不斷吸引外來客戶,把羅甸龍灘庫區的魚類交易市場做大做強。

2.4 庫區水域的環境污染嚴重

網箱養魚密集性強、投餌量大,餌料利用率一般為 40%~80%,最低剩余餌料散失率為15%[5];不僅如此,網箱魚吃掉的餌料只有40%被魚體吸收,60%是以糞便形式排出到水中[6],顯然容易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養殖戶平時吃住都在網箱,生活垃圾全部丟到水里,致使網箱周圍的垃圾較多(圖6),對水體的環境污染也不容忽視。因此,北京的密云水庫、貴陽的紅楓湖和百花湖等大型水庫都相繼取消了網箱養魚[7];四川省攀枝花的二灘水庫也將于2016年10月全部取締網箱養魚[8]。羅甸龍灘庫區雖然為深水型庫區,網箱養魚的環境污染仍然不容忽視,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庫區水域的環境監測,科學規劃養殖水面和養殖規模,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控制和減少污染源(如減少商品飼料用量、把魚糞收集起來作為陸生作物的肥料、養殖戶生活垃圾上岸等),走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網箱養殖之路。事實上,2009年羅甸龍灘庫區就開展了“機械化魚糞收集系統”的研究,并于當年10月通過國內專家驗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9];2010年8月通過國際專家驗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0]。由于缺乏科技投入和持續性研究,該項目成果在庫區曇花一現,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

2.5 外來物種入侵嚴重

由于養殖不慎導致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是全球問題,20世紀80年代福壽螺的養殖熱潮致使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水稻等農作物一直在遭受重大損失[11];為了清理淡水中的有害藻類,美國于20世紀70年代從亞洲引進了鯉魚、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魚、鰱魚(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魚等8種鯉科魚類,10年后,亞洲鯉魚逃離限定的水域,進入密西西比河、伊利諾斯河并大量繁殖,給美國10多個州的河流、湖泊生態帶來毀滅性災難,引起美國民眾的極大恐慌[12]。羅甸龍灘庫區也不例外,早期的羅非魚養殖致使羅非魚逃逸到庫區水域,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大量繁殖,成為最優勢類群。顯然,羅非魚已經成為羅甸龍灘庫區的魚類霸主,到處都有分布,而且種群數量十分龐大。漁民的漁獲物中,中上層魚類的80%(個體數量)以上是羅非魚;釣魚愛好者所釣的魚中,95%以上的個體是羅非魚。一些原生土著魚類如鯽魚,在羅非魚的擠壓下已經難見蹤跡;鯉魚和四大家魚的生存壓力也相當大,但網箱中的養殖苗種向外逃逸對鯉魚、草魚、鳙魚種群有一定數量的補充,而青魚、鰱魚卻很少見。此外,逃逸的外來物種斑點叉尾、革胡子鲇也在和南方鲇、黃顙魚爭奪食物和生存空間。羅甸龍灘庫區的外來魚種羅非魚、斑點叉尾和革胡子鲇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當地土著魚種的生存和繁殖,建議相關部門加強管理和開展相關科學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控制外來入侵魚類,否則若干年后庫區的土著魚類很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帶來無法想像的生態災難。endprint

3 結論

羅甸龍灘庫區是貴州省最重要的水產養殖園區,在貴州省乃至西南地區已經具有較高知名度。龍灘庫區形成后,淹沒了大量良田沃土,致使羅甸的支柱產業之一——早熟蔬菜產業不復存在。因此,庫區發展水產養殖業是解決當地農民生存和致富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正如《羅甸縣“十二五”漁業發展規劃》中提到的:“水面是羅甸的優勢、漁業是羅甸的特色”。但是,如何做大做強羅甸的漁業產業,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論證的大課題。近幾年來,庫區網箱養殖形成了一定規模,成立了漁業專業合作社,發展了套箱養殖模式,開展了魚糞收集技術研究,這些為庫區漁業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但是調查中發現,庫區的漁業生產科技含量極低,漁業基礎設施薄弱,網箱養殖技術落后、養殖方式原始,養殖布局缺乏科學論證、部分水域養殖密度過大,魚病頻發,苗種、飼料、加工、銷售、旅游一體化的漁業產業鏈沒有形成,致使漁業生產成本較高,養殖戶獲利甚微、甚至虧本。此外,對庫區水域的環境污染和外來物種入侵缺乏研究和針對性較強的解決辦法。因此,借助當地政府、漁業相關部門、民間和高校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大力開展漁業生產的應用科學研究,走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漁業之路,是做大做強羅甸漁業產業的有效途徑。

致謝:羅甸水產技術服務中心莫顯義主任,羅甸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羅得仲站長、羅偉隊長、王素珍女士、周瑜工程師、金邦宇工程師、吳位煊先生、王建武先生,紅水河鎮政府張忠艷主任,紅河村王支書、岑主任、岑支書、王主任等在調查過程中給予大力幫助,特致謝忱!

參考文獻:

[1]王 武. 魚類增養殖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36-41.

[2]何 力,徐忠法,周瑞瓊.內陸漁業水質環境相關標準的應用和分析[J].水利漁業,2004,24(1):39-40..

[3]吳永琪,賀 歸,陳建峰,等. 龍灘水電站羅甸庫區水產養殖反哺移民的探討[J]. 水力發電,2008,34(7):32-34.

[4]莫顯義,王 珺. 龍灘水庫羅甸庫區生態網箱養殖鰱、鳙技術[J]. 漁業致富指南,2009(16):54-55.

[5]彭良燕. 廣安市全民水庫死魚原因探討[J]. 四川環境,2000,19(3):76-78.

[6]鐘 曉,廖國華,孫 偉,等. 紅楓湖、百花湖網箱養魚對湖庫水質的影響分析及水資源保護[J].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2(4):34-38.

[7]熊洪林,王志堅. 網箱養魚對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J].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6,26(6):61-63, 67.

[8]四川攀枝花取締網箱養魚,還二灘一庫清水[EB/OL]. [2014-10-01]. http://ny. chinairn. com/news/20130531/110046310. Shtml.

[9]通威水庫深水網箱投餌魚糞收集技術成果國內領先[EB/OL]. [2014-10-01]. http://www. tongwei. com/xinwen/jituankuaixun/2009/1399. html.

[10]羅甸自主創新魚糞清潔系統國際領先[EB/OL]. [2014-10-01]. http://news. gog. com. cn/system/2010/08/26/010887524.shtml.

[11]熊洪林,張 婭,陳 嶙,等. 福壽螺消化系統的性別差異及攝食行為觀察[J].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0(4):21-24, 封2.

[12] 亞洲鯉魚入侵美國瘋狂繁殖,美欲花費180億修巨壩[EB/OL]. [2014-10-01]. http://news. hsw. cn/s/2014/1007/161013. shtml. 胡銀亨. 寄生于烏鱧和斑點叉尾鰓上2種車輪蟲的形態觀察及分類[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0):285-287.endprint

猜你喜歡
對策探討現狀調查
共同物流視角下提高生鮮農產品物流效率的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