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

2015-12-23 01:25郭立蘋
魅力中國 2015年17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郭立蘋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環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多種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并在閱讀思考中,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操,這對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诖?,以下主要通過三個方面的閱讀教學策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了文章的情境之美、文字之美、創造之美等。為構建學生的審美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審美策略

一、小學閱讀教學審美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受傳統教學模式束縛,自主感悟能力差

傳統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往往就是教師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朗讀文章。并沒有給予正確的指導,從而導致學生對于朗讀的文章沒有產生情感上的碰撞。另外,教師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直接進行文章的講述,學生閱讀時間被剝奪。這就充分顯示出部分教師只注重講授知識,而沒有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章的主題和思想。同時,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只是一味的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給予客觀的評價,這就導致部分教師對于閱讀題進行講解時更加偏重于對句意的理解和對文章中所透漏的中心思想進行講解和概述。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水平較差,想要構建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顯得尤為困難。

(二)學生主體性被剝奪,缺乏情感培養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部分小學教師雖然落實了新課改標準要求,為課堂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同時也在積極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但是仍存在較大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主閱讀的引導,學生并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特別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后,使得部分教師過多的依賴多媒體,使得學生思考的時間和閱讀的時間減少,這就使得學生很難通過自主感悟和實踐來感悟語文知識的魅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構建措施

(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美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直接講述知識,應該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加強理解和感悟,從而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思想與情感的碰撞,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而在傳統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對于如何進行朗讀、在朗讀期間進行重點語句的描述、用怎樣的情感進行朗讀等方面進行了指導,這就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受到限制,學生的真實情感沒有充分體現。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作品的細膩情感、文章語句中所流露出的美感、作品中所表現出的意境之美等,使學生得到心靈的洗滌,領會文章中所烘托出的內涵美。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語文美的多樣性。例如:閱讀《秋天》這篇文章時,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將不認識的字詞圈出來,然后教師給予正確的解釋,以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含義;其次,讓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所表達出的中心思想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對文章中所描述的景物所烘托出的情感闡述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學生通過對文章中能夠體現美的語句進行總結,然后學生通過多次的閱讀后,充分體會到這篇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和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色之美。

(二)運用多媒體的直觀性和形象性,豐富學生內心情感

小學階段學生的想法比較單純、幼稚,天馬行空。這就需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特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讓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文字的美感以及意境之美。即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之中感受美、分享美、構建美,使學生在閱讀情境中勾勒出一幅美的畫鏡。例如:閱讀《日月潭》這篇文章時,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將日月潭的美景直觀、形象的展示在學生們面前,這就為語文閱讀課堂創設了美的情境。然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充分體會到日月潭的情境之美,仿佛置身于碧綠的湖水之中,帶學生們走入了童話般的仙境,無法自拔。這種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使得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感悟情境,領略了文章的景色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激發了學生對日月潭以及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這對于構建小學生審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教育意義。

(三)利用插圖,增加視覺形象,領略情感之美

小學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望強,對于一切好奇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這就需要教師以直觀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挖掘出自己對于美的見解。小學生的想法比較簡單,對于一切直擊心靈的事物都能產生情感的共鳴。但是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有些文章過于枯燥,簡單的文字概述并不能讓學生構建審美,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些文章插圖來理解文章中所表達出的情感之美。例如:閱讀《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時,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文章中的插圖,讓學生想象圓明園被毀滅的情境,然后在通過閱讀文章,增加學生對插圖的感知。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的情感,還能提升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面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了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的情感共鳴。另外,小學教師還可以利用講解與內容相關的小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圓明園》這篇文章時,教師通過課前業余時間收集一些圓明園的歷史材料,讓學生們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讓學生深深意識到了封建王朝的揮霍無度。然后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就能夠抨發出真實的情感,增加了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時,有效地達成了視覺與聽覺的同意,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感受和體會到文章中表達的情感之美和對園林藝術精華被摧殘的遺憾之美。

總結

小學語文閱讀的審美構建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其為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供了多種途徑。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學生的發散思維、挖掘學生豐富情感等已經成為教師閱讀教學的重點。引導了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文章的文字之美,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進而為樹立健全的人格提供了巨大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孫佳.小學閱讀教學審美建構嘗試[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4(05):22.

[2]宗媛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J].課程教育研究,2012(09):45.

[3]孫薇,小學閱讀教學審美建構嘗試[J].語文建設,2013(24):8-10.

[4]張中容.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J].課外語文,2010(09):153.

[5]孫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1(11):56.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習作單元中的閱讀教學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