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中的護理

2016-01-05 13:00曹占峰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3期
關鍵詞:護理方法新生兒

曹占峰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中的護理方法。方法 20例行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患兒, 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10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 實驗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對比兩組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兒的重新置管率和換血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中應用循證護理, 能有效降低重新置管率, 縮短換血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護理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45

在對嚴重高膽紅素血癥進行治療時, 換血療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溶血病通過換血療法能快速換出致敏和抗體紅細胞, 使血清膽紅素降低, 溶血減輕, 對核黃疸進行有效預防, 而且還能對貧血進行糾正, 對心力衰竭進行預防[1]。要讓換血全過程有效實施和完成, 就需要加強換血期間的臨床護理。本院在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中應用循證護理, 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膽紅素血癥患兒20例, 全部患兒均符合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診斷標準, 光療失??;并排除治療期間發生拒奶表現和死亡的患兒。全部患兒中男11例, 女9例;早產兒6例, 足月兒14例;胎齡30~37周, 平均胎齡(35.7±3.6)周;體重1.6~4.0 kg, 平均體重(2.5±0.9)kg。將全部患兒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10例。兩組患兒在胎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新生兒外周動靜脈連續換血的常規護理, 包括術前對患兒的病情進行評估, 對護理計劃進行制定, 禁食, 術中對患兒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進行嚴密觀察等。實驗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確定問題 對患兒的基本資料進行收集, 并全面評估, 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 對患兒及其家屬的要求進行了解, 對相關資料進行查閱, 并根據臨床醫生的治療計劃找出詢證問題:動脈置管失敗、動脈留置針置管滑脫、動脈通路不長、血液內環境和生命體征改變、嘔吐等。

1. 2. 2 證據收集 結合提出的問題查閱相關文獻, 查找實證。文獻檢索的內容和范圍包括全部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療法、護理措施、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不良反應等。

1. 2. 3 分析和評價檢索結果 通過檢索對新生兒換血方面的經驗和研究進行綜合查找, 對檢索的文獻資料進行分級, 并評價和分析證據的真實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根據患兒的臨床具體情況和患兒家屬的實際需求, 制定護理措施。

1. 2. 4 具體實施 ①準備環境, 嚴格執行病房的相關消毒制度, 患兒放置在輻射保溫臺上面, 同時要在輻射保溫臺上鋪設無菌治療巾, 將患兒的皮膚溫度設定為36.5℃, 并加強監護。②對多功能監護儀進行連接, 患兒的體溫、經皮血氧飽和度、呼吸、血壓和心率等進行記錄, 15~30 min記錄1次, 血糖30 min測量1次, 在換血前、換血中和換血后要留取血液標本來進行血常規檢查、血生化檢查和血氣分析, 換血期間要對患兒的生命體征、反應、膚色、輸排血通路狀況等進行仔細觀察[2]。③結合患兒的具體情況來對泵速進行調節, 盡量在2~3 h內完成換血;患兒在換血的整個過程中都應給予常規喂養, 術前和術后不禁食。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的重新置管情況和換血時間進行觀察記錄。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兒在術中給予常規喂養, 患兒表現安靜, 并沒有出現留置針脫落引起重新置管的情況;對照組患兒術中出現比較嚴重的哭鬧、嘔吐現象, 有3例患兒出現導管脫落需要進行重新置管;實驗組患兒的重新置管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30.0%),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的換血時間(1.3±0.4) h顯著短于對照組(1.9±0.6)h,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利用換血療法對新生兒黃疸進行治療時, 換血時間非常關鍵, 如果換血時間較短, 那么膽紅素降低的速度也就越快, 污染血液的幾率也就越低。在換血期間如果患兒四肢亂動、煩躁或者哭鬧, 就可能引起管路扭曲或者留置針脫出, 進而導致重復穿刺, 延誤換血時間, 而且也會對患兒造成疼痛刺激[3, 4]。循證護理的基礎是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并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專業技能, 并結合患兒的實際需求制定出科學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

本研究中, 對照組患兒給予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的常規護理, 換血前4 h和術中患兒禁食, 術后僅進食1次, 而實驗組患兒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給予循證護理, 患兒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喂養[5, 6]。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治療期間表現安靜, 并沒有出現留置針脫落引起重新置管的情況;而對照組患兒術中出現比較嚴重的哭鬧、嘔吐現象, 有3例患兒出現導管脫落需要進行重新置管;實驗組患兒的重新置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患兒的換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兒的換血時間,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中應用循證護理, 能有效降低重新置管率, 縮短換血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丁敏, 蘆瑋瑋, 張曉蘭.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效果觀察及護理.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2):55-56, 72.

[2] 陳開永, 劉照平, 代紅燕, 等.新生兒換血中常見護理問題及對策.中外醫療, 2014(18):158-159.

[3] 楊艷紅.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護理體會.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 2011(7):742-743.

[4] 曲穎波, 張敏 . 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護理.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2, 18(30):3648-3650.

[5] 王素琴, 孟小蕓, 常琳, 等 . 新生兒原發性免疫缺陷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護理.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 2003, 24(1):78.

[6] 裴玉芳, 張連軍, 張紅, 等 . 外周動靜脈換血術治療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觀察與護理(附25例報告). 哈爾濱醫藥, 2013, 33(1):82-83.

[收稿日期:2015-08-26]

猜你喜歡
護理方法新生兒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兒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分析
癌痛護理方法及效果探討
肺挫傷并發急性肺損傷患者早期綜合防治的護理
腦外科患者非計劃拔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細辨新生兒的“異常信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