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熱愛與堅持鑄就中贊友誼的橋梁

2016-01-06 14:20潘雅張金曉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18期

潘雅 張金曉

編者按:習近平主席指出,孔子學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家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掛牌成立以來,孔子學院積極開展漢語教學和文化交流活動,為推動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增進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75所孔子學院和851個孔子課堂??鬃訉W院已不再是單一的語言文化推廣機構,而是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文明使者,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交流、互鑒、合作的新平臺。

摘 要: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創建于2010年,自揭牌以來,越來越多的贊比亞人開始學習漢語。贊比亞大學校長曾評價說,孔子學院項目把中非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上了新的高度。何懿教授于2010年受國家漢辦及河北經貿大學選派,到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工作,擔任中方院長。學院從初期籌備到現在的發展壯大,何懿教授不辭辛勞,親力親為。在2008年第三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上,她被評為全球孔子學院年度先進個人。2014年,贊比亞教育部為表彰其為傳播中華語言和文化,促進中贊傳統友誼所作出的杰出貢獻,特頒發嘉獎信。何懿教授指出,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是中贊友誼的橋梁;孔子學院應通過多元化方式推進本土化漢語教學,并尊重當地的國情與民俗;對外漢語工作者不但要具備優秀的綜合素質,還要對這份事業有著強烈的熱愛,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關鍵詞: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語言和文化傳播;交流與合作;對外漢語工作者

一、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是中贊友誼的橋梁

《世界教育信息》:首先,請您介紹一下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成立的背景。

何懿: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位于贊比亞首都盧薩卡,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直接領導,河北經貿大學與贊比亞大學合作建設,成立于2010年7月26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戴炳國先生出訪非洲四國時,在贊比亞總統府簽署協議并授牌,贊比亞大學校長與河北經貿大學黨委書記共同接受孔院牌匾。2014年6月,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訪問贊比亞期間,出席了中國援贊孔子學院大樓的奠基儀式。

中贊友好源遠流長,贊比亞是非洲中南部地區最早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兩國在經濟、外交、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關系不斷發展。贊比亞開國元勛卡翁達總統與毛澤東主席的友情、坦贊鐵路等,都是中贊兩國人民耳熟能詳的見證兩國密切關系的事例。因此,在贊比亞建立孔子學院對于進一步發展中贊友好合作關系,加深傳統友誼有著長久重要的意義。

2010年,河北經貿大學黨委響應國家漢辦號召,果斷做出抽調高水平師資力量,與贊比亞大學合作建設孔子學院的決定。學院成立之前,河北經貿大學多次派出主管外事的校長及國際交流中心主任等相關負責人前往贊比亞大學洽談、協商。當年7月,河北經貿大學黨委書記率團前往贊比亞接受孔子學院牌匾,并與贊比亞大學簽署了兩校合作辦學的執行協議。我接受了國家漢辦和河北經貿大學的選派,開始了建立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的前期籌備工作。在推進贊大孔子學院發展過程中,河北經貿大學校級領導高度重視,動員全校各系、各部門及廣大師生參與孔子學院的建設,選派合格師資、拓寬辦學渠道、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合作與管理、出臺職稱評定獎勵機制、鼓勵教師到孔子學院任教等,全力以赴支持孔子學院的發展。

二、漢語教學納入贊比亞公立教育體系

《世界教育信息》:請您談一談學院成立以來取得的進展和成績。

何懿:5年來,我們以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為中心,在贊比亞全國建立了18個漢語教學點,開設了各種類型的漢語課及中國文化課,學生總數已達7200多人,教學成績顯著;同時,我們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方式進行中華語言和文化的傳播,收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贊比亞國內的3所公立大學,贊比亞大學、穆隆古希大學和銅帶大學都在積極推進漢語教學的發展。在中外雙方院校的共同努力和孔子學院的推動下,贊比亞大學學術委員會通過決議,從2013年新學期開始,將漢語正式納入贊比亞大學教育體系。穆隆古希大學已于2012年將漢語作為學分課程納入大學教育體系,銅帶大學也在積極行動中。將漢語教學納入贊比亞公立大學教育體系,實現了漢語教學穩步、規范發展的良性循環。

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還與贊比亞教育部合作,在贊比亞全國10個省遴選出1所中學作為試點,開展基礎教育階段公立學校的漢語教學項目。該項目從2014年1月開始正式授課,這意味著漢語教學被納入了贊比亞公立中學教育體系。在此影響下,贊比亞教育部在2014年發文,要求全國所有公立學校都要開設外語課程,并將漢語、法語、葡萄牙語3種語言納入必修課程體系中,其意義重大深遠。

在贊比亞大學校長及各部門的協調組織下,我們成功舉辦了9次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通過率達到97%;組織了5次少兒漢語水平考試,參加人數已達200人,通過率達達98%;組織了2次漢語水平口語考試,2013年通過率達到100%,10多名學生獲得獎學金。

除了開展常規的漢語教學和文化活動外,我們也非常注重對孔子學院項目及中贊文化異同的調研,并完成了孔子學院總部的科研項目。我們計劃編寫適合贊比亞特色的本土化漢語教材,并探討如何更快、更好地融入所在國、所在大學,更好地傳播中華語言和文化,嘗試走出一條更適合孔子學院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從建院至今,海內外大量媒體對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的教學和文化活動進行了采訪和報道。如今的贊大孔院已經將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推向贊比亞全國各重點大、中、小學,成為當地社會矚目的焦點。

三、孔子學院通過多元化方式推廣漢語教學

《世界教育信息》: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是如何通過舉辦活動,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多元化方式來推廣漢語教學的?

何懿:結合漢語教學和中國傳統節慶,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組織了漢語演講比賽等多種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參加者達到10734人次。此外,還舉辦了國家漢辦組織的“孔子學院大春晚”等文化活動,高達1.4萬余人次參與其中。2013年、2014年春節期間,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積極配合國家漢辦網絡孔子學院,在贊比亞大學及其他教學點選拔節目參加“孔子學院網絡大春晚”活動。2013年、2014年春節前夕,在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倡導的“贊比亞中國春節廟會”活動中,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教師、志愿者和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我們還在贊比亞當地組織了中國電影節、中國建設成就展及中國傳統節目展示,深受好評,獲得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頒發的優秀組織協調獎。

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與贊比亞國家電視臺于2012年8月開始合作拍攝中華語言、中華武術等電視節目。這是首次在贊比亞開設漢語教學和中國文化傳播節目,對促進中贊文化交流具有深遠的影響。該合作項目至今運行良好,節目內容越來越豐富,學生及當地民眾參與踴躍,社會反響強烈。此外,我們與贊比亞大學廣播電臺合作的文化宣傳節目連續播出了3年多,收聽率達到70%。贊比亞大學網站上還專門設立了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網頁,反響良好。

四、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積極參與

公益事業和教育援助事業

《世界教育信息》: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除了在漢語推廣方面作出了大量貢獻,還積極推動當地公益事業和教育援助事業的發展,請您詳細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何懿:從建院至今,我們一直熱心于當地的社會公益事業,為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樹立了良好形象。2012-2014年,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連續3年在“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與中國水電集團贊比亞分公司、中國援贊醫療隊合作舉辦“六一情暖孤兒院,中贊友誼親體驗”活動,向孤兒院捐贈介紹中國風光及文化的書籍和光盤,并帶領孤兒院的兒童到中國水電建設工地參觀,親身感受中贊友好。

為徹底改善辦學條件,我們一直積極推進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大樓建設項目。在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的積極支持下,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多次與贊比亞司法部、教育部、工程部官員,以及贊比亞大學校長協商,加快了項目進程。2012年第七屆孔子學院大會期間,我們與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積極配合,邀請了贊比亞大學校長、理事會理事長及贊比亞教育部、工程部的官員親往中國,簽署了《援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大樓設計合同及初步設計審查會議紀要》。2013年12月,中贊雙方簽署了大樓施工合同。2014年6月,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了中國援贊孔子學院大樓奠基揭幕儀式,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大樓的建立是一項標志性工程,將極大地改善孔子學院的辦學設施,提升孔子學院的外在形象,加快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傳播。

我們還選拔贊比亞當地教師參加中國國家漢辦組織的本土漢語師資培訓等活動,使贊比亞當地的漢語教師隊伍得到了良好的建設和發展,并積極配合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及河北經貿大學,選拔了贊比亞教育部、公立大學高層管理人員和教師參加中國商務部主辦的非洲地區經貿類教師培訓、校長論壇及其他文化交流活動,增進了兩國間的了解和友誼,促進了合作與交流。

五、孔子學院積極迎接挑戰,發展勢頭良好

《世界教育信息》: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未來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何懿:由于在文化習俗、價值觀念等各方面的差異,在與贊比亞同事合作的過程中,他們的辦事風格和工作效率有時候令中方工作人員頗為煩惱,合作過程中也產生過一些不和諧。關于如何應對困難,我認為,合作雙方需要相互寬容與諒解,多為對方著想,學會從另一個角度去考量事物,權衡得失,多多包容。

關于面臨的挑戰,由于贊比亞是經濟欠發達國家,要在更深、更廣的層面開展漢語教育也就受到限制,如受辦學場地和辦學資金的制約等,孔子學院的辦學規模受到限制。因此,我們需要因地制宜,逐步改善和利用當地的辦學優勢,揚長避短,靈活應對孔子學院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為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制定了清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第一,進一步密切合作雙方大學的聯系,開展“2+2”或“3+1”合作培養本科生及師資交流項目。第二,加快培養本土漢語教師的步伐,選拔當地優秀教師和學生,到中國或在本地接受培訓,讓本土化的種子盡快生根發芽,不斷成長。第三,加強崗中培訓,建立在職教師和志愿者的考核、考察制度,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第四,根據非洲特殊情況,和相關部門、大學、學院及企業合作,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項目,開設實用性課程,如實用商務貿易、中醫養生保健、中華武術技能、中文翻譯、中文導游、中文秘書、中華廚藝、汽車修理、農業養殖等課程,把語言教學和實用技能培養結合起來。第五,加強與中國在贊企業及贊比亞大中型企業的聯系,合作辦學或開展文化活動,多渠道籌集辦學資金,提升市場開發及自我發展的能力。第六,進一步擴展漢語教學和中國文化傳播的空間。目前,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已經走出首都盧薩卡,發展到了全國,形成了“一院多點”的辦學模式,而且教學方式和手段也日趨多樣化。除常規教學外,還有孔院動態網站、廣播漢語教學節目及電視漢語和文化傳播節目。網絡及遠程教育的空間還很廣闊,前景良好,我們將充分利用各種傳播方式及手段,讓中華語言和文化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第七,目前,我們申報了兩所孔子課堂。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考慮申報更多的孔子課堂,并使之成為當地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的示范課堂。第八,開展大學和中學漢語夏(冬)令營、“漢語橋”及各類中文比賽項目,繼續組織各類訪華團,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及講座,增進當地社會團體及民眾對中國的直觀了解,增進中贊兩國人民的感情。第九,孔子學院大樓竣工后,將大大改善辦學條件,我們將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加大漢語教學與文化活動開展的力度。第十,我們正在籌建贊比亞文化研究中心,力爭盡快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擴大與非洲其他國家及全球孔院的聯系與合作,出版語言和文化刊物,培養漢語教學及文化研究兼通的新一代漢學家。

六、語言是溝通與理解的橋梁和紐帶

《世界教育信息》:您怎么看待孔子學院,在全球特別是非洲地區的發展?要成功開展對外漢語教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何懿:孔子學院在非洲地區發展很快,這有著諸多原因。首先,非洲人民熱情友善,對中國語言和文化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隨著中國對非援助力度的加大,與非洲各國交往的日益密切,無論從文化還是實際需求上考量,非洲人民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的熱度都在與日俱增;其次,非洲人的語言天賦高,接受力強,這也促使了孔子學院在非洲地區快速而順利地發展;最后,中國與非洲地區國家在經濟等領域有著密切的合作,雙方對漢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這也鞭策著孔子學院的發展。

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的創建和發展,加速了贊比亞大學和河北經貿大學國際化發展的進程。校際間的合作、師生的交流、各種項目的運行,帶來了更多的新理念與先進的辦學模式,促進了辦學思路的改變、辦學模式的更新、辦學方法的改進與提高。與此同時,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傳播的開展,改變了贊比亞人民對中國的看法,甚至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節奏。他們過去通過武打電影及道聽途說得來的中國印象,被親身感受中國、體驗中國文化、目睹中國人的工作作風及辦事效率與風格所取代??鬃訉W院以語言和文化架起了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橋梁,消除了語言障礙,解除了誤解,增進了友誼,促進了交流。

語言是溝通與理解的橋梁和紐帶,孔子學院在非洲的發展對中國與非洲國家來說都是好事,消除了語言障礙,擴大了交往,拓展了合作深度與廣度,增進了互相理解,發展了傳統友誼。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孔子學院發展過程中,要尊重非洲國家的國情與民俗,平等相處,和諧發展。

七、熱愛是對外漢語教育工作者的永恒動力

《世界教育信息》:成為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哪些素養?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又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何懿: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育工作者,除了必備的專業知識、教學技能、中華才藝及獨立工作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外,最重要的是對這份工作或者說這一事業持有特殊的熱愛。熱愛會令你永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狀態;熱愛會使你勤勉努力、全力以赴;熱愛會讓你不辭辛勞、無私奉獻;熱愛激勵著你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鍥而不舍!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除了以上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人性化加制度化的管理,具有海納百川、寬容大度的胸襟,靈活機動地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及以不變應萬變的冷靜與沉著。

《世界教育信息》:您當年是怎么走上對外漢語教學、研究與推廣之路的?您對未來要踏上對外漢語教育之路的年輕人有何指導性的建議?

何懿:我從小就有走遍世界、傳播文化的夢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教師、當記者是我的職業理想。到大學任教后,我從事新聞采編與寫作評論的教學工作,自己也做過兼職記者、編輯等工作,并擔任新聞節目專家評論員。后來,受國務院僑辦選派,我兩次到菲律賓任華語教學督導,負責馬尼拉地區10多所華校的華文教學,作報告、策劃專題、辦演講、搞競賽,還利用課余時間撰寫了教學教研方面的文章,在菲律賓《商報》《世界日報》《聯合日報》等當地主流媒體發表。那時,我覺得自己終于找到了終生熱愛的事業——對外漢語教學和研究,從此便一發不可收。2007年至2009年,我又被國家漢辦、河北經貿大學選派到尼泊爾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工作, 教授中國語言和文化, 成為當地第一位孔院漢語教師,自編了《日常漢語會話》《導游咨詢行程》《認識尼泊爾》等漢語教材,還創立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網站,廣泛傳播中華語言和文化。此外,我積極配合國家漢辦相關部門進行當地漢語教學實際情況的調查,并撰寫了相關的調研報告等。

2004年至2014年,從華語教學督導到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再到教師兼孔子學院中方院長,10年來,我樂此不疲,對這份事業鐘愛有加。我辛苦并快樂著——無論艱難困苦,疾病傷痛,孤獨寂寞,遠離親人,我無怨無悔!因為我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職業,從事了自己最熱愛的工作,追求著自己最美好的理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夢想帶你飛向遠方!

編輯 呂伊雯 校對 李廣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